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編輯拜耳法是精煉鋁土礦以生產氧化鋁(氧化鋁)的主要工業手段,由 Carl Josef Bayer 開發。 鋁土礦是最重要的鋁礦石,僅含 30–60% 的氧化鋁 (Al2O3),其余為二氧化硅、各種氧化鐵和二氧化鈦的混合物。 氧化鋁必須進一步純化才能提煉成金屬鋁。
過程
編輯鋁土礦是水合氧化鋁和鐵等其他元素的化合物的混合物。 鋁土礦中的鋁化合物可能以三水鋁石 2(Al(OH)3)、勃姆石 (γ-AlO(OH)) 或水鋁石 (α-AlO(OH)) 的形式存在; 鋁成分和雜質的不同形式決定了提取條件。 氧化鋁和氫氧化鋁是兩性的,這意味著它們既呈酸性又呈堿性。 Al(III) 在水中的溶解度非常低,但在高 pH 值或低 pH 值時都會顯著增加。 在拜耳法中,鋁土礦在壓力容器中與氫氧化鈉溶液(燒堿)一起在 150 至 200 °C 的溫度下加熱。 在這些溫度下,鋁在萃取過程中溶解為鋁酸鈉(主要是 [Al(OH)4]-)。 通過過濾分離殘留物后,當液體冷卻時沉淀出三水鋁石,然后用先前提取的細粒氫氧化鋁晶體作為晶種。 如果不添加晶種,沉淀可能需要幾天時間。
根據化學方程式,提取過程(消化)將礦石中的氧化鋁轉化為可溶性鋁酸鈉 NaAlO2:
Al2O3 + 2 NaOH → 2 NaAlO2 + H2O
這種處理也會溶解二氧化硅,形成硅酸鈉:
2 NaOH + SiO2 → Na2SiO3 + H2O
然而,鋁土礦的其他成分不會溶解。 有時在此階段添加石灰以將二氧化硅沉淀為硅酸鈣。 通過過濾掉固體雜質來澄清溶液,通常使用旋轉沙坑并借助于絮凝劑(例如淀粉)以去除細顆粒。 提取鋁化合物后的未溶解廢物,即鋁土礦尾礦,含有氧化鐵、二氧化硅、氧化鈣、二氧化鈦和一些未反應的氧化鋁。 最初的過程是將堿性溶液冷卻并通過通入二氧化碳進行處理,這是一種氫氧化鋁沉淀的方法:
2 NaAlO2 + 3 H2O + CO2 → 2 Al(OH)3 + Na2CO3
但后來,這讓位于用高純度氫氧化鋁 (Al(OH)3) 晶體作為過飽和溶液的晶種,這消除了冷卻液體的需要并且在經濟上更可行:
2 H2O + NaAlO2 → Al(OH)3 + NaOH
部分生產的氫氧化鋁用于制造水處理化學品,如硫酸鋁、PAC(聚合氯化鋁)或鋁酸鈉; 大量還用作橡膠和塑料的填料作為阻燃劑。 大約 90% 的三水鋁石通過在回轉窯或流體閃蒸爐中加熱至約 1470 K 的溫度轉化為氧化鋁 Al2O3。
2 Al(OH)3 → Al2O3 + 3 H2O
然后回收剩余的“用過的”鋁酸鈉溶液。 除了提高工藝的經濟性外,回收還會在液體中積累鎵和釩雜質,從而可以有利可圖地提取它們。
在三水鋁石沉淀過程中積累的有機雜質可能會導致各種問題,例如三水鋁石中高含量的不良物質、液體和三水鋁石的變色、腐蝕性物質的損失以及工作流體的粘度和密度增加。
對于二氧化硅含量超過10%的鋁土礦,由于形成難溶的硅酸鋁鈉,使收率降低,因此拜耳法變得不經濟,因此必須選擇其他工藝。
生產1噸氧化鋁需要1.9-3.6噸鋁土礦。 這是由于礦石中的大部分鋁在該過程中被溶解。 能源消耗在 7 GJ/噸到 21 GJ/噸之間(取決于工藝),其中大部分是熱能。 超過 90% (95-96%) 的氧化鋁用于 Hall-Héroult 工藝生產鋁。
浪費
編輯赤泥是用氫氧化鈉消化鋁土礦時產生的廢物。 它的氫氧化鈣和氫氧化鈉含量高,化學成分復雜,因此腐蝕性很強,是潛在的污染源。 產生的赤泥量相當可觀,這促使科學家和煉油廠為其尋找用途。 一種這樣的用途是在陶瓷生產中。赤泥干燥成含有鐵、鋁、鈣和鈉的細粉。 當一些工廠使用廢物生產氧化鋁時,它會成為一種健康風險。
在美國,廢物被放置在大型蓄水池中,這是一種由大壩建造的水庫。 蓄水池通常襯有粘土或合成襯里。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242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