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
編輯光合作用是植物和其他生物將光能轉化為化學能的過程,通過細胞呼吸,化學能隨后可以釋放出來為生物體的活動提供燃料。 一些化學能儲存在碳水化合物分子中,例如糖和淀粉,它們由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因此得名光合作用,來自希臘語 phōs (φ??),光和合成 (σ?νθεσι?),放在一起。 大多數植物、藻類和藍藻進行光合作用; 這種生物被稱為光合自養生物。 光合作用主要負責產生和維持地球大氣層的氧氣含量,并提供地球上生命所需的大部分能量。
盡管不同物種進行光合作用的方式不同,但這個過程總是在光能被稱為反應中心的蛋白質吸收時開始,這些蛋白質包含綠色葉綠素(和其他有色)色素/生色團。 在植物中,這些蛋白質被保存在稱為葉綠體的細胞器內,葉細胞中最豐富,而在細菌中,它們被嵌入質膜中。 在這些依賴于光的反應中,一些能量用于從合適的物質(例如水)中剝離電子,從而產生氧氣。 水分解釋放的氫被用于產生另外兩種化合物,這些化合物用作短期能量儲存,使其能夠轉移以驅動其他反應:這些化合物是還原的煙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和三磷酸腺苷( ATP),細胞的能量貨幣。
在植物、藻類和藍細菌中,糖類是通過隨后的一系列不依賴于光的反應(稱為卡爾文循環)合成的。 在卡爾文循環中,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被并入已經存在的有機碳化合物中,例如二磷酸核酮糖 (RuBP)。 使用由光依賴性反應產生的 ATP 和 NADPH,然后將生成的化合物還原并去除,以形成更多的碳水化合物,例如葡萄糖。 在其他細菌中,使用不同的機制(例如反向克雷布斯循環)來達到相同的目的。
xxx批光合生物可能在生命進化史的早期進化,并且很可能使用氫或硫化氫等還原劑而不是水作為電子源。 后來出現了藍藻; 它們產生的過量氧氣直接促進了地球的充氧,從而使復雜生命的進化成為可能。 如今,全球光合作用捕獲能量的平均速率約為 130 太瓦,約為當前人類文明耗電量的八倍。 光合生物每年還將大約 100-1150 億噸(91-104 Pg 拍克,或十億公噸)的碳轉化為生物質。 除了空氣、土壤和水之外,植物還從光中獲得一些能量,這一點于 1779 年由 Jan Ingenhousz 首次發現。
光合作用對于氣候過程至關重要,因為它從空氣中捕獲二氧化碳,然后將碳結合在植物中,并進一步結合在土壤和收獲的產品中。 據估計,僅谷物每年就會吸收 3,825 Tg(太克)或 3.825 Pg(拍克)二氧化碳,即 38.25 億公噸。
概覽
編輯大多數光合生物都是光合自養生物,這意味著它們能夠利用光能直接從二氧化碳和水中合成食物。 但是,并非所有生物都使用二氧化碳作為碳原子的來源來進行光合作用。 光合異養生物使用有機化合物而不是二氧化碳作為碳源。 在植物、藻類和藍細菌中,光合作用釋放氧氣。 這種含氧光合作用是迄今為止生物體使用的最常見的光合作用類型。 盡管植物、藻類和藍細菌的含氧光合作用之間存在一些差異,但這些生物體的整個過程非常相似。 無氧光合作用也有很多種,主要由細菌使用,它們消耗二氧化碳但不釋放氧氣。
二氧化碳在稱為碳固定的過程中轉化為糖; 光合作用從陽光中獲取能量,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碳水化合物。 碳固定是一種吸熱的氧化還原反應。 總的來說,光合作用與細胞呼吸相反:光合作用是將二氧化碳還原為碳水化合物的過程,而細胞呼吸是將碳水化合物或其他營養物質氧化為二氧化碳的過程。 細胞呼吸中使用的營養物質包括碳水化合物、氨基酸和脂肪酸。 這些營養物質被氧化產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釋放出化學能來驅動機體的新陳代謝。 光合作用和細胞呼吸是不同的過程,因為它們通過不同的化學反應順序發生。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225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