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醫附一院

    長期建檔 鎖定
    本詞條由“匿名用戶” 建檔。

      醫學人才

      教授102人,副教授245人,博士生導師46人,碩士生導師153人,享受津貼專家 44人,首批學術技術帶頭人及后備人選24人,在醫學會任主任、副主任委員44人。

       醫療設備

    擁有當今最先進的64排螺旋CT、16排螺旋CT、高場強(1.5T)磁共振成像儀、高強度聚焦超聲治療系統(海扶刀)、單光子發射體層成像 (SPECT)、平板探測器DSA系統、高壓氧艙、神經外科手術系統及各種內窺鏡等一大批現代化的診療設備。

       醫療技術

      設有中心、神經外科診治中心、糖尿病中心等醫學中心23個,能開展各種大型高難度手術,治療各種疑難重癥,綜合診斷治療水平居國內先進行列。醫院每年還開展新技術數十項,各學科均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優勢。

       重點學科 血管外科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xxx醫院血管外科組建于1972年,1988年在血管外科的基礎上成立重慶醫科大學血管外科研究室,1998年衛生局、編委批準成立血管外科中心,2002年經醫院批準成立疝與腹壁外科疾病治療培訓中心。重醫大附一院血管外科現有床位60張,醫師14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6人、博士學位醫師4人,已發展成為西南地區規模xxx、設備最先進、技術實力xxx的綜合性血管外科及疝外科醫療中心。

      重醫大附一院血管外科經四十年發展壯大,在各類血管疾病與疝疾病診斷治療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1) 在動脈瘤治療方面,最早(1963年)在西南地區開展腹主動脈瘤切除人造血管移植術,2009年還成功治療了西南地區年齡最小的4歲腹主動脈瘤患兒,目前已施行腹主動脈瘤切除人造血管移植術300余例,同時還采取血管修補、吻合、移植等有效的手段治療頸動脈瘤、腹腔血管瘤、四肢血管瘤等。近10余年,血管外科開展了動脈瘤介入微創治療,在2000年就開展了血管腔內術治療胸-腹主動脈瘤,目前已治療的一百多例患者,取得滿意療效。

      2) 對外周動脈硬化閉塞癥疾病的治療,自體血管或人造血管搭橋術重建患肢循環已成為本科常規的治療手段,還采用頸動脈內膜剝脫術治療頸內動脈狹窄。

      3) 從上世紀80年代即開始采用腰交感切除加原位大隱靜脈動脈化的方療血栓閉塞性脈管炎,還利用腹腔鏡微創技術切除腰交感神經節,通過近20年的治療研究,確定了該方法是目前治療脈管炎的有效手段。

      4) 血管損傷、動脈栓塞等是極易導致患者死亡、截肢或肢體功能的血管急癥,科室成功治療了500余例各類血管損栓塞傷患者,還采用介入微創技術應用覆膜支架封堵損傷的血管,已治療各類血管損傷患者50余例,居全國xxx水平。并且本科擔負著及臨近重慶的四川省部分地區的血管危急重癥患者的急診救治工作

      5) 對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發病、治療均有深入研究,采用取栓、介入溶栓等綜合治療措施,每年收治近2百多例患者,均得到很好治療。

      6) 下肢靜脈曲張的治療中,2002年即開展了下肢靜脈曲張的微創治療--微創曲張靜脈旋切術,2005年開展了曲張靜脈激光閉合術,2009年開展了泡沫硬化劑的微創治療,尤其是嚴重靜脈曲張導致皮膚濕疹、慢性潰瘍病變等,血管外科采用綜合的治療措施取得了非常好的療效,治療水平已達到國內xxx。

      7) 血管疾病的介入微創治療是血管外科發展重點,開展了血管腔內術治療胸-腹主動脈瘤,經皮穿刺血管球囊擴張--支架置入術治療動脈閉塞硬化性病變、布加氏綜合征、血管栓塞治療海綿狀血管瘤及肝脾腎破裂出血等。尤其是在糖尿病足治療方面,血管外科在西南地區最早開展膝下動脈介入,采用直徑1.5-3mm的小球囊擴張成形治療膝關節以下節段閉塞的小動脈,已完成數百例患者的血管腔內介入治療。為更好的將先進介入技術推廣,血管外科還定期開展外周介入研討培訓班,已完成四期培訓,來自云、貴、川、及西北的西安、各地,深受好評。

      8) 對于下肢動脈慢性閉塞疾病,如下肢遠端沒有動脈流出道、遠端小血管嚴重的病例,血管外科還采用了自體干細胞移植的療法,將患者自體干細胞及內皮祖細胞分離出來,移植到其缺血的下肢內,使其逐漸分化并形成新的毛細血管,改善和恢復下肢血流。

      9)在疝與腹壁外科疾病治療方面,本科在1997年開始采用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各類腹股溝疝,是西南地區最早開展此項技術的單位,目前應用最先進的疝修補材料,采用手術和腹腔鏡手術的方式治療腹股溝疝、切口疝、造口旁疝等。2007年本科還將疝外科技術申報了面向農村和城市社區推廣適宜技術項目,至今仍在各區縣醫院開在無張力疝修補術培訓工作,深受基層醫生好評。

      本科開展的一系列血管及疝疾病臨床研究、常規手術、微創手術和介入治療,為動脈瘤、動脈硬化閉塞癥、脈管炎、血管畸形、血管栓塞、血管損傷、腹股溝疝、切口疝疾病的治療提供了有效的治療方案,并在各種血管與疝疾病的診療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科室不僅注重疾病治療,還關注于基礎研究,在科學研究方面目前已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7項,在全國學術性刊物發表學術論文300余篇。學科長期與美國、、、上海等國內外先進醫院交流學習,促使科室總體實力保持國內先進水平。

       科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xxx醫院心理衛生中心(簡稱中心)的前身是重慶醫科大學附屬xxx醫院科,始建于五十年代建院之初,于2002年在原科的基礎上成立了心理衛生中心,經過半個世紀的奮斗,現已發展成規模較大,學術水平高,在本專業領域遙遙xxx的優勢學科。迄今為止,中心是高等醫藥院校附屬醫院和市屬所有綜合醫院中xxx設置有住院部的、功能齊全的、心理專科,現設有科住院部、心身疾病住院部、睡眠障礙住院部、科門診、心理咨詢門診、心理測定和心理治療室等。擁有多種現代化診斷治療設備:全世界最新型的電休克治療機、經顱磁刺激儀、電興奮儀、生物反饋治療儀以及多種心理測定的模具電腦軟件腦電圖機、動態腦電檢測儀、腦誘發電位儀、肌電圖儀、彩色經顱多譜勒儀、磁共振儀、64排螺旋CT機等。

      中心具有一大批國內外知名專家長期致力于、心理疾病的診斷、治療和預防以及科學研究。現共有教授8人,副教授4人,博士3人。有碩士生導師資格的9人。數人在學術界擔任重要職務,年輕醫生已全部碩士化。主持過三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一項大型xxx科研項目,10多項市級科研項目以及CMB(中華醫學基金)協作課題,獲市科技進步二等(省部級)一項。近10年來,全科在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刊物上發表專業論文近200篇。曾主編過我國xxx部《病治療學》專著,參編教材《老年醫學》、《老年醫學》第2版、《病學》、《疾病》、《老年病學》(副主編)、《內科學》大型工具書《癥狀鑒別診斷學》。完成過一部病學教學電影,至今仍在全國教學工作中常規應用。目前中心正在從事數項病學和心身醫學領域的國際前沿課題研究。這些成就都填補了本專業領域的空白,部分在國際,國內也屬xxx。

      本學科于1986年被批準為病學和衛生學碩士點,并于2005年被批準為博士學位授權點。已培養碩士研究生38人。迄今為止,一直是重慶是本專業招收研究生的xxx單位。中心長期承擔本校七、五年制本科及專科的病學和醫學心理學教學,現又創建了臨床心理衛生本科專業。并多次與歐美和日本等國合作從事臨床、科研和人才培養工作,2002-2005年,先后有兩名美國博士和博士后研究生來本中心。

      中心在重慶直轄前長期由四川省衛生廳指定為負責全四川省的衛生人員的培訓,為基層專科醫院輸送了大量高層次專業人員,重慶地區本專業的絕大部分高級專業人員都曾在我院培訓過。重慶直轄后仍擔負全重慶地區的專業人員培訓和臨床工作的指導。中心常年定期組織和舉辦全市性的疑難病例討論和專題學術,舉辦理論提高班,以提高全市專業人員的基礎理論和臨床診治水平。由于全科醫務人員精湛的醫療技術和良好的醫德醫風,贏得了廣泛的好評,曾多次被中央臺生活頻道、重慶和臺、重慶、健康報、重慶日報晚報晨報商報、華西都市報、現代工人報、青年報、經濟報、健康人報等多家新聞采訪和報道。今天,在市衛生局和醫院的領導下,全科醫務人員正在努力提高醫療技術水平和服務質量,擴大病房規模,為更多的心身疾病患者提供更加優良的醫療衛生服務。

       科教成效

    設有臨床醫學博士后流動站,臨床醫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下含二、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9個),碩士學位授權點31個,xxx重點學科2個 (傳染病學、神經病學),省(市)級重點學科(二級學科)17個,醫學重點學科8個。有神經病學重點實驗室1個、醫學重點實驗室3個,研究室13個,教研室22個,教學醫院13個。有傳染病與寄生蟲病學、神經病學、心腦血管疾病防治研究所各1所。重慶醫科大學衛生學校和重慶醫科大學附屬xxx醫院衛生學校各1所。醫院作為重慶醫科大學xxx的臨床教學,每年承擔了3000余名不同學制醫學生的教學任務,能培養博士后、博士、碩士、7年制、本科、專科等各種層次的醫學人才。

      醫院始終科教興院、人才強院的發展戰略,近5年來,獲得了包括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科技攻關項目等在內的國家各級科研課題400余項,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在內的各級科技近60項,在科技統計源期刊上發表的科技論文數居全國醫療機構第22名。

       服務質量

      醫院先后榮獲甲等醫院、全國百佳醫院、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全國醫院管理年活動先進單位、全國醫院文化建設先進單位、中華總工會工人先鋒號、愛嬰醫院、委文明單位、明碼標價示范單位、xxx放心藥房等一系列榮譽稱號。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24502/

    (0)
    91麻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