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整形外科主任醫師,教授,日本美容外科研究會訪問學者,中華醫學會會員,中國醫師協會委員,全球華人專業美容師協會常務理事
◆2萬例以上的高質量整形外科手術,在國內整形界獲得較高的聲譽
◆多次出席日、加、澳等國舉辦的國際外科大會進行學術交流
◆擅長眼袋綜合整復術、綜合提眉、面部輪廓改形、黃金五線豐胸、抽脂。簡歷
?經歷
1979.9-1984.8 廣州xxx軍醫大學 本科 學士(5年)
1984.9-1988.10 濟南鐵中心醫院 外科醫師(4年)
1988.11-2000.10 河南省安陽市人民醫院整形外科主任(12年)
2000.11-2004.9 海口王妃醫療美容中心 副院長兼整形部 主任(4年)
2004.10-2005、7 美容外科 主任(1年)
和培訓單位:
積水潭醫院()
黃寺整形美容外科醫院()
醫科大學附屬三院成形外科(短期)
八大處整形醫院(短期培訓)
大連大學附屬一院(短期培訓)
沈陽人民醫院(短期培訓)
深圳富華美容整形醫院(短期培訓)
日本北海道大學醫學院(短期學習)
2002年日本東京神奈川美容整形診所(短期交流學習)
2006年獲中華醫學會美容分會2005年度優秀美容醫師
2008年獲美國麥格豐胸金牌醫生稱號
全球華人美容師協會 常務理事
中國《美容縱橫》網站 常務編輯
中國醫師協會河南整形美容修復援助中心
秘書長
河南美容整形醫院 業務副院長
外科主任
愛貝芙、瑞蘭、 高級注射師
河南省新鄉醫學院 兼職教授
河南職工醫學院 兼職教授
人物簡介
邵志明,現任浙江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1982年8月進廠,歷任紹興經編機械總廠車間主任、生產部經理、機械分廠廠長等職;1995年至1997年任紹興華源紡織機械有限公司副總經理;1997年3月至2000年8月先后任紹興精工機械廠廠長、紹興精工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2000年9月至今任浙江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兼總經理。
人物介紹 個人事跡
他,是一個從基層走出來的總經理,是一個以團隊為榮的經營者,是一個用努力與機遇獲得成功的紡機行業人士。他就是浙江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兼總經理邵志明。面對十一五紡機裝備國產化10大項目,精工科技和整個國內紡機企業將何以適從?邵志明為我們做了解答。
談起一走來的歷程,邵志明淡然地一笑,說:我們這輩人在現任的崗位上,基本上都是從企業的基層走來,從一個基層的操作工人到現任經營者崗位,可以說是一個人的努力和機遇兩方面共同作用的結果。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崗位必須設定自己不同的目標,經歷不同的挑戰和。對于個人事業的發展,他覺得首先需要認識,把握;其二是對企業和崗位的認識,了解企業的和崗位所擔負的責任和要求,不斷的去發揮;其三是責任心,熱誠地投入于每項工作,用心做事;其四是心態;其次不斷為自己充電,待人,同時需要嚴以律己,組織忠誠于職業,富有戰斗力的互動協作團隊;唯有這樣才能輔之于事業的健康發展。
邵志明始終都強調,慶幸自己一直以來周圍有一個團結協作的團隊,無論在基層、在車間、在部門還是現在作為整個公司的經營者,他的職責就是發揮大家的熱情,并且不斷激發這個團隊的能力。現在公司已初具規模,更可以給員工提供一個充分發揮自己能力的舞臺,讓團隊里每個員工可以從事不同工作崗位及體驗各種角色。公司為員工的成長提供了良好的支持機制。共同參與、共同創造、共同努力,同時不停地激勵每個人完成預定的目標是他個人一直以來引以為豪的一點。
面對機遇迎接挑戰
國家在十一五發展規劃綱要中,提出了紡織裝備國產化的10個重點項目。邵志明認為,這給國內紡織機械制造企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也給紡機行業提出了新的要求和。
邵志明指出,中國作為一個傳統的紡織大國,紡織機械行業作為對其的支持不言而喻,國家十一五規劃提出了振興紡織工業,把紡織機械列入為重點發展的支持行業,這給紡機企業帶來了很大的發展機遇。但目前國內紡機行業中存在著一些企業大而不強、創新意識和開發能力薄弱、產品的技術含量和質量相對偏低,低價位惡性競爭等現實問題,使紡織機械生產企業利潤率相對偏低。隨著客戶市場需求的變化,對紡機企業的發展,可以說現在已將進入到一個新的轉折時期,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可以預見企業的優勝劣汰和重組不可避免。因此要想在日益增強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企業將會更加注重自身產品的創新能力,同時,在立足創新前提下,還將會注重品牌的創建,以產品的技術和性能及品牌吸引客戶,參與國內、國際市場的競爭,從而打造自己的產品品牌和企業知名度。
邵志明還透露,目前精工科技正在全面投入,研制開發符合國家規劃綱要的高端轉杯紡紗機和膨體彈力縐絲機及空氣氨綸包覆紗機三種不同系列的新產品,這是迎合國家紡機裝備發展戰略導向的產品,更是我們精工科技謀求創新發展,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具有戰略性的產品。不久,就可為我國的紡織工業提供這些全新紡機產品。
合作與創新
作為本土的大型紡機企業,精工科技也不例外與國外某些大規模企業有密切合作,從而來提升的技術產能。邵志明強調說,學習、合作、創新一直是精工科技經營的。歐美國家企業擁有先進的技術,在機械制造領域中一些企業具有較強的技術創新能力,這是不爭的事實,而中國作為一個巨大的新興市場,對國外一些企業也充滿了吸引力,因此在企業之間合作本身就有較強的互補性。目前精工科技在紡機上還未有具體國際合作項目,現只與國內的大院名校有項目的合作,但公司正在積極努力,尋求合適的對象能進行深入、廣泛的國際合作,希望通過雙方的優勢能解決一些問題,同時通過合作,提升效益,實現雙方共贏。
邵志明指出,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形勢,精工科技作為一家具有較長發展歷史并從紡織機械生產起家的上市公司,xxx的出是創新。面對紡機企業今后的發展趨勢,公司將繼續發揮上市公司形象和實力優勢,利用民營企業靈活的機制,廣聚人才,并以內聯外合的發展方針,鞏固校企聯合,尋求國際合作;提升產品的科技含量,提高產品的綜合性能和產能,以技術、性能、質量和完善的服務體系及合理的價位定位來推廣和發展業務。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22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