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科植物

    編輯
    本詞條由“匿名用戶” 建檔。

      特征

    ?通常具1枚雄蕊,前方有1個柱頭凹穴;有些種類的蕊柱基部延伸成足,側萼片與唇瓣圍繞合蕊柱足而生,形成囊狀物,稱萼囊;在柱頭與雄蕊之間有一個舌狀器官,稱蕊喙,它通常是由柱頭上裂片而來,能分泌粘液;花粉多半粘合成團塊,有時一部分變成柄狀物,稱花粉塊柄;蕊喙上的粘液常常變成固態的粘塊,稱粘盤,有時粘盤還有種種柄狀或片狀的延伸附屬物,稱蕊喙柄;花粉團與花粉塊柄是雄蕊來源的,而粘盤與蕊喙柄則是柱頭來源的,兩者合生在一起叫花粉塊,但花粉塊也并非都由這4個部分組成,尤其是蕊喙柄,只在很進化的類群中才有。蘭科植物憑借這種特殊構造的花,十分巧妙地適應于昆蟲傳粉。但也有一部分是自花傳粉的。

    蘭科植物
    蘭科植物
    蘭科植物
    種類

      蘭花是珍貴的觀賞植物。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世界有七百多個屬、二萬多個種,每年還發現和培養出不少新品種。

      

    蘭花按生態習性主要分為地生蘭、氣生蘭、腐生蘭三大類。由于地生蘭大部份品種原產中國,因此地生蘭又稱中國蘭,并被列為中國十大名花之首。中國蘭花主要為春蘭、蕙蘭、建蘭、寒蘭、墨蘭五大類,有上千種園藝品種。

      春蘭:春蘭又名草蘭、山蘭。春蘭分布較廣,資源豐富。花期為一年的2-3月,時間可持續1個月左右。花朵味濃郁純正。名貴品種有各種顏色的荷、梅、水仙、蝶等瓣型。從瓣型上來講,以江浙名品xxx典型。

      

    蘭科植物

      蕙蘭:蕙蘭根粗而長,,葉狹帶形,質較粗糙、堅硬,蒼綠色,葉緣鋸齒明顯,中脈顯著。花朵濃香遠溢而持久,花色有黃。白、綠、淡紅及復色,多為彩花,也有素花及蝶花。 建蘭:也叫四季蘭,包括夏季開花的夏蘭、秋蘭等。四季蘭健壯挺拔,葉綠花繁,香濃花美,不畏暑,不畏寒,生命力強,易栽培。不同品種花期各異,5-12月均可見花。

      寒蘭:寒蘭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湖南、廣東以及西南的云、貴、川等地。寒蘭的葉片較四季蘭細長,尤以葉基更細,葉姿幽雅瀟灑,碧綠清秀,有大、中、細葉和鑲邊等品種。花色豐富,有黃、綠、紫紅、深紫等色,一般有雜色脈紋與斑點,也有潔凈無暇的素花。萼片與捧瓣都較狹細,別具風格,清秀可愛,香氣襲人。 墨蘭:

      

    墨蘭,又稱報歲蘭、拜歲蘭、豐歲蘭等,原產于我國廣東、廣西、福建、云南、、海南等。我國南方各地特別是廣東、云南的養蘭人最喜栽培與觀賞。 春劍:春劍常稱為正川蘭,雖云、貴、川均有名品,但以川蘭名品最名貴。花色有紅、黃、白、綠、紫、黑及復色,艷麗耀目,容貌窈窕,風韻高雅,香濃味純,常為養蘭人推崇首選。

      洋蘭:洋蘭是對國蘭以外蘭花的稱謂,主要是熱帶蘭。實際上,中國也有熱帶蘭的分布。常見栽培的有卡特蘭屬、蝴蝶蘭屬、兜蘭屬、石斛屬、萬代蘭屬的花卉等。一般花大、色艷,但大多沒有香味,以觀花為主。目前室內花卉上的主要蘭花品種多為熱帶蘭,如蝴蝶蘭、大花蕙蘭等。

       價值

      由于蘭花品種極多,而不同品種的蘭花其藥用功能也有所差異。如竹葉蘭,全草均可入藥,具有清熱解毒,祛風濕和消

      

    蘭科植物

      

    炎利尿之功效;又如白及,用其假鱗莖入藥,能消腫、止血、補肺,生肌止痛。潤肋行力;還如流蘇脊蘭,能清熱解毒,強筋壯骨。此外,像三棱蝦瘠蘭、綠花勺蘭、黑節草、石斛等大部分品種的蘭花,都是上好的中草藥,對某些疾病均有一定療效。

      目的 探索蘭花的臨床藥效。方法 根據蘭花的性味、功效,對諸癥病人進行觀察治療。結果 蘭花對陰虧津少,口干咽燥,肺熱久咳,濕熱水腫,肝氣郁結,氣血不調,有一定的療效。結論 經十多年的臨床實踐,蘭花對惡性腫瘤放療后的消渴后遺癥、肺結核咯血、久嗽干咳、尿道感染、白帶、頭暈目眩等確有神奇療效。

      中國的傳統蘭花是一種姿態優美,芳香馥郁(王者之香)的珍貴花卉。但歷代醫家對它的藥用價值總結甚少。蘭花全草均可入藥。其性平,味辛、甘、無毒。有養陰潤肺,利水滲濕,清熱解毒等功效。可應用于臨床內、婦科諸癥。筆者十多年采用蘭花治療多種病癥,療效甚佳,總結如下。

      1 陰液,生津潤燥,治療惡性腫瘤放療后致口干煩渴后遺癥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蘭草,氣味辛、平、甘、無毒。”“其氣清香、生津止渴,潤肌肉,治消渴膽癉。”“……治消渴生津飲,用蘭葉,蓋本于此。”近代醫學科學采用鐳(鈷 60 )對部分惡性腫瘤或癌癥手術后進行放療,取得一定的療效,但對腫瘤附近的組織器官造成某種程度損害及功能的影響。如鼻咽癌,唾液腺惡性腫瘤(粘膜表皮樣癌),食道上、中段癌等的放療,致使口腔的各種腺體,尤其是腮腺、頜下腺、舌下腺三對大唾液腺及上消化道粘膜腺細胞的損壞,造成腺體的分泌大量減少,出現咽干灼熱,舌燥唇焦,口渴引飲等上消渴之癥狀。筆者采用蘭花治療惡性腫瘤放療后致該癥42例,療效甚佳。其中鼻咽癌16例;喉癌3例;舌癌1例;唾液腺惡性腫瘤4例;食道上、中段癌,食道賁門癌18例。如治療一鼻咽癌放療患者,潮安縣彩塘鎮人,男,54歲,鼻塞、鼻腔輕度出血年余,頸部淋巴結腫大,經上級醫院CT及鼻咽頂部腫瘤組織活檢,確診為鼻咽癌。于市醫院進行鐳(鈷 60 )模治療。療程結束致咽干口渴,唇舌干燥,終日飲水,服羚羊角粉,金釵石斛,麥冬等藥物煎水服月余,未見明顯改善。1999年10月就診,采用鐵骨素蘭花根100g,卷柏30g,野菊花20g,水煎服,日1劑,服10天。癥狀明顯好轉,連服45天,顯奇效,癥狀消失。

      

    根據臨床經驗,不同部位及器官的惡性腫瘤放療者配與部分中草藥,效果更佳。如喉癌的放療患者,素與山豆根、白茅根、蒲公英并用 〔1〕 ;食道癌放療患者,應與半枝蓮、白花蛇舌草、夏枯草、靈仙等合用 〔2〕 。

      2 清熱涼血,養陰潤肺,治干咳久嗽,肺咯血

      現代中醫藥研究,建花全草具有清熱涼血,養陰潤肺功效,臨床常用于肺結核咯血,調治久嗽干咳不止之癥 〔3〕 。如治療11例肺結核輕、中度咯血的患者。他們分別都服用止血藥物,甚至肌注仙鶴草針,垂體后葉素等未能收效,采用建蘭花鮮根50~100g,搗爛榨汁或水煎服,日2次,4~6天顯效 〔2〕 。又如治療不明原因的干咳不止的患者,采用蘭花蕊30~50朵,水煎,放冰糖,日2次,服3~5天顯奇效。這符合《本草綱目》中的“蘭草主治生血,調氣,養營,除胸中痰癖”之論。

       其它

      1 順氣和血,利濕消腫,治尿道感染,婦女白帶

      據《本草綱目拾遺》記載:“黃蘭花者名蜜蘭可以止瀉止白帶,利水道,殺蠱毒,消癰腫,調月經,久服益氣輕身不老,通神明。”現代中醫認為蘭花根有順氣和血,利濕,消腫等功效。治療泌尿系感染,婦女白帶過多之癥。曾采用蘭花根50g,茅根30g,冬瓜皮30g,水煎服,連服6~10天,治療18例尿道感染療效顯著。婦女白帶過多采用蘭花根50g,天門冬30g,百合30g,農家散養土雞1只,共燉,服湯食肉,2~3天1次,連服2~3次,治療15例,顯效 〔1〕 。

      2疏肝解郁,調和氣血,治頭暈目弦,神經衰弱

      現代藥理研究,蘭花的芳香成份—芳香油,使曠神怡,清除宿氣,解郁消悶,提神醒腦。曾用于治療12例頭暈目弦(梅尼埃綜合征),收效。處方:蘭花蕊30g,菊花15g,麥冬15g,仙鶴草20g,水煎服,日1劑。連服4~6天。這根據《本草綱目拾遺》中的“素心建蘭除宿氣,解郁。”“蜜漬青蘭花點茶飲,調和氣血,寬中醒”記載。

      

    再者采用蘭花根50g,美人蕉頭20g,徐長卿20g,水煎服,日1劑,連服10~15天,治療神經衰弱24例,痊愈20例,好轉4例 〔4〕 。案例:患者,潮安縣金石鎮人,男,48歲,失眠健忘心悸年余而就診,患者頭昏,耳鳴,乏力,夜不能入睡,萎靡反復1年多,經體檢心肺,肝脾無器質性病變,化驗檢查三大常規,正胸片,B超等無出現異常,診斷為神經衰弱,曾服用三溴合劑、谷維素、五味子糖漿等藥物,未見明顯好轉。給予蘭花根50g,徐長卿20g,美人蕉頭20g,水煎服,放冰糖,日1劑,服5天好轉,服至15天,則入眠安睡,頭昏耳鳴消失,患者感激萬分。

      

    筆者又根據“蘭葉稟金水之氣而似有火,人知其花香之貴。而不知其葉有藥方,蓋其葉能散久積陳郁之氣甚有力, 即今之載置右者”之記載,治大便秘結,大小腸滯積,舌苔厚膩,咽干肺燥,口臭難聞的患者22例,采用秋蘭花20~30朵,蘭葉50g,水煎后,待微溫沖蜂蜜30g服,連服2~3次獲奇效。這符合肺與大腸相之論。也曾用鮮蘭根50~100g,洗凈,搗爛敷患處,治療跌打損傷,皮下出血,肌肉腫瘤,二次即愈,治療8例等 〔1〕 。著名蘭花專家劉清涌說過,秀有幽蘭、美有天堂,蘭花這種幽香獨具姿態萬千的中國傳統名花,博得廣大人民群眾喜愛,尤其是近代,人們愛之深,知之多,培之勤,嘗之樂,但用于醫藥卻鮮為人知。短短十幾年的臨床實踐治療以上諸癥,視為初探,即為“拋磚引玉”之意,目的為開拓蘭花的藥用價值,值得同仁進一步探索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24629/

    (15)
    91麻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