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眼科中心

    長期建檔 鎖定
    本詞條由“匿名用戶” 建檔。

      中心概況

      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座落于廣州市先烈南54號,占地面積8,900多平方米,建筑面積35,000多平方米。

      

    中山眼科中心是中山大學附屬單位之一,她的前身是嶺南大學醫學院、中山大學醫學院、光華醫學院的眼科組成的中山醫學院眼科教研室,組建于1953年。1965年,移至現址正式建成眼科醫院,當時住院床位為122張,七十年代擴至210張,現有317張。在已故著名眼科專家陳耀真、毛文書教授的創始和幾代人的努力下,眼科醫院的建設規模、醫療服務專業設置、學術水平、人才培養、人員編制、病床數和醫療設備等方面有了顯著的提高。1983年,經國家衛生部批準,成立“中山醫學院中山眼科中心”,副廳級建制,下設眼科醫院、眼科研究所、防盲治盲辦公室。2001年10月,中山醫科大學與中山大學合并,中山醫科大學中山眼科中心更名為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中山眼科中心下設眼科醫院、眼科研究所、防盲治盲辦公室和眼科視光學系,是集眼科醫療、科研、教學、保健和防盲治盲為一體的現代化多功能眼科中心,以規模大、專業人員多、專業齊全、整體學術水平高、儀器設備先進著稱。

      經過全體工作人員40多年的勤奮工作、開拓進取和奉獻,在醫療、教學、科研和防盲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就。1989年,中山醫科大學中山眼科中心的眼科學被國家教委審核批準為全國眼科學重點學科點。1990年,衛生部批準在中山眼科中心內成立衛生部眼科學實驗室。1995年,眼科醫院通過甲等醫院的評選,成為國內xxx眼科甲等醫院。1995年眼科醫院被廣東省委、評為廣東省文明單位。1997年,中山醫科大學創辦的眼科視光學系設在中山眼科中心。1998年,眼科醫院被廣東省衛生廳評為“百家文明醫院”。1999年中山眼科中心被評為“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和廣東省“白求恩式先進集體”。2001年,經教育部、廣東省科技廳和教育廳批準成立了相應的眼科重點實驗室;科技部-廣東省科技廳共建眼科實驗室。2001年中心被評為“廣東省行風建設先進集體”。2003年中心被廣東省委、省授予“廣東省先進集體”;2004年,部省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廣東省眼科視覺科學重點實驗室通過驗收,被評為優秀。2005年,中山眼科中心眼科學實驗室正式列入科技部2005年度眼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計劃。2006年,眼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正式通過建設論證。

      中心現有在編人員359人,其中專業人員304人,正高職稱38名,副高職稱66名,中級職稱139名、初級職稱102名;博士學位64名,有博士學位約占54%,是一支人才梯隊合理,人數和技術力量居國內先進行列的眼科專業隊伍。其中304人從事眼科醫療、教學和科研等工作。

      中心眼科專業齊全,中心屬下的眼科醫院有12個專業科室(角膜病、青光眼、眼底外科、白內障、眼腫瘤和眼眶病、眼底內科、眼整形、眼外傷、眼肌屈光、中醫眼科、神經眼科、準激光)和12個輔助科室;眼科研究所有11個專業實驗室(病理、眼眶病與眼腫瘤、生化、白內障、遺傳生物學、視覺科學、視覺生理、玻璃體視網膜病、免疫、藥理、眼庫),開設黃斑病、小兒遺傳眼病、葡萄膜炎病、眼鏡等臨床專科;眼科視光學系設有5個實驗室(應用光學實驗室、眼鏡實驗室、眼鏡光學實驗室、近視眼實驗室、臨床視光學實驗室);該中心屬下還設有防盲治盲辦公室。角膜病專科被列為廣東省“五個一科教興醫工程”重點專科、眼庫與角膜移植實驗室被列為廣東省“五個一科教興醫工程”重點實驗室。角膜病和白內障專科被列為廣東省醫學重點專科。每個專科已形成了自己的醫療和科研特色。角膜移植、準激光角膜屈光矯正手術、角膜形態學、白內障的手術治療、葡萄膜視網膜炎發病機制系列研究、青光眼和視網膜玻璃體疾病的診治居國內xxx地位,部分領域達國際先進水平。2008年我中心青光眼專科、白內障專科、角膜病專科等三個專科成為廣東省“十一五”醫學重點專科,其中,白內障專科、角膜病專科是廣東省“十五”醫學重點專科,青光眼專科是新增的廣東省醫學重點專科。

      中心認真抓好醫療服務質量,充分發揮技術上的優勢,不僅治愈了許多常見和多發性眼病,還治愈了不少疑難復雜的眼病,解除了病人的痛苦,使不少病人重見,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醫務人員診治來自的眼疾患者,2008年門診量突破50萬,達506267人次,比2007年增長9.3%;住院病人數為23177人次,比2007年增長5.5%;全院手術數突破3萬例,比2007年增長2.9%,其中住院手術量為24887例,門診手術量為2971例,準激光手術3130例。開展了許多國內外先進水平的手術和診斷治療技術,成為國內復雜疑難眼病的會診和治療中心之一。

      中心十分重視科學研究工作,鼓勵和支持各級人員申報各級競爭性的科研課題,開展眼科的基礎研究、臨床研究和兩者結合的研究,開展從整體到細胞、基因水平的研究。從1996年起,中心的科學研究分別獲得多途徑的基金資助:獲得包括國家“973計劃”首席課題1項、“863計劃”4項、“十五、十一五”國家科技攻關計劃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群體項目1項、國家杰出青年基金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等xxx課題92項、國際合作課題13項、省部級課題283項、廳局級課題107項等共599項,研究總經費達8000多萬元。經過廣大專業人員的開拓性科學研究,在科學研究方面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部份研究項目達到國內xxx水平,處于國際先進水平,共獲科技90項:其中獲國家科技進步7項、省部級61項,廳局級22項。《表面角膜鏡片術的系列研究》、《治療性角膜移植系列研究》和《角膜形態學及全角膜厚度的系列研究》、“葡萄膜炎發生及慢性化機制、診斷和治療研究”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白內障的防治研究》、《葡萄膜視網膜炎發病機制的系列實驗研究》和《準激光屈光性角膜手術系列研究》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白內障防治技術》被列為衛生部十年百項推廣項目之一,面向農村和基層推廣該技術。

      2008年,我中心承擔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44項,其中xxx科研項目12項、省部級科研項目32項,獲資助經費670萬元;獲中華醫學科技進步二等1項(葛堅)、廣東省科學技術1項(余敏斌);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250多篇,其中在SCI收錄期刊發表論文65篇、在國內核心期刊(中華中國系列、前300名期刊)發表論文100多篇。出版學術專著(編著)1部;申請國內發明專利5項,專利授權擁有數13項。

      為國際新技術,進一步提高中心研究實力,實驗室添置了一批新儀器設備,其中10萬元以上設備7臺。實驗儀器設備總值已達4348萬元,硬件設施已步入國際眼科先進行列。

       師資力量

      中心師資力量雄厚,是我國培養眼科人才的重要之一,現有博士導師34名,碩士導師36名,是我國可招收眼科碩士和博士研究生最早的單位之一。這些研究生導師除了擔任研究生的教學、醫療和指導科研外,還擔任國內訪問學者、國外留學人員、生、本科生等不同層次的教學工作。中心每年招收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和七年制碩士研究生。現有在學研究生216名,其中博士生103名,碩士生113名,生137人次。研究生和生除來自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除外)外,還有來自國外和澳門地區的生。從1997年開始,眼科視光學系每年招20名本科生。帶教老師備課認真、治學嚴謹、言傳身教、教書育人,深受學生的好評和得到上級的表彰。

      中心的防盲機構與國際防盲組織HKI基金會等國外機構合作,每年派出醫療隊,曾深入到廣東19個縣市、48個鎮,開展查盲防盲治盲工作、進行眼病的流行病學調查、培訓基層眼科醫生,深受基層群眾和醫務人員的歡迎及國際眼科同行的好評。

      

    2008年防盲治盲辦公室開展了包括“廣州市雙生子健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康普查”、“廣州黃花崗街青光眼篩查防治項目”、“廣州市黃花崗街35歲以上居民眼病健康普查項目”、“兒童視覺關愛行動”和“基層白內障手術醫生培訓和服務項目”共5個項目。

       預約就診

      通訊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先烈南54號

      郵政編碼:510060

       激光治療

      中山大學中山眼科醫院準激光治療中心主要開展準激光屈光性角膜手術和有晶體眼人工晶體植入術,矯治各種近視、遠視和散光,為希望摘除眼鏡的各類屈光不正患者服務。

      本中心是中國最早開展準激光手術治療屈光不正的單位。為您手術的主刀醫生均是擁有豐富經驗的專家教授,擅長矯正各種類型的屈光不正,已累計完成近視、遠視和散光等屈光矯治手術超過6萬例。

      本中心在國際上首先提出LASIK手術角膜安全極限參數并獲國際(1995年);并全球xxx角膜瓣下沖洗技術(1995年);是國家衛生部準激光手術操作標準起草單位(1998年);一直是全國準激光手術疑難病例會診中心(1994年至今);是迄今為止中國準激光領域xxx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的單位(1999年);是國內xxx利用準激光對小兒屈光參差伴先天性弱視進行協同手術治療(1997年)的單位。

      本中心始終以“質量為中心”,力求使患者術后看得清楚、舒適和持久。我們先后引進了美國博士倫Technolas 217z準激光屈光矯正系統、Orbscan眼前節診斷分析系統、Hansatome角膜板層刀以及Carl Zeiss Mel80準激光屈光矯正系統等一系列國際先進的設備,并于2002年在國內xxx開展準激光個體化切削手術,使患者獲得更好的視覺質量。

      

    術前患者需經過一系列嚴格的篩查,符合手術條件者方可接受手術,手術過程約二十分鐘,在這過程中患者無明顯不適,術畢亦無需住院,僅遵醫囑回院復診即可。

      我們秉承“以病人為中心”的旨,提供安全、有效,熱情、周到的醫療服務。本中心設有候診區、檢查室和千級層流超潔凈手術室,功能區的有效劃分為患者提供了舒適的就醫。

      精湛的醫術、良好的醫德以及配備完善的先進設備將繼續為眾多屈光不正患者帶來優質、滿意的服務。

       醫生培訓

      基層白內障手術醫生培訓和服務項目自2008年啟動以來,對廣東省的近80家二級醫院的眼科進行了服務水平和現狀的調查,摸清了廣東省尤其是省內偏遠地區二級醫院眼科幫扶需求,以及白內障患者的服務需求。該項目以全程資助的方式,開展了廣東省首屆基層眼科醫生“小切口非超聲白內障手術”。已經遴選出了近22名臨床培訓,對其在單位進行“臨床手把手教學”。并完成了規范化的動物眼手術培訓,其中的2家二級醫院的眼科白內障手術從無到有,現已可的開展白內障的防盲工作。鑒于項目的成功運行,廣東省衛生廳將對基層眼科醫生的培訓提供行政支持,以緩解我省基層和邊遠山區防盲力量極度短缺的現狀。

      兒童視覺關愛行動于2008年3月啟動以來,已為45間學校的39000余學生進行了視力篩查,贈送免費處方眼鏡4000余副。針對中小學生對近視知識的極度缺乏,防盲治盲辦公室建立了中國青少年視力保健網。同時在開展項目學校,為屈光不正學生進行了100余堂的眼保健知識,發放了1000余份眼保健知識小手冊。與廣州市教育局一同主辦了10萬中小學生參加的愛眼知識競賽并發放了價值5萬元的眼保健器具,以提高學生的眼保健意識。防盲辦開展的群體性眼病研究:廣州市雙生子近視遺傳研究項目是由廣州市科委、中澳科技特別合作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以及世界衛生組織共同資助的,防盲辦負責組織實施、為期五年的國際合作科研項目。2007年暑假組織了雙生子項目的第二年的眼科檢查。為500多個雙生子家庭進行了進展表型的數據收集。2007年關于該項目xxx年表型數據結果的論陸續在國際知名的眼科發表。其中兩篇雙生子項目的論文在新加坡進行的第二屆世界青光眼大會分別獲得了最佳論文。

       人才培養

      中心十分重視抓才的培養,采用選留優秀畢業生、嚴格的住院醫師和住院總培訓、推薦報考研究生、選派到國外學習、參加國內外學術交流、鼓勵申請科研課題和申報科研、建立激勵機制等途徑促進人才的成長,造才的良性循環,為中心的事業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吸納國外學有所成的優秀留學人員和國內外學術帶頭人以及聘請享有一定聲望的國外眼科專家教授為客座教授,為眼科事業的發展錦上添花。

      中心十分注意開展國內外的學術交流和國內外單位的友好往來,舉辦大型的國內外學術研討會(如在1985年舉行我國首次的國際眼科學術會議、多屆國際性臨床眼科學術會議、第28屆國際臨床視覺電生理學術會議、xxx屆亞太視覺科學大會、xxx屆亞洲白內障研討會、第十二屆亞非眼科大會、第九屆國際近視眼研究大會、xxx屆現代眼科顯微外科國際、xxx屆國際葡萄膜炎研討會、玻璃體視網膜疾病國際論壇等),邀請專家參加會議或。中心也經常派人參加在境外舉行的國際學術會議。通過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使醫務人員從中及時了解到眼科學發展的新動向和新技術,有利于業務水平的提高。中心與境外(如美國、英國荷蘭等國家)11間大學、醫院和研究所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國外專家也到中山眼科中心進行國際間的科研合作。

       儀器設備

      中心十分重視基礎設施的建設,珠江新院項目建設取得了階段性的,確定了前期建筑設計方案,已獲市規劃局批復,并完成了奠基典禮活動;同時,舊院區的裝修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完成了藥劑科服務窗口、制劑室、教學室、3號樓電梯更換等幾個主要項目的裝修工作,改善了臨床業務、教學等用房,為病患者提供良好的候診,使院容院貌有了全新的變化。

      中心購置了國內外先進的儀器設備(如準激光治療儀、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超聲粉碎儀、玻璃體切割儀、懸吊式大型手術顯微鏡彩色多普勒儀、光學斷層掃描儀、激光機、超脈沖二氧化碳美容激光機、多焦點視誘發反應儀、超聲生物顯微鏡等)、引進中英文計算機光盤檢索、開通信高速公Internet聯網、訂購了50多種國外知名眼科、15種國內眼科和最新的眼科專著,出版《眼科學報》并與國外交換18種,xxx豐富了眼科信息的來源和交流。

       臨床科室 眼科臨床專業組

      角膜病專科、白內障專科、青光眼專科、準激光專科、眼底外科、眼底內科

       其他臨床科室

      門診部、手術室 、病案科、義眼室、供應室、藥劑科

       研究所專科

      黃斑病、小兒遺傳專科

       醫技科室

      激光室、熒光造影室、超聲波室、OCT室、青光眼檢查室、放射科

       榮譽表彰

      中心科技人員由于在專業技術工作中取得顯著成績而獲得殊榮。李紹珍教授(已故)曾當選為全國眼科學界xxx位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聘為俄羅斯自然科學院院士;2人聘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有20多人被同行推薦在國外及國內如中華眼科學會和廣東省眼科學分會等專業機構中擔任負責人或委員,在全國同行中享有較高的知名度和威信;20多人分別擔任國內《眼科學報》、《中華眼科》等多本眼科的主編、副主編和編委;2人為廣東省高校千百十工程xxx學術帶頭人培養對象;4人為廣東省高校千百十工程省級學術帶頭人培養對象;3人擔任廣東省“五個一科教興醫工程”學術與技術帶頭人;18人享受國家特殊津貼;1人被評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1人被評為“全國優秀院長”;2人被評為“全國醫院文化建設先進個人”; 1人獲“全國五一勞動章”、 1人獲“全國白求恩章”、1人被評為“全國百名醫德標兵”、 1人被評為“中國百名優秀青年志愿者”、1人獲“中國醫師”、4人獲“衛生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及“中國青年科技”;1人被評為“全國模范教師”、 1人獲中華眼科杰出成就、1人獲中華眼科學會、2人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1人被評為“全國百名優秀醫生”;2人獲“中國青年科技”;4人分獲“廣東省南粵杰出教師”、“廣東省南粵教書育人先進教師特等”、“廣東省南粵教書育人優秀教師”;2人被評為衛生部優秀中青年專家;1人被評為“廣東省優秀中青年專家”和“全國科技之星”;4人被評為“廣東省白求恩式先進工作者”;1人被評為“廣東省優秀;1人被評為廣東十大“師德標兵”; 1人被評為“廣東省十大杰出青年”、1人被評為廣東省“三有一好優秀員”、1人獲教育基金會青年教師、1人獲“丁穎科技”、1人獲廣東省“志愿服務最高榮譽”、1人為第3~6屆、1人為第7~9屆代表;1人為中國十四屆代表大會代表。

       顯著成就

      經過全體工作人員多年的勤奮工作開拓進取和奉獻在醫療教學科研和防盲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就年中山醫科大學中山眼科中心的眼科學被國家教委審核批準為全國眼科學重點學科點年衛生部批準在中山眼科中心內成立衛生部眼科學實驗室年眼科醫院通過級甲等醫院的評選成為國內xxx眼科級甲等醫院年眼科醫院被廣東省委評為廣東省文明單位年中山醫科大學創辦的眼科視光學系設在中山眼科中心年眼科醫院被廣東省衛生廳評為“百家文明醫院”年中山眼科中心被評為“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和廣東省“白求恩式先進集體”年經教育部廣東省科技廳和教育廳批準成立了相應的眼科重點實驗室;科技部-廣東省科技廳共建眼科實驗室年中心被評為“廣東省行風建設先進單位”年中心被廣東省委省授予“廣東省先進集體”;年部省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廣東省眼科視覺科學重點實驗室通過驗收被評為優秀年中山眼科中心眼科學實驗室正式列入科技部年度眼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計劃年眼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正式通過建設論證

      該院在《2007全國醫院排名》中眼科排名名列第三。

       地址所在

      地鐵:乘坐地鐵5號線到區莊下車,步行可到中大眼科中心。

      公交:周邊公交站點有“廣東工大”、“白云賓館”、“東山廣場總站”

      地址: 先烈南54號

      周邊公交:(先烈南站)11 2 65 74 高峰快線12 高峰快線8 209 27 289 293 546 54 85 夜19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22529/

    (8)
    91麻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