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簡介 主要欄目
上海口腔醫學設有:基礎研究、臨床研究、專欄論著、臨床總結、綜述、學術、口腔醫學教育等欄目。
收錄情況
《上海口腔醫學》于1998年加入(CNKI)《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CAJ-CD)》,1999年被選入國家科技部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并全文上網;2000年被美國《化學文摘》(CA)收錄, 2003年成為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并被Index Medicus和MEDLINE收錄。2007年被美國EBSCO數據庫全文收錄。
讀者對象
適宜于從事口腔醫學的各級臨床醫師、科研和教學人員。
發行情況
為雙月刊,每2、4、6、8、10、12月末出版,標準大16開,2006年起正文112頁,全部采用銅版紙彩色(插圖)印刷,無線裝訂,由郵局公開發行。
發展歷史
《上海口腔醫學》成立至今,走過了近20個年頭,其發展經歷了創業、建設和發展3個階段。
1 創業階段
1992年初即開始了創辦的籌建工作,經過一番艱苦而精心的準備,獲得了上海市新聞出版局頒發的內部準印證,于1992年9月創刊。開始時編輯部3個人,邊學習,邊工作,一切從零開始,向兄弟期刊取經,特別是《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學報》編輯部,從人力上、資料的借鑒上給予很大的幫助和支持。
《上海口腔醫學》是由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和上海市口腔醫學會聯合主辦的專業學術,初創時為季刊,每季度末25日出版,小16開64頁。創刊初期,根據國家對科技期刊的政策和要求,訂出了的辦刊方針。
(1)正確的辦刊方向:《上海口腔醫學》始終把貫徹黨的雙百方針,繁榮我國口腔醫學界的學術爭鳴,反映國內外口腔醫學研究的最新,推動我國口腔醫學研究工作的開展,為四個現代化服務作為辦刊旨;并把不斷提高質量,努力擴大影響,立足國內,爭創世界一流作為奮斗目標;不斷進取,努力實踐,為實施科教興國和可持續發展戰略,推動口腔醫學的不斷進步服務。
(2)認真學習和貫徹執行黨和國家有關科學技術與出版的政策、、條例;貫徹執行有關保密、版權、專利、國界等。不斷按照國家對科技期刊質量的要求和評估標準,做到標準化、規范化。在論文的要求方面重視其科學性、創新性、實用性和預見性4個方面,并對報導計劃、編排設計、報導時差,信息密度,文字加工,版式與設計,廣告,印刷與裝訂,出版與發行,訂出了一系列的規章制度,不斷學習,不斷改進,努力提高期刊的質量。
(3)積極社會主義科技、編輯,重視社會主義文明建設。在注重社會效益的前提下,不斷提高經濟效益。期刊在創業期間,也是最困難的時期,經濟方面主要依靠口腔醫學研究所、口腔醫學院及各口腔教研室的贊助費來支撐。
(4)創業階段,按照國家,每年由編輯部向上級主管單位:上海第二醫科大學、上海市高教局、上海市科委、上海市新聞出版局呈送樣本和自檢報告。
(5)加強內部建設和期刊質量是辦好期刊的生命線,一經創刊,即成立主編主持的常務編委會,終審期刊的錄取與否。在此之前,實行三審制,以加強編委會對編輯部工作的指導和質量的把關。在收稿后1個月內提出初審意見,對不用退回作者,擬用送有關2名同行專家復審;如意見不一,再送第三位專家復審,復審后匯總成表,定期(每季度一次,一年4次)召開由主編主持的常務編委會進行審定,提出終審意見后,編輯部按終審意見進入發稿周期。發稿后實行編輯加工及三校對一點紅的制度,每期實行責任編輯負責制。
在創業階段,面對同行的挑戰,的發展步履維艱,訂戶只有130余家,且為非正式刊物。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終于苦盡甘來,在xxx屆歷時四年主編主持下的編委會領導下,編輯部人員齊心協力,最終得到了市高教局、市科委、新聞出版局對的認可,國家科技期刊管理處,于1996年初獲得了國家科委期刊管理處的正式刊號,迎來了發展史上的xxx個春天(xxx個轉折點)。
2 建設階段
自1996年成為正式期刊以后,隨之獲得了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廣告許可證,正式刊發廣告。發行工作由原先編輯部自辦發行,改由上海市郵政局統一發行,訂戶也逐年增多,由開始正式郵發時的1000多份增加到1999年的3000多份,xxx鼓舞了辦刊信心。除正確的辦刊方向外,采取一系列措施,進一步提高期刊的學術質量。
(1) 嚴格的審稿制度,進一步提高審稿標準。
(2) 欄目中除了臨床研究,基礎研究,經驗交流,短篇報道,病例報告,綜述及信息流外,還增設了和專欄論著。
(3) 不斷擴大和更新審稿人隊伍,在第二屆(1996-1999)編委會中增加了部分中年技術力量,還特邀了美國、日本及中國、等地區的編委7名。此外,根據國家對編輯部編制人員的許可,編輯部又正式引進了1名編輯。
(4) 通過對退稿數進行宏觀控制,基本上達到了40%退稿率的要求。這不僅減少了的積壓,也使質量進一步提高。
(5) 優先發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上海市科技基金及其他基金資助項目的論文,同時也注意到與國外學者合作論文的發表,并適當地進行組稿、約稿及派出人員參加些口腔學術會議。
(6) 組織編輯部人員陸續參加電腦,科技編輯人員,以提高編輯部人員的素質。
(7)縮短論文發表周期,編輯人員對來稿先進行初審,不合格者即予退稿,合格者送專家審核。
(8)強化質量管理,明確每個編輯工作的職責,編務的職責。每期除責任編輯外,每篇文章均有分工的校對編輯,有分工有合作,的編排質量。
(9)1998年加入國家科技部與大學創辦的《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CAJ-CD),實現全文上網。
(10)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力求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大力開展期刊的廣告業務,保持收支平衡。
在各級領導的支持和關懷下,各位編委及編輯部人員各盡其責,質量不斷提高,于1996年榮獲上海市優秀科技期刊稱號。統計1995年~1999年口腔醫學研究所提供的資料,共有25篇論文獲科技進步,在本刊發表有關論文67篇,平均每項獲發表論文數為2.68篇。
1998年國家新聞出版署在全國范圍內對不合格期刊進行清理、整頓及復核,我刊于1999年經上級機關審核后,由中華人民國新聞出版署頒發新的期刊準印證及刊號。1999年開始,由原來的小16開64頁改為大16開64頁,增加了文章的容納量和信息量,并且按照科技期刊新的要求,每篇文章增加了作者簡介及文章編號。從1999年起,開始向國外征訂,由中國國際圖書貿易總公司負責發行。
3 發展階段
1999年,編委會換屆,吸收上海市及全國老中青知名專家,第三屆編委會成立,鄭家偉教授擔任常務副主編。在各級領導和全體編委的共同努力下,學術水平和質量不斷提高,成為國內口腔醫學專業領域有影響的專業期刊之一,1999年底進入國家科技部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成為發展史上的第二個轉折點。為了提高的國際影響,從1999年第1期開始,在主編的下,按學報類的要求進行編排,增加英文信息量(英文摘要、表題、圖題)。從2000年第1期開始,采用銅版紙印刷,無線裝訂,彩色插圖按彩色印刷,是國內xxx本彩圖隨文印刷的口腔醫學專業。2000年,又被美國著名的CA(化學文摘)收錄,并發行到、澳門等地區和美國、日本等國家,進入了美國30余所著名口腔院校的圖書館。為了縮短發表周期,增加刊物容納量和信息量,經報請上海市科委批準,2001~2002年各期,頁碼由原來的64頁增加至96頁。從2003年第1期開始,由原來的季刊改為雙月刊,頁碼為80頁。為了增加辦刊經費,在企業、公司的協助下,從2001年開始,成立刊務委員會,廣納會員,互惠互利。廣告業務從2002年開始,交由專業公司經營,進一步正規。特別值得一提的是,2001年歲末,本刊主編邱蔚六教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成為國內口腔醫學屆xxx位獲此殊榮的口腔醫學專家,無疑極大地提高了的知名度和影響,為的進一步發展,開辟了無限美好的空間。
2003年10月16日,美國國立醫學圖書館正式通知,《上海口腔醫學》被Index Medicus和MEDLINE批準收錄,成為第2本同時被CA和MEDLINE收錄的中文口腔醫學專業學術期刊,實現了質的突破。經過積極協商和努力,《上海口腔醫學》自1992年創刊以來的所有論文的英文摘要均進入MEDLINE數據庫,免費供世界讀者檢索和引用。《上海口腔醫學》能夠邁出這可喜的一步,是各級黨政領導、海外校友高度重視和支持的結果,是全體編委和編輯部工作人員勇于進取和努力奮斗的結果,更是廣大作者和讀者熱心支持的結果。
2003年10月19日,《上海口腔醫學》編輯部高興地迎來了全國各地的100余位新老編委,假座上海第九人民醫院廳,舉行了第四屆編輯委員會成立大會。愿教授擔任第四屆編委名主編,邱蔚六院士、張震康教授、王大章教授、樊教授、周樹夏教授和劉正教授受聘擔任顧問。新一屆編委會突破了以往編委地域分布較局限的缺點,增補了一大批年輕有為的中青年專家教授,并廣泛覆蓋全國各省市,同時邀請了11位海外知名學者作為特邀編委,為豐富稿源、提高質量、完善審稿學科分布等奠定了的基礎。
為了擴大發表論文的引用率,提高的國際影響,2005年,編輯部投資建立全文數據庫,并與MEDLINE進行全文超級鏈接,供讀者下載、瀏覽全文。
2006年第1期始,正文頁碼由原來的80頁增加至112頁,每本定價由原來的8.00元調整為10.00元。
2007年8月,與美國著名出版公司EBSCO Publishing簽署協議,全文數據進入EBSCO文獻數據庫。2007年11月8日在上海召開換屆會議,成立第五屆《上海口腔醫學》編委會。新一屆編委會由145名老中青專家組成,同時成立由國內外知名專家組成的審稿委員會,以確保的學術水平。
2008年,《上海口腔醫學》影響因子在15本口腔醫學類統計源期刊中名列第4。2009年,在17本口腔醫學類統計源期刊中名列第5。
從2009年1月1日開始,正式啟用網上審稿系統,所有均通過網上投寄和評審,既方便了讀者和審稿人,又節約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管理水平和辦公自動化水平,為不斷提升的影響力和質量,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2010年年初,經醫院院務會議討論通過,決定每年給予一定的辦刊經費,支持的軟硬件建設,使向著更高層次發展。
2011年10月26日,《上海口腔醫學》第六屆編委會成立大會在上海世博展覽館隆重召開。第六屆編委會160名,其中,顧問5名,主編1名,副主編9名,編委132位,特邀編委13位。《中國口腔頜面外科》第三屆編委會由109名編委組成。其中,顧問4名,主編1名,副主編5名,編委84名,特邀編委15名。
2011年4-11月,上海市新聞出版局對603種上海期刊開展編校質量檢查,《上海口腔醫學》被評為優秀,列第23位。
2012年1月,為了滿足數量日益增加的需求,正文頁碼由112頁增加到120頁。同時,依據文獻計量學的原理和方法,經研究人員對相關文獻的檢索、統計和分析,以及學科專家評審,《上海口腔醫學》入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CSCD)2011年第6版臨床醫學/特種醫學類的核心期刊。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23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