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1840~1911年
?中國近代口腔臨床治療診室的建立,最早始于晚清太醫院中的牙醫室。在1898年間或稍后,清皇朝建立了宮庭式的牙醫室,首屆主持人陳鏡容牙醫師。在此牙醫室中,已應用的口腔科藥品和材料來治療口腔疾患和修復牙齒缺損及牙列缺失。民間建立近代口腔臨床治療診室的時間稍晚一些。1908年,英美人士在四川成都開設了專門的牙科診所,為平民醫治口腔疾病,此為我國最早建立的近代牙科診所之一。清末年代,我國口腔醫學發展雖比較緩慢,但臨床上治療的病種已涉及牙體病、牙髓病、牙周病、口腔粘膜病、口腔炎癥、口腔腫瘤、顏面神經疾患以及涎腺與顳頜關節疾病等。
中國近代口腔醫學的發展,除一批傳教士醫師起著積極作用外,早期中國即有少數學者出國學習口腔醫學,回國以后應用近代口腔醫療技術開展臨床治療工作,他們發揮了重要作用。徐善亭牙醫師,是較早時期從事西醫口腔科學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于1900年前去學習外科與牙科,歸國以后,在廣州和開業醫牙疾,并著有《新發明牙科衛生書》(1904年出版)。
1912~1949年
辛亥至中華人民國成立前的38年中,中國口腔科學有了明顯的發展,特別是臨床方面比前半個多世紀有較大的進步。從1911~1946年間,先后建立的10所牙醫本科與專科開設的口腔臨床課程及實習內容分析,口腔外科、冠橋與托牙修復,牙頜正畸、兒童牙科、口腔X線診斷等診治內容,基本上與國外近代口腔醫學相類似。
舊社會經濟基礎很落后,兒童牙科未得到應有的重視,僅在少數口腔教學醫院中設有專門為兒童進行牙病診治的治療室。19世末,Anggle氏對牙頜畸形防治方法提出一些理論,發表了錯頜分類法,對中國口腔正畸學很有影響。我國一些留學的牙頜正畸學家,回國后率先開展這方面的工作,由于條件的,僅局限少數青少年中的患者,很不普及,只能算奠定基礎而已。中國在20~30年xxx始重視防齲工作,但由于條件所限,僅在少數小學的兒童中開展,牙病預防尚處于蔭芽階段。
1914年劉東生編《中國牙科大會記》所載每百萬人中,僅有牙科醫師一人。因為在1914年以前,中國尚無培養中國學生的牙醫學校。至1949年,已建立的幾所牙醫院校培養的畢業生總共不足700人(另一統計數為500名左右),而且只分布于幾所院校的口腔教學醫院及少數大中城市醫院的口腔科中。就全國而言,口腔醫學的缺醫少藥情況相當嚴重。由于舊社會經濟落后的影響,口腔醫學界少于交流,缺少統籌,更為導致其本身發展緩慢落后的結果。
Open Journal of Stomatology (OJST) is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dedicated to the latest advancement of stomatology. The goal of this journal is to provide a platform for scientists and academicians all over the world to promote, share, and discuss various new issues and developments in different areas of stomatology. All manuscripts must be prepared in English, and are subject to a rigorous and ir peer-review process. Accepted s will immediately appear online followed by printed hard copy. The journal publishes original s 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 the following fields:
公共口腔醫學(OJST)是一個國際性期刊,致力于口腔的最新進展。這本的目的是提供一個平臺,促進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和學者,分享,討論各種新的問題和發展在不同領域的口腔。所有必須以英文編制,嚴格的,公平的同行評審過程。錄用的論文將立即出現在網上其次是印刷硬拷貝。該發表原始論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領域:口腔學
現況 中國的口腔醫學事業正處在發展最快的時期
中國口腔醫學事業自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在過去牙科的基礎上經過重新調整、發展、停滯、再發展曲折的道醫學教育網收集整理。1978年在英明的政策下,20多年來,中國國民經濟有了奇跡般地發展,人民的收入也成倍增加,由此迎來了中國口腔醫學事業在新中國成立后發展最快的時期。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人民的收入成倍增加;②口腔醫師大幅度增加;③口腔醫學院、系數量快速增加;④口腔專科醫院明顯增多;⑤民營口腔診所迅速發展。
中國各地口腔醫學事業發展不平衡
1、中國各地口腔執業醫師學歷的分布差異很大。根據國家統計局和衛生部統計中心的數據,到2002年中國執業(助理)口腔醫師總數是56238人。其中在口腔門診部以上單位工作的口腔執業醫師占了中國口腔執業醫師的絕大部分。
2、中國各地口腔執業醫師受聘職稱的分布情況差異很大。到2002年,每31,906居民中有一名副高職稱以上的口腔執業醫師,而在河南每794,463居民中有一名副高職稱以上的口腔執業醫師,相差約的24倍。上海、天津分別是每68,856和每69,931居民中有一名副高以上的口腔執業醫師,與河南相差約11倍。
3、各地口腔執業醫師的性別、年齡分布特點。中國口腔執業醫師男女性別之比為1.4:1,但各地區口腔執業醫師男女性別的構成不同。
中國經濟體制正處在轉型時期,正在把過去單一的計劃經濟模式轉變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模式。口腔醫療保健事業,雖然和企業不同,有其特殊性,但是作為服務行業,也受大政策和市場經濟的推動。該文從下面幾個方面進行了詳盡的論述:①口腔醫療保健機構形成多元化的政策先后出臺;②民營口腔診所的起始;③民營口腔診所快速發展;④口腔醫療保健需求出現多樣化,多層面;⑤未來口腔醫療保健服務發展模式。
口腔醫師培訓
提高口腔醫師素質,完善口腔醫師培訓體制
在新中國成立后,口腔醫師學歷偏低,學院畢業后口腔醫師準入制度不完善。成為執業的口腔醫師后,繼續教育培訓不規范。口腔醫師的晉級制度有缺陷,再加之口腔教育機構審批制度不嚴格,致使全國口腔醫師隊伍素質偏低,因此擺在我們面前的嚴峻任務是:①嚴格執行并完善執業口腔醫師國家實踐技能考試和綜合筆試考試制度;②實行繼續口腔醫學教育制度,保持終身執業技能;③實行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和專科醫師培訓制度。
口腔醫學是一個朝陽醫學專業
口腔醫學事業的發展和繁榮一個最主要的條件是全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和人民收入的增長。根據中國國民經濟發展戰略,xxx步目標到1995年基本解決溫飽問題,這一目標已經完成。第二步目標是到2000年,國內生產總值(P)比1984年翻兩番,基本消除貧困,人民生活總體上基本達到小康水平,這一目標也已完成。第三步目標是到2020年P比2000年再翻一番,基本實現工業化,到2050年基本實現現代化。根據經濟學家可靠的預測,中國經濟在今后10年仍將高速持續增長,可以預測人民生活水平、經濟收入也將增加,口腔醫療保健潛在市場將是巨大的。
發展前景 21世紀口腔醫學將向口腔科學發展
(-)20世紀牙醫學經歷了向口腔醫學的發展:牙醫學經歷了4個發展時期。1728年xxx本牙科專著《外科牙醫學》的問世,標志著從牙匠向牙醫學發展。184O年美國xxx個牙科學院的成立,牙醫學教育從醫學院中出來,使現代牙醫學得到迅速發展。20世紀中葉后,牙醫學發始超越牙齒本身疾病的范口腔解剖疇,而擴大到整個咀嚼器官和口頜系統。牙醫學向口腔醫學發展,不少國家牙醫學院更名為口腔醫學院,牙醫學研究機構更名為口腔醫學研究機構。不久前美國國立牙科研究NIDR,更名為國立牙科和顱面研究院NIDCR。
(二)21世紀口腔醫學將經歷向口腔科學的發展目前我們對幾乎所有的牙病和口腔病的病因、發病機制和規律,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大多數治療技術是不完整和不徹底的,屬于半吊子技術。70年代醫學研究進入水平,而生物學滲透到口腔醫學還是近十幾年的事。21世紀將從水平口腔疾病的本質,口腔醫學將全面發展為口腔科學。
口腔科學將成為醫學這大科學的一部分
(一)20世紀醫學經歷了向醫學科學的發展:醫學發展經歷了治療技藝、經驗醫學向醫學科學發展的過程。經典的科學中一直沒有醫學的,盡管20世紀醫學得到迅速發展,但大多數疾病的病因未闡明;盡管診斷手段非常先進,但多數表型和的診斷;盡管治療技術多么現代化,但仍然多屬半吊子技術,醫學尚未稱之為完全意義上的科學。1953年公布了DNA的雙螺旋結構,揭開了從水平和基因本質上去認識疾病、診斷疾病和治療疾病,醫學進入醫學科學的新時期。
(二)21世紀醫學將向大科學發展:20世紀醫學研究從器官到細胞,到亞細胞,從亞細胞到DNA和基因,越來越深入微觀世界。但是了解一個一個基因不等于了解生命,任何單一學科都有局限性,需要橫向的,不同層面的,全方位的整體研究,出現了學科群即大科學的概念,以至最終提出了向人類基因組計劃和基因組后計劃這樣頂尖的大科學。醫學作為生命科學這樣大科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21世紀也必將向大科學的研究方向發展。
(三)21世紀的口腔醫學將是醫學大科學的一部分:口腔器官和口頜系統是人體的一部分。牙醫學和口腔醫學出色地發展了區別醫學的診斷、治療方法和手段之后,口腔的許多病越來越要求向醫學其他病那樣去分析診斷和治療,牙科和醫科的屏障越來越小,區別越來越小。口腔醫學的研究在水平上和醫學基礎研究幾乎一樣,21世紀口腔醫將回到醫學的懷抱。口腔醫學將作為大科學一部分得到極大發展!
要求
根據中國的教育方針和學校辦學旨,努力將學生培養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實用性衛生人才。畢業實習是完成總體培養目標,是進行理論與實踐綜合訓練的重要階段,是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影的能力和科學思維方法,鞏固和提高所學的基礎理論、臨床知識和技能,培養工作能力的綜合性訓練過程。在臨床實習中,要求實習醫生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思想,四項基本原則,積極實踐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樹立救死扶傷、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的主義思想;培養良好的醫德醫風和嚴謹的工作作風;熟悉醫院工作制度、規則、程序;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掌握常見口腔疾病的檢查方法、診斷與鑒別診斷要點和治療技能;掌握危急病癥的治療原則;了解新知識、新技術和各學科的進展;完成各學科實習大綱的教學要求。實習結束時,在思想、職業、醫療技術、工作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鍛煉,為今后從事口腔臨床醫療、教學、科研工作打一下個良好的基礎。
舉例 實習內容
(1)齲病齲病掌握:(1)治療各型齲病的適應癥和備洞原則;
(2)治療器械和充填材料的選擇;
(3)患牙外形和功能的恢復;
(4)深齲的處理;
(5)充填術(包括銀汞充填,光敏樹脂充填等)。
熟悉:固位釘修復,脫敏治療。
了解:新材料的種類及特性。
(2)非齲性牙體病
掌握:牙體外傷(牙折,牙隱裂),楔狀缺損。
熟悉:磨損,釉質發育不全,氟牙病,四環素牙,畸形中央尖,牙內陷,牙本質過敏癥。
了解:牙再植術,無髓牙漂白。
(3)牙髓炎及根尖周病
掌握:(l)各型牙髓炎及根尖周炎;
(2)急性牙髓炎和急性尖周炎的應急治療;
(3)慢性根尖周炎的X線片診斷與鑒別診斷;
(4)根管治療,干髓治療,塑化治療。
熟悉:活髓保存技術。
了解:根尖切除術,根尖刮治術。
臨床實踐
臨床治療臨床實踐的具體要求包括:
(1)正確采集病史,進行口腔檢查,做出正確的診斷。
(2)熟練掌握齲齒診斷(特別是鄰面齲)的充填法及粘接修復法。能準確診斷牙髓炎、各型根尖周炎,并能提出治療措施,進行臨床操作。能診斷釉質發育不全、磨損、畸形舌側窩、畸形中央尖、楔狀缺損、隱裂等非齲性牙體疾患;了解牙根裂的臨床表現與治療措施;能判斷牙本質過敏癥,并能與隱裂、鄰面齲所引起的牙髓反應相鑒別;能正確使用脫敏方法。
(3)規范地掌握各種治療操作。
(4)正確工整地書寫病歷。
專業內容
培養要求:學生主要學習口腔醫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口腔及頜面部疾病的診斷、治療、預防方面的訓練,具有口腔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修復和預防保健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知識和能力
1.掌握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實驗技能;
2.掌握口腔醫學各學科的基本理論知識和醫療技能;
3.具有口腔及頜面部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和急、難、重癥的初步處理的能力;
4.具有口腔修復工作的基本知識和一般操作技能;
5.熟悉國家衛生工作方針、政策和法規;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口腔醫學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課程
主干學科: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
主要課程:物理學、生物學、口腔解剖生理學、口腔組織病理學、口腔材料學、口腔內科學(牙體牙髓病學、牙周病學、口腔黏膜病學、兒童口腔醫學)、口腔頜面外科學、口腔修復學、口腔正畸學、口腔頜面影像學、口腔預防醫學。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口腔內科、口腔外科和口腔修復等學科的畢業實習,一般安排36-42周。
修業年限:五年
授予學位:醫學學士
醫學知識
口腔醫學知識包括口腔內科、口腔外科、口腔修復、口腔基礎、口腔正畸和口腔材料這六個知識點。
1、口腔內科包括牙體、牙髓病、牙周病、粘膜病、兒童口腔醫學
2、口腔修復包括固定義齒、可摘局部義齒、全口義齒、其他
3、口腔基礎包括口腔解剖生理、口腔組織病理、其他
4、口腔外科包括牙槽外科、種植、其他
5、口腔正畸包括口腔正畸基礎知識、口腔正畸實例討論、其他
6、口腔材料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23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