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麥醬
編輯馬麥醬 (/?mɑ?rma?t/ MAR-myte) 是一種基于酵母提取物的英國咸味食品,由德國科學家 Justus von Liebig 發明。 它由啤酒釀造的副產品(酒糟)制成,由英國聯合利華公司生產。 馬麥醬是維生素 B 的素食來源,包括補充維生素 B12。 傳統的使用方法是將它薄薄地涂在涂了黃油的吐司上。
馬麥醬是一種粘稠的深棕色糊狀物,具有獨特的咸味、強烈的風味和令人陶醉的香氣。 這種獨特的品味體現在營銷口號中:愛它或恨它。 這就是它在英國流行文化中的突出地位,以至于馬麥醬經常被用作隱喻是一種后天的品味或兩極分化的觀點。 馬麥醬通常用作調味品,因為它的谷氨酸含量非常高(1960 毫克/100 克),因此特別富含鮮味。
罐子上的圖片展示了一個砂鍋(法語:[ma?mit]),這是一個法語術語,指的是一個大的、有蓋的陶器或金屬鍋。 馬麥醬最初是用陶罐供應的,但自 1920 年代以來,就用玻璃罐出售。 馬麥醬獨特的球形罐由德國玻璃制造商 Gerresheimer 提供給聯合利華。
類似的產品還有澳大利亞的Vegemite(名字來源于馬麥醬)、瑞士的Cenovis、巴西的Cenovit、早已絕跡的阿根廷Condibé和德國的Vitam-R。 新西蘭的馬麥醬自 1919 年起就獲得許可生產,但配方不同; 它是xxx一種在大洋洲和太平洋島嶼以馬麥醬的形式出售的,而在其他地方英國版本占主導地位。
歷史
編輯后來成為馬麥醬的產品是在 19 世紀后期發明的,當時德國科學家 Justus von Liebig 發現啤酒酵母可以濃縮、裝瓶和食用。 1902年,馬麥醬食品提取物公司在英國斯塔福德郡特倫特河畔伯頓成立,以馬麥醬為主要產品,xxx家工廠位于伯頓。 糊狀物所需的副產品酵母由 Bass Brewery 提供。 到 1907 年,該產品已經大獲成功,足以保證在倫敦的坎伯韋爾格林建造第二家工廠。
到 1912 年,維生素的發現推動了馬麥醬的發展,因為它是維生素 B 復合物的豐富來源;隨著xxx次世界大戰期間維生素 B1 缺乏腳氣病的普遍存在,馬麥醬變得更加流行。 xxx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軍隊被配發馬麥醬作為他們口糧的一部分。
在 1930 年代,英國科學家露西·威爾斯 (Lucy Wills) 使用馬麥醬成功治療孟買工廠工人的一種貧血癥。 她后來確定葉酸是活性成分。 在 1934-5 年斯里蘭卡瘧疾流行期間,馬麥醬被用于治療 Suriya-Mal 工人的營養不良。 由于該產品的口糧有限,鼓勵家庭主婦將馬麥醬稀釋并少量使用。
1990年,成為Bovril Limited子公司的馬麥醬Limited被CPC International Inc收購,1998年更名為Best Foods Inc。Best Foods Inc隨后于2000年與聯合利華合并,馬麥醬是 現在是聯合利華擁有的商標。
類似產品
編輯其他國家也有許多類似的酵母產品; 這些產品與馬麥醬的原始配方和品牌沒有直接關系。 澳大利亞產品 Vegemite 是 Cyril Callister 在 1920 年代初期為 Fred Walker and Co. 開發的,原因是xxx次世界大戰導致馬麥醬出口到澳大利亞短缺。 現在在很多國家都有發行,AussieMite在澳洲有售。 其他產品包括 Dick Smith Foods 生產的 OzeMite; Cenovit,一種巴西醬; Vitam-R,德國傳播; Cenovis,瑞士傳播; 和 Vegex,一種自 1913 年以來在美國上市的自溶酵母產品。在英國,Sainsbury、Tesco 和 Aldi 出售與馬麥醬非常相似的自有品牌酵母提取物。
用法
編輯馬麥醬傳統上被用作面包、吐司、咸味餅干或薄脆餅干以及其他類似烘焙產品的美味涂抹醬。 由于其濃郁的味道,它通常與黃油或人造黃油混合涂抹得很薄。 將一茶匙加入一大杯熱水中即可將其制成美味的熱飲,就像 Oxo 或 Bovril 一樣。 它也常用于豐富砂鍋菜和燉菜。
馬麥醬通常與奶酪搭配——例如,在奶酪三明治或奶酪味餅干(如 Mini Cheddars)中。 在英國,星巴克提供奶酪和馬麥醬帕尼尼。 有馬麥醬口味的沃克斯薯片,以及一些品牌的年糕和餅干。
馬麥醬也被用作雞尾酒的成分,包括馬麥醬雞尾酒和馬麥醬淘金熱。
名人廚師創造了標志性的馬麥醬風味食譜:Nigella Lawson 有一份用于馬麥醬意大利面,Heston Blumenthal 有一份用于馬麥醬清湯。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226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