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五味子
編輯五味子(俗名:玉蘭藤,中國玉蘭藤,五味子),其果實被稱為玉蘭漿果或五味果(來自中國五味子wǔwèizi),是一種原產于中國北方森林的藤本植物,俄羅斯遠 東方和韓國。 日本也有野生品種。 它在美國農業部 4 區耐寒。果實是紅色漿果,長約 10 厘米(3.9 英寸),呈密集簇狀。
詞源、通用名稱和分類
編輯五味子屬于 1803 年由 André Michaux 首次發表,該名稱源自希臘語 schizein(“分裂”)和 andros(“人”),指的是雄蕊上獨立的花藥細胞。
在21世紀,五味子屬于五味子科。 早些年,人們認為該物種屬于木蘭科,因此得名玉蘭藤。 然而,五味子與木蘭科成員植物物候的許多差異導致了五味子科的形成。
它的中文名稱源于其漿果具有五種基本味道:咸、甜、酸、辛(辣)和苦。 有時,它更具體地稱為北五味子 běi wǔwèizi(字面意思是北方五味漿果),以區別于另一種僅生長在亞熱帶地區的五味子植物 Kadsura japonica。 另一種五味子漿果 Schisandra sphenanthera 具有相似但不同的生化特性,中國藥典將其區分為 S. chinensis (北五味子 běi wǔwèizi) 和 S. sphenanthera (南五味子 nán wǔwèizi)。
描述
編輯營養植物器官
五味子是多年生落葉木本藤本植物,生長于高緯度和涼爽的氣候條件下。 它通常生長在天然針葉林或混交林中,或沿著溪流生長,并爬上其他樹木或灌木以獲得最佳光照條件。 在俄羅斯,五味子也被稱為 Limonnik 或 Maximowich 的紅葡萄。 Limonnik 這個名字來自不同植物器官,尤其是葉子的檸檬味。 匍匐的木質莖通常長到 8-9 米(26-30 英尺)高,但最長可達 25 米。 它們呈深棕色,厚度可達 1.5–2 厘米。
新芽通常很短,但它們在開花后會繼續生長,直到季節后期。 葉子簡單,橢圓形(長 5-11 厘米,寬 3-7 厘米),交替排列,葉柄略帶紅色。 多細胞毛狀體位于葉背面。 氣孔呈不規則、隨機分布。
五味子的根分枝并緊貼土壤表面。 [7] 位于莖上的節點也可以產生根。
植物的生殖器官
五味子的花是單性的,該物種本身是雌雄異株的。 因此,該植物不能自花授粉,因此雌性植物的花朵只有在用雄性植物的花粉受精時才會結出果實。 然而,一個名為“東方王子”的雜交品種擁有完美的花朵并且能夠自花授粉。 “東方王子”的幼苗有時以相同的名稱出售,但通常是單性植物。
雌花為白色或奶油色,到花季結束時會略帶紅色。 它們有 5-12 個蠟質、螺旋排列的花被片,形成花被和 12-120 個雌蕊。 花被片顯示顏色從外部花被片的綠色過渡到內部花被片的更多色素沉著。 花通常成簇地從葉腋長出,后來與漿果形成葡萄簇,但也可以發現是單生的。 雄花有 5 個長短不一的花絲的雄蕊。中國的花對蜜蜂、甲蟲和小蛾等各種傳粉者都很重要。 五味子的果實是紅色漿果,光滑有光澤,球形,直徑達5-10毫米。 它們生長在密集的懸垂簇中,每簇有 2-5 個漿果,長度約為 6-8 厘米。 每個漿果通常含有 1-2 個棕黃色腎形種子。 種子有能力保持休眠并形成種子庫。 種子的傳播主要通過鳥類進行。
氣候和土壤要求
編輯五味子野生植物多生長于混交林、河谷和疏林空地。 這種植物可以在潮濕的環境中生長,并能耐受 ?30°C 的低溫。 其最佳生長溫度為 20–25 °C。 五味子生長在酸性(pH 值為 6.5 – 6.8)、深而疏松的沙壤土中。 此外,五味子不耐密實的土壤,更喜歡富含腐殖質的土壤。 這種植物生長在陰涼處,土壤潮濕、排水良好。
培養
編輯五味子原產于中國北部和東北部(滿洲)。 五味子的主要種植地在韓國和中國。 然而,由于亞洲森林砍伐的增加,產量持續下降。 當五味子爬上樹以獲得更好的光照條件時,它可以被整合到農林業耕作系統中。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233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