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竹
編輯山竹 (Garcinia mangostana),也被稱為紫色山竹,是一種熱帶常綠喬木,其果實可食用,原產于印度洋周圍的熱帶地區。 由于廣泛的史前栽培,它的起源是不確定的。 它主要生長在東南亞、印度西南部和其他熱帶地區,如哥倫比亞和波多黎各,該樹已被引入這些地區。 這棵樹長 6 到 25 米(20 到 82 英尺)高。 山竹的果實甜而酸,多汁,有點纖維狀,有充滿液體的囊泡(像柑橘類水果的果肉),成熟時有不可食用的深紅紫色果皮(外果皮)。 在每個果實中,圍繞每個種子的芳香可食用果肉是植物內果皮,即子房的內層。 種子的大小和形狀與杏仁相似。
Garcinia 屬還包含幾種鮮為人知的結果樹種,例如紐扣山竹 (G. prainiana) 和 charichuelo (G. madruno)。
歷史
編輯山竹是一種原產于東南亞的植物。 山竹以其多汁、質地細膩和微酸甜味而備受推崇,自古以來就在馬來西亞、婆羅洲、蘇門答臘、東南亞大陸和菲律賓種植。 15 世紀的中國文獻《英雅圣蘭》將山竹描述為芒果石(源自馬來語 manggis),一種東南亞本土植物,果肉白色,酸甜可口。
1753 年,林奈 (Linnaeus) 在植物物種 (Species Plantarum) 中對山竹進行了描述。山竹于 1855 年被引入英國溫室。隨后,它的栽培被引入西半球,在西印度群島,尤其是牙買加建立起來。 后來在美洲大陸的危地馬拉、洪都拉斯、巴拿馬和厄瓜多爾成立。 山竹樹一般在熱帶以外地區生長不好。
在東南亞,山竹通常被稱為水果皇后,經常與水果之王榴蓮搭配。 在中國食療中,山竹被認為具有清涼作用,可以很好地抵消榴蓮的熱量。 還有一個傳說,維多利亞女王懸賞100英鎊,賞賜給她新鮮水果的人。 雖然這個傳說可以追溯到 1930 年水果探險家大衛·費爾柴爾德 (David Fairchild) 發表的一篇文章,但沒有任何已知的歷史文獻證實。
記者兼美食家 R. W. Apple, Jr. 曾談到這種水果,“對我來說,沒有其他水果如此令人興奮、令人陶醉的甘美……我寧愿吃一個,也不愿吃一個熱軟糖圣代,這對一個俄亥俄州的大男孩來說 說了很多。 自 2006 年以來,波多黎各種植的水果的私人小批量訂單被出售給美國特色食品商店和美食餐廳,這些餐廳將果肉部分作為美味甜點。
繁殖、栽培和收獲
編輯山竹一般采用育苗繁殖。 無性繁殖是困難的,并且幼苗比無性繁殖的植物更健壯并且更早地結果實。
山竹產生的頑固種子不是嚴格定義的真正種子,而是被描述為珠心無性胚。 由于種子形成不涉及有性受精,因此幼苗在遺傳上與母株相同。 如果讓其干燥,種子會很快死亡,但如果浸泡,種子發芽需要 14 到 21 天,此時植物可以在苗圃中在小盆中生長約 2 年。
當樹木大約 25-30 厘米(10-12 英寸)時,它們將以 20-40 米(66-131 英尺)的間距移植到田間。 種植后,田地被覆蓋以控制雜草。 移植在雨季進行,因為幼樹很可能因干旱而受損。 由于幼樹需要遮蔭,與香蕉、車前草、紅毛丹、榴蓮或椰子葉間作是有效的。 椰子樹主要用于旱季較長的地區,因為棕櫚樹還可以為成熟的山竹樹提供蔭涼。 間作山竹的另一個好處是可以抑制雜草。
如果溫度低于 20 °C (68 °F),樹木的生長會受到阻礙。 種植和生產水果的理想溫度范圍是 25–35°C(77–95°F),相對濕度超過 80%。 最高溫度為 38-40 °C(100-104 °F),葉子和果實都容易被灼傷和曬傷,而最低溫度為 3-5 °C(37-41 °F)。 幼苗喜歡高遮蔭,成熟的樹木耐蔭。
山竹樹的根系較弱,喜歡深厚、排水良好、水分含量高的土壤,通常生長在河岸上。 山竹不適應石灰巖土壤、沙質、沖積土或有機質含量低的沙質土壤。 山竹樹需要全年降雨分布均勻(<40 毫米/月)和 3-5 周的旱季。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225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