• 瀘州市

    編輯
    本詞條由“匿名用戶” 建檔。

    瀘州市

    編輯

    瀘州市(簡體中文:瀘州;繁體中文:瀘州;拼音:Lúzhōu;四川拼音:Nu2zou1;瀘州市方言:[nu??ts?u?]),原音譯為Lu-chou或Luchow,是地級市 位于中國四川省東南部。 南北朝時期,這座城市被稱為江陽,被稱為城。 瀘州市地處沱江與長江交匯處,是長江重要港口

    歷史

    編輯

    宋代是瀘州市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 隨著釀酒和制鹽業的發展,這里被稱為川南的天然糧倉。 據古代文獻記載,天然氣煎鹽的方法是在那個時候發現的。 此外,瀘州市居民與各民族之間的貿易往來十分活躍,當地政府修建了防護墻和堡壘。

    元代,瀘州市仍是重要的釀酒、制鹽、制茶工貿場所。 為了進一步發展航運業,制造了大量的木船。 清朝時期(1644-1911),來自中國其他地區的移民浪潮帶來了經濟和文化的快速增長。 瀘州市曾是四川、貴州、云南三省的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中心。

    歷史文化遺跡

    編輯

    報恩塔

    報恩塔位于瀘州市市區,始建于1148年,應南宋遺愿,1983年和1985年清代重修。 為八角形,高33.3米,磚石結構,七層樓閣式。 它有一個青銅頂部,其螺旋樓梯有 107 級臺階。 底座為邊長4.1m、高4.5m的八角形; 里面有 256 個人物,分布在 90 個壁龕中。 報恩塔于1991年4月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龍頭橋

    龍頭橋建于明代,橫跨九曲溪,是一座明代風格的石橋。 高5米,長54米,寬1.9米,有14個墩臺。

    瀘州市

    八個中段墩的特點是傳統雕刻的瑞獸,如龍、獅子、大象和麒麟。 1996年被公布為國家重點文物。

    龍頭關

    龍頭關長約 2.5 公里(1.6 英里),位于瀘州市南郊。 始建于漢光緒年間。 龍頭關因形似一條北過沱江、南過長江的巨龍而得名。 龍頭關是劉伯承發動瀘州市xxx的地方。 1984年列為瀘州市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222286/

    (1)
    詞條目錄
    1. 瀘州市
    2. 歷史
    3. 歷史文化遺跡
    4. 報恩塔
    5. 龍頭橋
    6. 龍頭關

    輕觸這里

    關閉目錄

    目錄
    91麻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