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部被子植物
編輯基礎被子植物是從導致大多數開花植物的譜系中分化出來的開花植物。 特別是,最基礎的被子植物被稱為 ANITA 級,它由 Amborella(一種來自新喀里多尼亞的單一灌木)、Nymphaeales(睡蓮,以及其他一些水生植物)和 Austrobaileyales(木本芳香植物,包括星 八角)。
ANITA 代表 Amborella、Nymphaeales、I lliciales、Trimeniaceae 和 Austrobaileya。 一些作者將這三個目(Amborellales、Nymphaeales 和 Austrobaileyales)縮短為 ANA 級,因為 Iliciales 目被簡化為 Illiciaceae 科,并與Trimeniaceae 科一起歸入 Austrobaileyales。
與真雙子葉植物、單子葉植物和木蘭科植物的數十萬種相比,基礎被子植物只有幾百種。 在組成中被子植物的五個類群彼此分化之前,它們就從祖先的被子植物譜系中分化出來。
系統發育
編輯Amborella、Nymphaeales 和 Austrobaileyales 之間的確切關系尚不清楚。 盡管大多數研究表明,無油樟和睡蓮目比 Austrobaileyales 更基礎,并且這三種植物都比被子植物更基礎,但有重要的分子證據支持兩種不同的樹,其中一種是 Amborella 是其余被子植物的姐妹,而 一個 Amborella 和 Nymphaeales 的進化枝處于這個位置。 2014 年的一篇論文稱,它提供了迄今為止最有說服力的證據,證明無油樟屬和睡蓮目共同代表了現存被子植物最早的分化譜系。 許多其他研究確定無油樟是所有被子植物中最基礎的植物。
舊條款
編輯古雙子葉植物(有時拼寫為 palaeodicots)是植物學家使用的非正式名稱(Spichiger & Savolainen 1997,Leitch 等人 1998),指的是不是單子葉植物或真雙子葉植物的被子植物。
古雙子葉植物對應于 Magnoliidae sensu Cronquist 1981(減去毛茛目和罌粟目)和 Magnoliidae sensu Takhtajan 1980(Spichiger & Savolainen 1997)。 一些古雙子葉植物與單子葉植物具有明顯的擬形性特征,例如分散的維管束、三葉花和非三葉綱花粉。
古雙子葉植物不是單系群,該術語尚未被廣泛采用。 APG II 系統不識別稱為古雙子葉植物的類群,但將這些早期分化的雙子葉植物分配給幾個目和未歸類的科:石蒜科、睡蓮科(包括紫甘藍科)、Austrobaileyales、Ceratophyllales(不包括在古雙子葉植物中,Leitch 等人 1998), Chloranthaceae 和 magnoliid 進化枝(目 Canellales、Piperales、Laurales 和 Magnoliales)。 隨后的研究將Hydatellaceae添加到古雙子葉植物中。
古草本一詞是另一個較舊的術語,指的是既不是雙子葉植物也不是單子葉植物的開花植物。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225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