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編輯烏桐是一種原產于中國東部的樹。 它通常被稱為中國烏桕、烏桕樹、佛羅里達白楊、雞樹、灰色爆米花樹或燭莓樹。
種子(以及 Triadica cochinchinensis 的種子)是 stillingia 油的來源,這是一種用于油漆和清漆的干性油。 用于制作蠟燭和肥皂的種子的脂肪外皮被稱為斯蒂林牛脂; 因此它的通用名稱。 它與生物柴油生產相關,因為它是世界上產量第三高的植物油生產作物,僅次于藻類和油棕。 葉子被用作草藥來治療疔瘡。 植物的汁液和葉子被認為是有毒的,植物腐爛的葉子對其他植物有毒。
在 1950 年之前的某個時候,這棵樹被重新分類為烏桕屬(Sapium sebiferum),許多關于這種油的論文仍以這個名字稱呼這棵樹。大約在 2002 年左右,它再次被重新歸類為 Triadica 屬,并使用現在的名稱。
描述
編輯這棵樹的單葉落葉互生,寬菱形到卵形,邊緣光滑,心形,有時帶有延伸的尾巴,類似于菩提樹,榕樹。葉子是鮮綠色的,下面略微蒼白。它們在秋天變成亮黃色、橙色、紫色和紅色。這棵樹是雌雄同株的,在同一棵植物上開出雄花和雌花。
蠟質的綠葉在盛開時襯托著一簇簇黃綠色和白色的花朵。花出現在長達 20 厘米的頂生穗狀花序中。淡綠色,這些花在春天非常顯眼。每朵雌花(雌花)單生,子房三裂,三種花柱,無花瓣。它們位于尖峰底部的短枝上。雄花(雄花)成簇出現在花序的上部節點處。
果實為三裂三瓣的蒴果。隨著膠囊成熟,它們的顏色從綠色變為棕黑色。膠囊壁脫落并釋放出三顆球形種子,直徑約 12 毫米,重約 0.15 克,覆蓋有白色、含牛脂的覆蓋物。 種子通常會在植物上停留數周。 在北美,花朵通常在 4 月至 6 月成熟,果實在 9 月至 10 月成熟。
使用
編輯種子的白色蠟狀假種皮用于制作肥皂。 種子的內油(斯蒂林油)有毒,但具有工業應用價值。
花蜜無毒,已成為養蜂人的主要蜜源植物。 蜂蜜質量上乘,墨西哥灣沿岸的 6 月份大量生產。在墨西哥灣沿岸各州,養蜂人帶著他們的蜜蜂遷徙到靠近海灣的肥沃的動物脂產地。
這棵樹是觀賞性的,生長迅速,并提供遮蔭。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生長在具有強烈季節性溫度范圍的地區,葉子在秋天變成多種顏色可與楓樹相媲美。它對土壤類型或排水不挑剔,但不會在深蔭處生長。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226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