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鮮屬
編輯白鮮屬蕓香科蕓香屬植物。它也被稱為燃燒的灌木、白鮮( dittany )、煤氣廠或白蘚( fraxinella )。這種多年生草本植物有多個地理變種。它原產于南歐、北非和亞洲大部分地區溫暖、開闊的林地棲息地。
白鮮是蕓香科、白鮮屬莖基部木質化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高可達100厘米。根斜生,淡黃白色。莖直立,葉片對生,無柄,橢圓至長圓形,葉緣有細鋸齒,葉脈不甚明顯,總狀花序;苞片狹披針形;花瓣白帶淡紫紅色或粉紅帶深紫紅色脈紋,倒披針形,萼片及花瓣均密生透明油點。種子闊卵形或近圓球形,光滑。5月開花,8-9月結果。
該種根皮制干后稱為白鮮皮,是中藥。味苦,性寒。祛風除濕,清熱解毒,殺蟲,止癢。治風濕性關節炎、外傷出血、蕁麻疹等。
描述
編輯莖基部木質化的多年生宿根草本,高40-100厘米。根斜生,肉質粗長,淡黃白色。莖直立,幼嫩部分密被長毛及水泡狀凸起的油點。
葉有小葉9-13片,小葉對生,無柄,位于頂端的一片則具長柄,橢圓至長圓形,長3-12厘米,寬1-5厘米,生于葉軸上部的較大,葉緣有細鋸齒,葉脈不甚明顯,中脈被毛,成長葉的毛逐漸脫落;葉軸有甚狹窄的冀葉。
總狀花序長可達30厘米;花梗長1-1.5厘米;苞片狹披針形;萼片長6-8毫米,寬2-3毫米;花瓣白帶淡紫紅色或粉紅帶深紫紅色脈紋,倒披針形,長2-2.5厘米,寬5-8毫米;雄蕊伸出于花瓣外;萼片及花瓣均密生透明油點。
成熟的果(蓇葖)沿腹縫線開裂為5個分果瓣,每分果瓣又深裂為2小瓣,瓣的頂角短尖,內果皮蠟黃色,有光澤,每分果瓣有種子2-3粒;種子闊卵形或近圓球形,長3-4毫米,厚約3毫米,光滑。花期5月,果期8-9月。
這種植物長約 40 厘米(16 英寸)至 100 厘米(39 英寸)高。它的花形成松散的金字塔形穗狀花序,顏色從淡紫色到白色不等。這些花是五瓣的,有長而突出的雄蕊。葉子類似于白蠟樹的葉子。
培養
編輯已經選擇了幾個品種和栽培品種用于花園。紫羅蘭紫色僅限于白色花瓣的脈絡,略帶紅暈。白鮮屬是直根的,使成熟的植物難以建立并且抗分裂;幼苗通常需要三年才能開花,而且由于春季開葉較晚,即使是非常成熟的叢生植物也可能因春季劇烈的土壤耕作而受到傷害。
毒性
編輯葉子有一種苦澀難吃的味道。盡管有檸檬般的氣味,但這種植物在食用時是辛辣的。植物的所有部分如果被食用可能會引起輕微的胃部不適,并且與樹葉接觸可能會導致植物日光性皮炎。
該種根皮制干后稱為白鮮皮,是中藥。味苦,性寒。祛風除濕,清熱解毒,殺蟲,止癢。治風濕性關節炎、外傷出血、蕁麻疹等。
揮發油
編輯燃燒的灌木這個名字來源于這個植物產生的揮發油,在炎熱的天氣里很容易著火。據說,瑞典植物學家卡爾·林奈 (Carl Linnaeus) 的女兒曾在一個特別炎熱、無風的夏日結束時,用一根簡單的火柴點燃了白鮮屬植物上方的空氣。揮發油具有異戊二烯的知名成分。
化學
編輯從白桃屬植物中分離出100多種化學成分,包括生物堿、檸檬苦素類三萜類、黃酮類、倍半萜類、香豆素類和苯丙烷類。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228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