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

    長期建檔 鎖定
    本詞條由“匿名用戶” 建檔。

      醫院簡介

    1

      

    仁濟醫院建于1844年,是上海開埠后xxx所西醫醫院,迄今已有164年的歷史。164年來,醫院的規模不斷擴大,尤其是建國五十多年來,醫院得到了迅速地發展,成為學科門類齊全,集醫療、教學、科研于一體的綜合性甲等醫院。醫院由東西二部組成。西部位于上海市黃浦區中央商務區內,毗鄰外灘;東部位于浦東陸家嘴金融貿易區內。

       醫院規模

      西部占地面積14畝,建筑面積39813平方米;東部占地面積136畝,現有建筑面積86000平方米。醫院核定床位總數1300張,實際床位1500余張。在編職工2575人,在職聘任的正高職稱專家81名、副高職稱專家178人。年門急診量190余萬人次,住院人數3.8萬人次,年手術例數1.8萬人次。

      

    醫院設32個臨床科室和6個醫技科室,其中含國家教育部重點學科、衛生部重點實驗室1個(消化內科),上海市臨床醫學中心和上海市教委重點學科2個(消化科、風濕科),上海市科委重點實驗室1個(激光醫學中心),上海市醫療質控中心2個(血透、激光),市級研究所3個(消化疾病、風濕疾病、男科學),其他各類醫學研究室(中心)14個和上海市人類精子庫

      

    新中國成立以來,仁濟醫院取得了許多臨床醫學,填補了我國醫學的多項空白,如心臟二尖瓣狹窄分離術,使心臟手術從心外進入心內禁區;低溫麻醉下心內肺動脈瓣切開術,是我國心內技術的開端;低溫麻醉房間隔缺損修補,則使低溫心內手術上了新臺階;針刺麻醉外循環心內手術成功,更是我國的開創性醫學。江紹基教授因“消化疾病和血吸蟲病等領域”的卓越成就,獲得中國工程院院士稱號。此外,國內首次成功施行的皮腎靜脈吻合術、門腔靜脈吻合分流術、晚期吸血蟲病外科治療、脾血回輸新技術等,都具有相當高的水平.

       醫務人員

      醫院占地面積145畝(東院131畝、西院14.1畝);建筑面積:185744m2(東院147443.9m2、西院38299.8m2);核定床位1300張(東院1000張、西院300張);實際床位1600余張。目前全院在編人員2651人,衛技人員2196人。醫院醫療技術力量雄厚,目前擁有在職正高職稱專家122名,副高職稱專家289名,據最新統計資料,年收治門急診病員近217萬余人次,住院病人逾5萬7千人次,完成各類手術2.8萬余臺。

       醫療設備

    仁濟臨床醫學院設有18個教研室,承擔了各種臨床醫學專業的教學任務,數十年來為國家培養了5000余名醫學人才。現有博士點13個,博士生導師37名;碩士點21個,碩士生導師73名。目前醫院擁有立體定向下微電極刺激儀(細胞刀)、超聲刀、核磁共振儀(MRI)、多層螺旋CT(MSCT)、數字X線攝片機(DR)、PET-CT、腫瘤放療設備、數字減影心血管造影系統(DSA)、單光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檢查儀(SPECT)、彩色Doppler診斷儀、流式細胞儀、大型生化分析儀等先進的大型醫療設備。

       醫療技術

    新中國成立以來,仁濟醫院取得了許多臨床醫學,填補了我國醫學的多項空白,如心臟二尖瓣狹窄分離術,使心臟手術從心外進入心內禁區;低溫麻醉下心內肺動脈瓣切開術,是我國心內技術的開端;低溫麻醉房間隔缺損修補,則使低溫心內手術上了新臺階;針刺麻醉外循環心內手術成功,更是我國的開創性醫學。江紹基教授因“消化疾病和血吸蟲病等領域”的卓越成就,獲得中國工程院院士稱號。此外,國內首次成功施行的皮腎靜脈吻合術、門腔靜脈吻合分流術、晚期吸血蟲病外科治療、脾血回輸新技術等,都具有相當高的水平。

       醫院發展

    自上個世紀九十年代起,在上海市人民、市衛生局和浦東新區的決策與社會的大力支持下,仁濟醫院的發展借助浦東全面開發的東風實現了歷史性的飛躍。1999年10月,仁濟東院建成投入使用,擺脫了長期困擾醫院發展的地域,醫院占地面積由原來的14畝擴大為145畝。床位數由原來的800張增加到1300張。目前,東部進入三期建設快速發展時期:2007年底干部保健綜合樓實現結構封頂。建筑面積5.85萬平方米的門急診醫技樓經上海市發改委正式批準立項。

      

    醫院在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方面都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不少學科在國內已有較高的知名度。目前醫院共設臨床科室33個,臨床醫技科室8個,并有國家教育部重點學科、衛生部重點實驗室1個(消化內科)、國家教育部重點學科組成單位1個(內科學);國家教育部重點學科培育學科組成單位1個(神經外科學);十五“211工程”重點學科(專業)3個(消化內科學、風濕病學、外科學);上海市重點學科2個(消化疾病學、風濕病學);上海市教委重點學科2個(風濕病學、婦產科學);上海市臨床醫學中心2個(消化疾病、風濕疾病);上海市醫療質控中心3個(血透、消化內科、激光);市級研究所3個(消化疾病、風濕疾病、男性疾病);上海市xxx的人類精子庫、上海市產科心臟病監護中心、上海市危重孕產婦會診搶救中心。目前我院有xxx副主任委員5名;上海市主任委員4名、副主任委員10名;xxx刊物主編1名、副主編9名;地方刊物主編4名、副主編20名。

      

    近5年來,醫院申請到局級以上(含局級)科研項目296余項,申請專利72項,在全國醫療機構中名列前茅。在國際交流方面,醫院已與美國法國日本等近十個國家的二十多所醫學院校建立了學術交流和友好合作關系。每年接待來訪及的外賓千余人次,派往國外留學、和合作科研人員百余人次。醫院在人才培養方面也大力投入,努力推薦優秀中青年進入各級培養計劃,五年中仁濟醫院共有160余人次入圍上海市各級人才培養計劃,包括長江特聘教授、上海市領軍人才、科委啟明星、科委啟明星后、教委曙光計劃、市教委優青、交大醫學院優青、交大醫學院百人計劃等。

      

    仁濟臨床醫學院設有18個教研室承擔臨床教學任務,博士學位授予點13個,碩士學位授予點21個,博士研究生導師30名,碩士研究生導師98名,數十年來為國家培養了5000余名醫學人才。

       醫院榮譽

      2001,仁濟在全市綜合性醫院中率先推行并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認證體系,并每年通過質量認證,使仁濟醫院的質量管理上了一個新的臺階。醫院積極探索集團化管理,三家分院(嘉定區中心醫院、崇明區中心醫院長寧區同仁醫院)由仁濟醫院直接托管。與社會合作的仁濟醫療管理公司,通過市場化運作,以品牌效應xxx,以集團規模制勝,把優秀的醫院管理模式加以推廣、。目前,公司已成功托管十二家醫院。涉外全康國際醫療中心為駐滬外籍人士提供xxx質量和誠信的醫療保障。

      仁濟誠信服務。近三年在上海市萬人問卷調查中病人滿意率處于全市前列。曾榮獲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稱號,連續九次獲上海市衛文明單位稱號。

      醫院已七次榮獲各類全國衛生系統先進稱號,并連續八次獲“上海市文明單位”稱號。

      多年來醫院致力于國際醫學界的交流合作,已與美國、法國、日本等十余個國家的二十多所醫學院校建立了學術交流和友好合作關系。

      

    在市級醫療機構中率先推行并通過IS09001質量認證;隨著醫療的深入,醫院主動參與戰略聯盟,提升醫院的品牌和競爭力,先后托管了嘉定中心醫院、崇明中心醫院和長寧區同仁醫院。仁濟醫療管理有限公司已成功托管江浙滬地區二甲以上共10余家醫院;全康醫療中心為外籍人士提供國際水平的、高質量的醫療保健服務。

      該院在《2007全國醫院排名》中綜合排名名列第八,神經外科排名名列第七,耳鼻喉科排名名列第五,婦產科排名名列第六,消化內科排名名列第二,內分泌科排名名列第二。

       乘車線

      西部:14、17、20、37、49、66、71、123、127、隧道三線、隧道四線、隧道五線、隧道六線、隧道九線、地鐵1號線、地鐵2號線

      東部:01、119、581、583、610、736、772、814、819、980、隧道五線、隧道九線、大橋二線、地鐵明珠線(二期)

       新聞報道

      仁濟醫院成功手術切除6公斤肝臟巨大血管

      

    中新上海網5月28日電(記者陳靜)記者今日獲悉,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科首度為一名患者成功切除了直徑近45厘米重達6公斤的巨大肝臟血管瘤,保存了患者的部分肝臟,使其免受肝移植之苦。據介紹,采用精準肝切除的手術方式,最徹底清除病灶、最小的創傷,xxx程度肝功能以及最快的健康恢復治療是現代復雜性肝臟手術的發展方向。

      據知,這位患者26年前意外發現肝臟血管瘤,當時未手術。10年前再復診時已達到15厘米,且多發,近三年來,血管瘤繼續增大,腹脹難忍,身體每況愈下,輾轉十余家醫院均告知沒有手術機會,肝移植是xxx出。

      仁濟醫院專家在檢查中發現,患者肝臟上布滿已經融合了的xxx小小血管瘤5、6個,其中xxx的直徑近45厘米,從體積計算,相當于5-6個正常肝臟的大小。專家告訴記者,因為血管瘤緊緊包繞肝門和腹腔里重要大血管,雖然可實施肝移植手術,切除包括正常肝組織在內的血管瘤,但術后患者面臨的是終生服用免疫劑治療,生活質量影響降低,經濟負擔較大。若實施血管瘤切除術,因血管瘤與正常肝組織生長粘連在一起,一旦失敗,患者將發生致命的肝功能衰竭。

      經過反復討論,醫務人員制定了“用活體肝移植的技術和精準肝切除的,實施肝臟部分切除”這個大膽的手術方案。該院科主任夏強告訴記者,5月18日進行的整個手術過程中,專家精雕細琢,耗時6小時,切除血管瘤樣組織重達6公斤,保留肝組織達到50%。患者術后腹圍由術前110cm縮小為74cm。此種手術方式為患者節省了巨額醫療費用,避免了后續治療。

      專家表示,隨著活體肝移植手術的不斷開展,精準肝切除手術方式正在被越來越多的肝臟外科醫生所推崇。在復雜的肝臟手術中,它可以提高肝臟腫瘤的根治性切除率和手術的安全性,降低手術對機體的創傷打擊和并發癥的發生率,極大改善肝外科患者的預后和生活質量。

      關節不痛也得用生物制劑治類風濕關節炎

      關節痛、腫脹、早晨醒來關節不能動彈……類風濕關節炎的這些癥狀都是因為腫瘤壞死因子在作怪。因此,類風濕關節炎又被稱為“不死的癌癥”。以前,不少患者都要使用抗腫瘤藥來治療這種疾病。近年來,類風濕關節炎在臨床治療上開始普遍應用生物制劑。然而,很多患者對于這類藥物的使用存在誤區,例如有些人認為這些藥物會引起腫瘤和結核而使用。還有的人則認為僅僅是病情發作嚴重的時候才需要使用生物制劑。

      類風濕關節炎

      腫瘤壞死因子在作怪

      

    據介紹,類風濕關節炎屬于自身免疫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統自身的組織,分泌一種加重炎癥反應的蛋白質叫做腫瘤壞死因子,從而引起患者手、腳等小關節的滑膜炎癥,并活化破骨細胞,導致關節疼痛、晨僵、腫脹,造成關節。雖然類風濕關節炎病因不明,但天氣寒冷、潮濕等因素都會加重關節疼痛。

      

    廣州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風濕免疫科古潔若教授指出,傳統的抗風濕治療藥物能幫助患者緩解癥狀,減輕疼痛、僵硬和關節腫脹,但不能從根本上阻斷疾病進程,即便是疼痛和腫脹得到緩解,骨仍在進行。

      其實,引起類風濕關節炎發病的“元兇”是一種名叫“腫瘤壞死因子(TNF-α)”的炎癥因子,它能引發關節滑膜炎、活化破骨細胞造成骨和關節畸形。古潔若指出,類風濕關節炎治療已進入生物制劑時代,患者若早期使用生物制劑可關節的進程,可降低疾病率。

      據古潔若介紹,目前在中國已有兩類生物制劑應用于臨床,一類人源化受體抗體融合蛋白類藥物,是中國xxx個用于治療風濕免疫性疾病的生物制劑,應用于臨床治療近5年;另一類是人鼠嵌合型單抗類藥物,這兩類生物制劑都能有效腫瘤壞死因子。大量臨床結果顯示,使用前者能夠快速有效控制癥狀,大多患者在使用一年后,骨能被明顯。

      關節不痛還得用6個月

      然而,很多患者對于生物制劑不了解,因此對使用生物制劑仍然存在很多誤區。比如,有些患者因擔心生物制劑誘發腫瘤而接受使用生物制劑。據古潔若介紹,使用TNF拮抗劑的患者與使用傳統藥物的患者,在腫瘤發生率上沒有明顯差別。

      另外,有患者擔心生物制劑誘發結核病復發,但據法國一項為期3年的研究發現,使用含有鼠蛋白成分的生物制劑的結核發病率為71.5/10萬病人,而使用人源化生物制劑的結核發病率比普通人群發病率還低,僅6/10萬病人。

      另外,很多患者將生物制劑作為一個臨時應急手段,關節特別疼的時候才使用,不疼了就停用。古潔若指出,過早停藥會使剛得到的治療效果得不到鞏固,造成疾病反復,前期治療費用的浪費。生物制劑治療類風濕關節炎強調臨床緩解須維持至少6個月,才能真正關節。

      風濕病患者慈善援助項目啟動

      

    近日,中國醫師協會攜手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啟動“遠離風濕,奉獻愛心”慈善捐助活動,旨在幫助因家庭貧困而無法得到規范治療的類風濕關節炎和強直性脊柱炎患者。

      據悉,目前我國約有500萬類風濕關節炎患者,以中年女性居多,好發于農村人群。目前,類風濕關節炎和強直性脊柱炎已成為中國人群勞動力和的重要病因。

      

    中華醫學會風濕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鮑春德教授指出,只要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且治療規范,就能有效控制疾病,關節完全不腫不疼,骨質也不會繼續,可以完全像正一樣生活。

      “但是很多人因經濟原因無法接受規范治療,病情遷延反復,導致病人勞動能力,變得更加貧困。”鮑春德表示,為了打破這個惡性循環,“遠離風濕,奉獻愛心”慈善捐助活動將向貧困的風濕病患者提供免費藥物,讓他們得到規范治療,從而緩解并控制病情。

      仁濟醫院(南院)在浦江鎮開工

      從閔行區獲悉,備受期待的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南院)已正式在浦江鎮開工,預計2012年正式投入使用。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南院)是大力推進上海市“5+3+1”項目建設工作,深化閔行區新一輪醫療衛生工作,強化世博家園地區居民醫療衛生保障的重大舉措。此次開工的仁濟醫院(南院)占地106畝,規劃建設7萬2千平方米,投資約4.4億元,設置床位600張,日均接診能力3000―5000人次。去年7月,仁濟醫院(南院)臨時門診部提前開設,為世博家園居民提早提供了優質、便捷的醫療衛生服務,在較大程度上滿足了居民就醫的需要。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23555/

    (22)
    91麻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