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蘭露天博物館

    編輯
    本詞條由“匿名用戶” 建檔。

    荷蘭露天博物館

    編輯

    荷蘭露天博物館荷蘭語:Nederlands Openluchtmuseum)是一座位于阿納姆的露天博物館,里面有來自荷蘭不同地區的古董房屋、農場和工廠。 這是一個國家博物館,專注于與普通人日常生活相關的文化。 它與荷蘭歷史的關鍵方面相關聯,包括荷蘭東印度公司和 Michiel de Ruyter,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戰、奴隸制和童工。 該公園成立于 1912 年 4 月 24 日,并于 1918 年 7 月向公眾開放,在上個世紀,荷蘭露天博物館已發展成為該國參觀人數最多的博物館之一。 每年,博物館有超過 555,000 名參觀者。

    博物館

    編輯

    該公園面積約 44 公頃,包括來自不同地方和歷史時期的建筑。 博物館內有大約四十座歷史建筑。 博物館還收藏了歷史悠久的服裝和珠寶。 1999-2000 年新建了室內展覽空間。 該博物館于 2005 年獲得歐洲年度博物館獎。

    在博物館現場,有重演者展示荷蘭的舊生活方式。 這些示范項目包括造紙、亞麻籽生產和啤酒釀造。

    文物電車線路于 1996 年在博物館內開通。線路全長 1750 米,標準軌距。 它擁有來自阿姆斯特丹、阿納姆、鹿特丹和海牙的經典電車。 博物館線路中著名的火車是 1929 年的阿納姆電車 GETA 76 的復制品,由博物館建造。

    歷史

    編輯

    機構

    露天博物館是在 Frederic Adolph Hoefer 于 1912 年 4 月提出建造露天博物館的計劃后創建的。 在參觀了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類似公園和博物館后,他萌生了這個想法。 根據 Hoefer 的說法,工業化和城市化的興起正在導致區域差異消失,傳統和手工藝面臨消失的威脅。 通過將歷史建筑移至博物館,讓了解歷史的人們了解歷史,可以向參觀者展示人們過去是如何生活在荷蘭的。 這樣,古老的傳統就可以保留下來。 民俗協會荷蘭露天博物館(荷蘭語:Vereniging voor Volkskunde Het Nederlands Openluchtmuseum)于同月成立。 它于 1918 年 7 月 13 日向公眾開放。在開放時,博物館包含 6 座從全國其他地方搬進來的建筑,包括 los hoes,最初建于 17 世紀的伯寧根 世紀。

    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博物館遭到燃燒彈襲擊,導致桑斯的一棟建筑起火。 1941 年,博物館更名為 Rijksmuseum Voor Volkskunde(國家民俗博物館)。 在阿納姆戰役期間,數百名撤離人員暫時住在該博物館。 1944 年 11 月 17 日,Franneke van der Kallen 出生在 Zaanse buurt 的一所房子里。 后來在 1944 年 11 月 15 日,Nora Olga Marijke 出生了。 她名字的首字母代表 NOM(Nederlands Openluchtmuseum)。 第三個孩子在出生兩周后去世了。 1945 年,在 V-1 飛行炸彈的襲擊中,收集的服裝和彩繪家具丟失了。

    研究

    編輯

    一些研究是在露天博物館現場進行的,以對所獲得的材料進行年代測定和保存。 博物館的多媒體圖書館包含記錄荷蘭民俗生活的圖片、幻燈片、圖表、視頻和錄音。 他們還與歷史農場研究基金會 (SHBO)、農場基金會工作組 (SWB) 以及地方服飾文獻和信息中心 (SDI) 合作開展民俗文化研究。

    荷蘭露天博物館

    圖庫

    編輯
    • 造紙廠
    • 有軌電車
    • 第一次世界大戰后的德國邊境口岸,死亡線的一部分
    • 農舍
    • 阿納姆露天博物館中的兩座阿姆斯特丹房屋
    • Zaan 地區的房屋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241329/

    (1)
    詞條目錄
    1. 荷蘭露天博物館
    2. 博物館
    3. 歷史
    4. 機構
    5. 第二次世界大戰
    6. 研究
    7. 圖庫

    輕觸這里

    關閉目錄

    目錄
    91麻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