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科技文化中心(博物館)
編輯里斯本的澳門科技文化中心(博物館)是葡萄牙主要的中國文物和藝術品博物館。 該博物館是為記錄中葡關系而建造的,收藏了 3,500 多件藝術品,包括裝飾藝術品、服飾、一系列吸鴉片用具和大量重要的中國陶瓷收藏品。
博物館由兩個截然不同又相輔相成的部分組成,一個是位于底層的 16 世紀和 17 世紀澳門歷史文化狀況的部分,另一個是位于一樓的中國藝術收藏部分。
房間和布局
編輯一樓
這一層涵蓋了一段長達5000多年的中國歷史和藝術。 收藏品包括兵馬俑、中國青銅器、炻器、青花瓷、綠色家瓷、粉紅家瓷、紋飾和字母組合瓷器、宗教象征瓷器、石灣陶瓷、吸鴉片用具、瓷器貿易、漆器、中國繪畫 以及歐洲學校、扇子、銀器、服裝和一系列錢幣。
收藏
編輯查看博物館的部分藏品,可在 CC BY-SA 4.0 許可下公開下載。
銅牌
青銅器的制造始于夏朝(公元前 2200-1765 年),在商代(公元前 1700-1050 年)達到頂峰。 它與祭祀宗教儀式和祖先崇拜有關。 最早的青銅器復制了新石器時代陶瓷的形式,例如三足花瓶、基座盤和水罐。 商代禮器的主要裝飾圖案是饕餮——一種不特定動物的面具,有眼睛、耳朵、嘴巴、角和爪子。 博物館藏品中周代(約公元前 771-475 年)桂器上的饕餮面具。
對后來時代、東周、漢和唐的墓葬的考古發掘揭示了日常生活和死后生活所必需的各種青銅物品(盛酒和其他飲料的花瓶、食物容器、武器和鏡子)的存在。
博物館藏品中最古老的物品之一是商代(公元前 1750 - 1050 年)的青銅禮器。 這種盛酒的器皿被稱為爵,因為它的形狀像一只鳥,有寬嘴,用來倒酒,還有尾巴。 它也有兩個翅膀和三個腳。
該藏品還擁有一尊可追溯至周朝(公元前 475-221 年)的龍青銅雕塑。 龍是多種動物的混合體,具有獅子的頭、鳥的翼和爪以及魚的鱗片。 這種合并對中國來說是一個象征,因為中國最初是由幾個地區組成的,每個地區都以一種動物作為象征。
中國陶瓷
該博物館擁有葡萄牙最重要的中國陶瓷收藏品。 從新石器時代的陶器到 19 世紀的出口瓷器,博物館的陶瓷藏品涵蓋了 5,000 多年的中國藝術史。
陶器和早期陶瓷
中國陶瓷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
自公元前三千年以來,它經歷了相當大的發展,尤其是在廚房用具、食品儲存容器、酒杯和儀式花瓶的制造方面。 有機物質,如壓碎的貝殼、草藥和種子殼被添加到原材料(粘土)中,以使其具有更大的稠度。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24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