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敏原測試

    編輯
    本詞條由“匿名用戶” 建檔。

      介紹

    在臨床上很多皮膚病的發生與發展都與接觸了過敏原有關。而臨床上多數過敏性疾病的患者通常只是做緩解癥狀的治療,而沒有找到引發過敏的真正原因,因而也就做不到針對性的預防和治療,導致病情反復加重、遷延不愈。因而經常過敏的患者,一定要做一下過敏原篩查檢測,查清楚到底是接觸性的、食入性的還是吸入性的過敏原引起的過敏反應,以便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千萬不要把過敏當成小毛病而忽略了檢查和治療,最終導致嚴重的后果。

      采用酶免疫法快速、準確、無痛檢測過敏原。該方法可對患者血清或血漿中的過敏源(總IgE、總IgG、性IgE等)進行定性和定量檢測。IVT用于檢測IgE介導的速發型過敏反應,速發型的過敏反應有明顯的季節性,發病時間短、發病率高。該試驗解決了常規皮膚試驗在I型反應病人發作期不宜檢測過敏原的難點。FIgG用于檢測遲發型的過敏反應。該反應主要與食物有關,即食物不耐受。表現為接觸過敏原幾天或一周后才出現相關癥狀。這些過敏反應常因癥狀滯后而被誤診,臨床表現為各系統的慢性癥狀。如長期病因不明,反復發作,久治不愈,應查食物IgG。

      

    過敏原篩查檢測適應人群:過敏原因不明的患者,濕疹、蕁麻疹、過敏性鼻炎、哮喘、銀屑病等患者都應做一下過敏原檢測,這樣對預防和治療疾病都有很大的幫助。

      過敏源檢查各家醫院目前所用的試劑盒大致可以分為這樣幾種:1,吸入性過敏源的篩查實驗;2食入性過敏源的篩查實驗;3吸入性過敏源分類檢查(這種試劑盒可以查出具體引起過敏反應的吸入性物質比如塵螨,花粉等};4,食入性過敏源分類檢查{同樣可以查到具體的引起過敏的食物

       血清檢查

      包括了以下幾項:戶塵螨/粉塵螨(Dx),矮豚草/蒿(Wx),貓毛皮屑/狗毛皮屑(E1/E5),蟑螂(I6),點青霉分枝胞霉/煙曲霉等(Mx1),柏/榆/梧桐/柳/三角葉楊(Tx4),律草(W22),雞蛋白/雞蛋黃(F245),牛奶(F2),蟹(Fcru),牛肉羊肉(Fmea),腰果花生黃豆(Fnut),芒果(F91),小麥(F4),總IgE(IgE)。

       食物過敏原

      牛肉、雞肉、鱈魚、玉米、蟹、蛋清蛋黃、蘑菇、牛奶、豬肉、大米、蝦、大豆、西紅、小麥。蛋清蛋黃是高度(+++),牛奶是中度(++),豬肉是低度(+)

       誤區

    過敏原血液檢查 一般要先將血清與紅細胞分離,用血清加過敏原樣本試劑,來檢測最后結果,一般食物不耐受的檢測可能會需要3-4小時完成,而用uniCAP來檢測過敏的速發反應可能需要大概一天的時間,并不是像某些單位所說的半小時左右就出結果,這種半小時就出結果的一滴血檢測,都是并未將血清與紅細胞分離,直接做過敏試劑的反應,減輕運作成本 ,而影響最后檢測的準確性

       檢測方法 點刺檢查過敏源

    點刺試驗可視為一種特殊的皮內試驗,是目前國際特別是歐美國家推崇的過敏原體內檢測方法。因其是皮膚的點刺液僅為皮內試驗的萬分之一,安全性及靈敏度高、準確度高,由于皮損小,患者無,就如被蚊叮一樣等特點,已逐漸取代了傳統的皮內試驗。

      原理:

      

    當有某種變應原進入皮膚時,對某些物質有速發型過敏反應的患者,立即性地引起皮膚內的肥大細胞脫顆粒,組胺等活性物質,導致局部毛細血管擴張(紅斑),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強(水腫、風團),陽性者表示對該抗原過敏。

      操作方法:

      先將點刺皮試液滴在皮膚上,然后用點刺針穿過液滴,輕輕刺入皮內。

       斑貼試驗

    斑貼試驗的應用已有百年歷史,對接觸性皮炎及某些過敏性皮膚病診斷的可靠性得到了充分證明,促進了接觸性皮炎與皮膚反應檢測的發展。一般采用歐洲標準化檢測試劑,檢測精準。原理:

      

    將可疑致敏物質敷貼于患者皮膚上,通過皮膚或粘膜進入機體后由抗原呈遞細胞將抗原呈遞給T淋巴細胞,使性T淋巴細胞活化,誘發炎癥反應。

      適應癥:

      

    1、 接觸性皮炎、濕疹、職業性皮膚病等因接觸某些物質引起的反應發生的皮膚病。

      2、當病因不明或有數種物質接觸,需要尋找病因時,可做斑貼試驗。

      具體方法:

      將試劑貼在皮膚上觀察一段時間后,根據皮膚對接觸物的反應判斷是否對這種物質過敏。

      檢測種類:

      1、硫酸鎳:多種金屬鍍金物品;

      2、羊毛脂醇:多種油膏、膏、護膚品和肥皂;

      3、酸新霉素:局部用抗生素乳膏、護膚液、油膏、滴眼液和滴耳液;

      4、重鉻酸鉀:水泥及多種化學制品;

      5、卡因混合物:多種局部麻醉劑;

      6、香料混合物:化妝品料和調味品;

      7、松香:黏合劑、密封劑;

      8、環氧樹脂:黏合劑、表面涂層和油;

      9、喹啉混合物:某些藥物類冷霜、軟膏、藥膏及繃帶;

      10、秘魯香脂:多種美容劑,香水以及咳嗽糖漿、止咳糖、口香糖糖果點心;

      11、二鹽酸二胺:穩定劑、乳化劑和局部殺菌藥/抗生素乳膏/滴眼藥和滴鼻藥;

      12、氯化物:鍍金物品和人造首飾;

      13、對叔丁酚甲醛樹脂:皮革制品、家具和制鞋工業的防水膠;

      14、芳香混合物:美容劑、皮膚病外用乳膏和繃帶;

      15、卡巴混合物:橡膠制品殺蟲劑和一些膠水;

      16、炭黑橡膠混合物:輪胎、把手和水管;

      17、CL+ME異噻唑啉酮:多種洗發液、乳膏、護膚液和其它皮膚護理品;

      18、夸特-15:乳膏、護膚液、洗發液、肥皂和其實美容劑以及皮膚護理產品;

      19、巰基苯并噻唑:多種橡膠產品、黏合劑和工業防腐劑;

      20、對苯二胺:xxx性和非xxx性染發劑;

      21、甲醛:多種建筑材料塑料工業;

      22、巰基混合物:多種橡膠產品,如鞋子、手套和橡;

      23、硫柳汞:一些美容劑、滴鼻劑和滴耳劑;

      24、秋蘭母混合物:幾乎所有的橡膠制品。

       總IgE檢測

      總IgE檢測是判定機體過敏體質的一種檢測手段,是過敏的一個重要標志。當它增高,又沒有寄生蟲感染,表明患者正處于過敏狀態。

       食物不耐受

    臨床證明許多慢性疾病都與食物有關,在去除有問題的食物之后,癥狀就會消失,這就是食物不耐受。食物不耐受檢查也是xxx針對食物過敏的遲發反應(IgG)檢測手段。腹瀉、口腔潰瘍、蕁麻疹、痤瘡、偏頭痛、易疲勞、憂郁、氣喘、睡眠障礙、磨牙等慢性癥狀,如查不出病因,都應做食物不耐受檢測,都可能與食物不耐受有關。

       體外診斷系統

    法瑪西亞公司研制的UniCAP全自動體外診斷系統是目前國際上最先進的檢查過敏原實驗室系統,已獲得國際臨床實驗室標準委員會的確認。以其安全性高、檢測結果準確可靠,得到了世界衛生組織的確認,被國際上譽為過敏原檢測的金標準。 原理: 過敏原共價結合于CAP的纖維素固相載體上,與患者血清樣品中的性IgE抗體反應。基于世界衛生組織(WHO)的IGE參考品繪制標準曲線,由熒光強度可推算出樣品中的IgE濃度。 檢測種類可檢測包括吸入、食物等600多種過敏原。通過簡單的血樣采集,就可快速而準確的得到檢測結果,同時還可檢測出過敏的程度。 由于該檢測精確并可以定量測出過敏程度,xxx減少人為錯誤,保障檢測結果的可信性,為醫生臨床治療提供了可靠依據。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23808/

    (5)
    91麻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