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飯煲
編輯電飯煲或蒸鍋是一種用于煮飯或蒸米飯的自動化廚房用具。 它由熱源、烹飪碗和恒溫器組成。 恒溫器測量烹飪碗的溫度并控制熱量。 復雜的高科技電飯煲可能有更多的傳感器和其他組件,而且可能是多用途的。
命名
編輯電飯煲一詞原指非自動化的專用煮飯器具,歷史悠久(大英博物館陳列著一件公元前1250年的陶瓷蒸鍋)。 它現在主要適用于自動炊具。 電飯鍋是在日本開發的,在那里它們被稱為 suihanki(煮飯器,字面意思是煮飯器)。
工作原理
編輯基本的電飯煲有主體(鍋)、盛放米飯的內部烹飪容器、電熱元件和恒溫器。
碗中盛滿米和水,并以xxx功率加熱; 水達到并保持在沸點(100°C,212°F)。 當水全部被吸收后,溫度會上升到沸點以上,從而使恒溫器跳閘。 一些炊具切換到低功率加熱模式,將米飯保持在大約 65°C(150°F)的安全溫度; 較簡單的模型關閉; 大米進入休眠期。
更先進的炊具可能會使用模糊邏輯來進行更詳細的溫度控制、感應而不是電阻加熱、用于其他食物的蒸盤,甚至可以漂洗米飯。
米種和電飯煲
糙米通常需要比白米更長的烹飪時間,除非它是破碎的或噴過面粉的(這會使麩皮穿孔)。
許多型號都具有煮糯米或粥的功能作為附加值。 大多數可以用作蒸鍋。 有些可以用作慢燉鍋。 其他一些型號可以烘烤面包,或者在某些情況下具有附加功能,可以保持適合面包面團或酸奶發酵的溫度。 具有煮飯功能的多用途設備不一定稱為電飯煲,但通常稱為多功能鍋。
電飯煲或慢燉鍋可與溫度探頭和外部恒溫器結合使用,以在穩定的低溫(真空低溫烹調法)下烹飪食物。
歷史
編輯日本東芝公司于1955年首次推出全自動電飯煲。 1956 年 12 月,東芝公司將xxx臺商業上成功的自動化電飯煲投放市場。 從那時起,全球已售出數百萬件。 今天的電飯煲與最初的型號沒有太大區別。
xxx個實用的電飯煲是由南義忠發明的。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242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