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學規模
第二臨床醫學院(原醫療二系)成立于1986年,與第二附屬醫院(廣東省中醫院)實行院系合一管理,現有學生2529人(含境外生),其中博士生107人、碩士生353人、七年制學生859人,本科生1210人。教學力量雄厚,每年承擔84門課程5000多學時的課堂教學任務,后期臨床教學以廣東省中醫院為中心,建立了29個實習教學,其中附屬醫院2間,非直屬附屬醫院6間,教學醫院5間,實習醫院16間; 2004年以來承擔各級教學研究課題40項,獲省級教學2項、校級教學8項。
歷史及發展
廣東省中醫院始建于1933年,是首批全國示范中醫院、全國百佳醫院和全國xxx甲等中醫院,先后被授予全國衛生系統行業作風建設先進集體、全國創建文明行業示范點、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全國職工職業建設十佳單位、全國五一勞動、醫院文化建設示范單位等榮譽稱號,2006年被中央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的榮譽稱號,同年,廣東省委省在建設中醫藥強省的規劃中,提出要把我院建設成為現代化的綜合性中醫院典范。醫院設內、外、婦、兒、骨、針灸、腫瘤、急診等臨床科室和100多個專科病(癥),有病床1700多張(含分院);總部位于在廣州市大學城校區面貌二沙島、芳村區、大學城(建設之中)和珠海市設有4間分院,并有3個分門診部,是全國年門診量最多的醫院之一。醫院擁有全國重點專科8個、省級重點專科8個,xxx1個,省部級重點實驗、研究室5個,主持國際合作項目4項,xxx課題26項,省部級課題103項,其中包括國家863計劃、97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國家九五、十五攻關等重大課題。近年獲得省級科技進步10多項。醫院(含珠海醫院)現有職工2590多人,其高職稱109人、副高職稱235人、中級職稱456人,學校首席教授3人、博士生導師27人、碩士生導師120余人,6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15人被授予名中醫稱號。
教學
第二臨床醫學院深化教學,努力為高等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教學中醫教育積累辦學經驗,學院黨委、院長呂玉波帶頭開展教學和人才培養規律研究,獲全國高等教育科學十五、十一五規劃重點課題立項。學院始終把教學質量看作生命線,大力推行課堂教學主講制,規范臨床帶教工作,嚴格把好全程教學質量。
學院根據學生求知成才的需要,出臺了《第二臨床醫學院關于加強學生綜合素質教育的實施方案》,充分挖掘院內外資源,積極為學生創造學習和實踐的機會,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促成xxx課堂與第二課堂有效互補,專業素質教育與人文素質教育有機結合,來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目前我院已形成學生學術科技創新基金、院長論壇、校友面對面、人文大講堂、中醫基礎知識和人文社科知識競賽、中醫基礎知識年級擂臺賽、青年志愿者協會、社區實踐崗等學生綜合素質教育品牌項目。
第二臨床醫學院畢業生普遍受到用人單位的好評,就業率保持在90%以上。
教學
第二臨床醫學院教學力量雄厚,每年承擔81門課程5000多學時的課堂教學任務,后期臨床教學以廣東省中醫院為中心,建立了28個實習教學,其中附屬醫院2間,教學醫院15間,實習醫院11間;近年來承擔各級教學研究課題45項,獲省級教學2項、校級教學10項。學院始終把提高教育質量看作學院的生命線,自覺把好全過程教育質量管理關,一切以學生為中心的辦學,以強化中醫人才知識、能力、素質的培養為指導思想,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學院在課堂教學中努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考能力;在臨床教學中重點加強學生臨床操作技能和臨床思維能力的培養;在學生管理中,出臺了《第二臨床醫學院關于加強學生綜合素質教育的實施方案》,充分挖掘院內外資源,積極為學生創造學習和實踐的機會,促成xxx課堂與第二課堂有效互補,專業素質教育與人文素質教育有機結合,來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目前我院已形成學生學術科技創新基金、院長論壇、校友面對面、人文大講堂、中醫基礎知識和人文社科知識競賽、中醫基礎知識年級擂臺賽、青年志愿者協會、社區實踐崗等學生綜合素質教育品牌項目。
精品課程 省級精品課程
中醫急診學
校級精品課程
臨床醫技課
醫結合外科學
醫結合婦科學
實踐教學
第二臨床醫學院實踐教學分類一覽表
非直屬附屬醫院
1、廣州市中醫院
2、南海婦幼保健院
3、廣東省第二中醫院
4、新會市中醫院
5、東莞市中醫院
教學醫院
1、五邑中醫院
2、韶關市中醫院
3、陽江市中醫院
4、潮陽市中醫院
5、南海省中醫院
6、汕頭市中醫院
7、惠州市中醫院
實習醫院
1、增城市中醫院
2、曲江縣中醫院
3、惠來縣中醫院
4、潮州市中醫院
5、惠東縣中醫院
6、深圳福田中醫院
7、廣州市番禺區中醫院
8、連州市中醫院
9、海口市中醫院
10、廣州市天河區中醫院
11、新興縣中醫院
12、羅定市中醫院
13、祈福醫院
14、第三附屬醫院(骨傷科醫院)
科室介紹 腫瘤科
廣東省中醫院腫瘤科是校級和省級重點專科。目前有兩個腫瘤病區80張病床,即內四科和內九科。學科主要開展有關腫瘤病的醫療、教學與科研工作,每年吸引大量外埠和本地腫瘤患者前來就醫。年均門診量近3萬人次,病房入住率xxx。 腫瘤專科有醫護人員47人,其中主任醫師3名,副主任醫師5人,主治醫師7名、住院醫師5名,護理師和27人。有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除承擔廣州中醫藥大學醫、教、研等工作外,還負責臨床帶教、研究生培養及浸會大學臨床帶教培訓工作。 醫務人員注重提供高水平的醫療服務,一切以病人為中心,充分發揮中醫藥和中醫與現代科學技術相結合的優勢,開展具有中醫特色的腫瘤綜合治療,提供以人為本的親善服務。專科重視人才培養,有完善的專業梯隊,初、中、高級人才配置合理。醫務人員不斷學習,接受繼續教育,繼承名老中醫學術經驗,聘請全國名老中醫朱良春教授為學術顧問,指導中醫藥治療腫瘤的理論與實踐;聘請全國著名醫結合治療腫瘤專家樸炳奎教授為學術顧問,指導腫瘤醫結合治療的理論與實踐,使醫療水平不斷提高。專科學術帶頭人、省名老中醫劉偉勝教授每周親臨病區指導治療,每周4次出腫瘤專科門診。專科還積極參與國家科技部八五攻關課題并承擔國家科技部九五攻關課題,現參與國家科技部十五攻關課題研究,完成或在研的省部級課題十余項,主持TerryFox基金資助的課題3項。主編或參編專著和教材6部。
廣東省中醫院皮膚科始建于1976年,是全省最早設立中醫皮膚科單位之一。是廣東省五個一科教興醫工程重點專科、廣東省和廣州中醫藥大學中醫皮膚病性病重點專科,2002年成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外科皮膚學科重點學科建設單位。皮膚科由門診、三個分門診(天河門診、同德圍門診、下塘門診)、四個分院(二沙分院、芳村分院、珠海分院、大學城分院)、病房以及皮膚性病研究室(含病理室、真菌室、免疫室、生物室)等組成。目前,該科在醫療、科研、教學和人才培養總體水平已居于國內同行前列。學科現有醫、技、護人員41名,其中全國名老中醫1人,正高職稱7人,副高職稱7人,博士生導師4人,碩士生導師3人;是全國首批中醫外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及國內最早招收中醫皮膚科博士后。是中華中醫藥學會皮膚科分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中醫藥學會皮膚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和廣東省醫結合學會皮膚性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掛靠單位。目前,該科是全省乃至全國中醫皮膚科門診量xxx的單位之一,日平均門診量在600人次以上,高峰時達到800多人次。近3年全年的門診量均超過20萬人次,最高時達22萬人次。業務收入逐年增長,2004年收入超過了800萬,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開設病床22張,年收治病人600余人次。
李維光,教授,主任醫師,中華醫學會廣東分會心胸外科學會委員,中華醫學會廣東分會小兒外科常務委員。 擅長:心外:各類型嬰幼兒先天性心臟病的外科治療。胸外:先天性漏斗胸,雞胸,膈疝,食道裂孔疝,縱膈腫瘤,肺大泡,膿胸等疾病的治療。
付鑒,教授,ESSEN大學醫學院醫學博士后,西德心臟中心心胸外科客座醫師。 擅長:創傷救治、普通疾病手術治療及各類縱隔腫瘤切除及電視胸腔鏡下微創手術;肺減容;肺移植手術等。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23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