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項全能
編輯七項全能是由七個項目組成的田徑綜合項目比賽。 該名稱源自希臘語 επτì(hepta,意思是七)和 ?θλο?(áthlos,或 ?θλον,áthlon,意思是競爭)。 七項全能的參賽者被稱為七項全能運動員。
有兩個七項全能——男子七項全能和女子七項全能——由不同的項目組成。 男子七項全能歷史較早,在室內舉行,而女子七項全能則在室外舉行,于80年代引入,1984年首次出現在奧運會上。
女子七項全能
編輯女子七項全能是奧運會田徑項目和世界田徑錦標賽的女子綜合項目。 世界田聯綜合項目巡回賽決出一名年度女子七項全能冠軍。 女子戶外七項全能包括以下項目,前四項在xxx天進行,其余三項在第二天進行:
- 100米欄
- 跳高
- 鉛球
- 200 米
- 跳遠
- 標槍投擲
- 800 米
七項全能自 20 世紀 80 年代初以來一直由女運動員參加,當時它取代五項成為主要的女子綜合項目比賽(增加了標槍和 800 米)。 它在 1984 年夏季奧運會上首次參加奧林匹克級別比賽。 近幾年開始舉辦一些女子十項全能比賽,項目與男子比賽相同,順序略有不同,世界田聯已經開始為之保持記錄,但七項全能仍然是冠軍級別 女子聯合賽事。 代表比利時的 Nafissatou Thiam 在成功衛冕 2016 年冠軍后成為 2020 年奧運會金牌得主。 她還是衛冕世界冠軍和歐洲冠軍。 代表英國的卡塔琳娜·約翰遜-湯普森是現任英聯邦冠軍。 Odile阿吼哇努。 Yekaterina Voronina、Kiara Reddingius、Luisarys Toledo 和 Ariana Ince 分別擁有非洲、亞洲、大洋洲、南美洲和 NACAC(北美、中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的頭銜。 Adriana Rodríguez、Marthe Koala、Swapna Barman 和 Elenani Tinai 分別獲得泛美運動會、非洲運動會、亞洲運動會和太平洋運動會的冠軍。
還有一個Tetradecathlon,就是雙七項全能,由14個項目組成,每天7個項目。
積分系統
七項全能計分系統是由維也納數學家卡爾烏布里希博士設計的。 公式的構建使得對于每個項目,指定的基準性能(例如,跳高大約 1.82 米)得分為 1000 分。 每個項目也有一個最低可記錄的表現水平(例如跳高 0.75 米),對應于零分。 這些公式的設計使得連續不斷的績效增量對應于獎勵點數的逐漸增加。
賽事分為三組,根據以下三個公式計算得分:
P = a ? ( b ? T ) c {\displaystyle P=a\cdot (b-T){c}}
跳躍項目(跳高和跳遠):
P = a ? ( M ? b ) c {\displaystyle P=a\cdot (M-b){c}}
投擲項目(鉛球和標槍):
P = a ? ( D ? b ) c {\displaystyle P=a\cdot (D-b){c}}
P 代表點,T 代表時間(以秒為單位),M 代表高度或長度(以厘米為單位),D 是以米為單位的長度。 a、b 和 c 對每個事件都有不同的值,如下所示:
基準
下表顯示了在每個項目中獲得 1000、900、800 和 700 積分所需的基準水平。
女子世界紀錄與七項全能xxx成績的比較
男子七項全能
編輯另一個版本是室內比賽,通常只由男子參賽。 這是國際田聯世界室內田徑錦標賽男子全能項目。 男子室內七項全能包括以下項目,前四名在xxx天比賽,其余三名在第二天比賽:
- 60 米
- 跳遠
- 鉛球
- 跳高
- 60米欄
- 撐桿跳
- 1000 米
兩個版本的得分相似。 在每個項目中,運動員根據國際田徑聯合會(IAAF)發布的計分表為其在每個項目中的表現計分。 累積最高分數的運動員贏得比賽。
基準
下表顯示了在每個項目中獲得 1000 積分所需的最低基準水平。
男子世界紀錄與七項全能xxx成績的比較
歷史前 25 名
編輯女性
- 截至 2022 年 7 月
注意事項
以下是等于或高于 6875 分的所有其他分數的列表:
- Jackie Joyner-Kersee 還獲得了 7215(1988 年)、7158(1986 年)、7148(1986 年)、7128(19 年)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223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