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 1 稀有元素
稀有元素
編輯微量元素,也稱為微量元素,是一種化學元素,其濃度(或其他量度)非常低(微量)。 它們分為兩組:必需品和非必需品。 植物和動物的許多生理和生化過程都需要必需的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不僅在生物過程中發揮作用,而且還作為催化劑參與氧化和還原機制。
確切的定義取決于科學領域:
- 在分析化學中,微量元素是指平均濃度低于百萬分之 100 (ppm) 或低于 100 微克/克的元素。
- 在生物化學中,必需微量元素是一種膳食元素,對有機體的正常生長、發育和生理機能來說,需要的量非常少。 膳食元素或必需微量元素是在生物體中進行重要代謝活動所需的元素。 動物必需微量元素的例子包括 Fe(血紅蛋白)、Cu(呼吸色素)、Co(維生素 B12)、Mn 和 Zn(酶)。 人體內的一些例子是鈷、銅、氟、碘、鐵、錳和鋅。 盡管它們是必不可少的,但它們在高濃度時會變得有毒。 Ag、As、Cd、Cr、Hg、Pb、Sn等元素沒有已知的生物學功能,即使在低濃度下也具有毒性作用。
- 在地球化學中,微量元素是指濃度低于 1000 ppm 或巖石成分的 0.1% 的元素。 該術語主要用于火成巖巖石學。 稀有元素將與液相或固相相容。 如果與礦物相容,它將并入固相(例如,鎳與橄欖石的相容性)。 如果它與任何現有的礦物相不相容,它將保留在液態巖漿相中。 該比率的測量稱為分配系數。 稀有元素可以替代礦物結構中的網絡形成離子。 對礦物的定義成分而言非必需的稀有元素不會出現在該礦物的化學式中。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226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