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彝 (器具)

    編輯
    本詞條由“匿名用戶” 建檔。

    目錄

    1. 1 簡介

      簡介

      編輯

      方器(中文:方璧;Wade–Giles:fang-i;'square bronze')是中國青銅時代(約 1800-900 年)商代和早周至中周時期典型的中國禮器青銅容器 公元前)。 它采用方形或長方形棺材的形狀,帶有類似于臀部屋頂蓋子,頂部有一個類似臀部外觀的旋鈕。 下邊緣通常縮進一個半圓形凹口。

      它們通常裝飾華麗,通常帶有象征神獸的饕餮紋。 它們有時會連接起來形成一個雙胞胎容器或歐方儀。 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的形式有所不同。 商代的多為直身,早周的多為兩側凸起,周中的多為象鼻柄。 漢學家 Carl Hentze 認為,該器皿的形狀代表了那個時期的祠堂,具有傾斜的屋頂、突出的橫梁和正方形或長方形的底座。

      方璧(器具)似乎是從新石器時代的陶器演變而來,在商代也是用漢白玉雕刻而成。 它們最早出現在青銅器中,出現于殷墟初期(公元前 13 至 11 世紀)或 14 世紀二里崗文化與殷墟文化的過渡時期。 他們在西周中期就絕跡了。

      據信,它們曾被用來盛放儀式食品,但也有可能被用來盛。 商周時代,君王貴族有祭祀祖先以求吉祥避禍的習俗。 它們既被用于生活,也被用作陪葬品,并在公元前 13 世紀的皇后傅皓等墓葬中被發現

      方彝 (器具)

      許多方器上刻有非常早期的漢字,通常代表器物主人的名字或它們所供奉的祖先的名字。 銘文通常出現在容器的內壁或底部以及蓋子的下面。 它們被鑄入青銅中,而不是被切割金屬中。 較短的商代銘文的高度象形文字形式后來在周代發展成為較長的銘文,更標準化的書寫字符通常用于紀念涉及委托船只的個人的事件。 因此,方彪(器具)代表了中國古代歷史和中國文字系統發展的重要來源。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241887/

      (3)
      詞條目錄
      1. 簡介

      輕觸這里

      關閉目錄

      目錄
      91麻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