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模型
編輯軟件工程中的信息模型是概念和關系、約束、規則和操作的表示,用于為選定的討論領域指定數據語義。 通常它指定各種事物之間的關系,但也可能包括與個別事物的關系。 它可以為領域上下文提供可共享、穩定和有組織的信息需求或知識結構。
概覽
編輯術語信息模型通常用于單個事物的模型,例如設施、建筑物、加工廠等。在這些情況下,該概念專門用于設施信息模型、建筑信息模型、工廠信息模型等。這樣的 信息模型是設施模型與有關設施的數據和文檔的集成。
在軟件工程和數據建模領域,信息模型通常是實體類型的抽象、形式化表示,可能包括它們的屬性、關系和可以對它們執行的操作。 模型中的實體類型可能是各種現實世界對象,例如網絡中的設備或事件,或者它們本身可能是抽象的,例如計費系統中使用的實體。 通常,它們用于對可以由一組封閉的實體類型、屬性、關系和操作來描述的受限域建模。
信息模型為問題域的描述提供形式化,而不限制該描述如何映射到軟件中的實際實現。 信息模型可能有很多映射。 這樣的映射稱為數據模型,無論它們是對象模型(例如使用 UML)、實體關系模型還是 XML 模式。
信息模型語言
編輯1976 年,Peter Chen 引入了實體關系 (ER) 圖形表示法。 他強調這是一種語義建模技術,獨立于任何數據庫建模技術,如 Hierarchical、CODASYL、Relational 等。從那時起,信息模型語言不斷發展。 一些示例是集成定義語言 1 擴展 (IDEF1X)、EXPRESS 語言和統一建模語言 (UML)。
J.R.Abrial (1974) 和 G.M Nijssen (1976) 等同時代人的研究導致了今天基于語言命題而非實體的面向事實建模 (FOM) 語言。 FOM 工具可用于生成 ER 模型,這意味著建模者可以避免耗時且容易出錯的手動標準化實踐。 對象角色建模語言 (ORM) 和完全面向通信的信息建模 (FCO-IM) 都是基于早期研究的研究成果。
在 80 年代,有幾種方法可以擴展 Chen 的實體關系模型。 在這十年中同樣重要的是 Colette Rolland 的 REMORA。
ICAM 定義 (IDEF) 語言是在 1976 年至 1982 年期間由美國空軍 ICAM 計劃開發的。 根據 Lee (1999) 的說法,ICAM 計劃的目標是通過計算機技術的系統應用來提高制造生產率。 IDEF包括三種不同的建模方法:IDEF0、IDEF1和IDEF2,分別用于生成功能模型、信息模型和動態模型。 IDEF1X 是IDEF1 的擴展版本。 該語言屬于公共領域。 它是一種圖形表示,是使用 ER 方法和關系理論設計的。 它用于根據實體、屬性和實體之間的關系來表示“現實世界”。 規范化由 KEY 結構和 KEY 遷移強制執行。 該語言標識屬性分組(聚合)以形成完整的實體定義。
EXPRESS 被創建為 ISO 10303-11,用于正式指定產品數據模型的信息要求。 它是一套非正式稱為產品模型數據交換標準 (STEP) 的標準的一部分。 它于 1990 年代初首次推出。 根據 Lee (1999) 的說法,語言是一種文本表示。 此外,還有一個稱為 EXPRESS-G 的 EXPRESS 圖形子集可用。 EXPRESS 基于編程語言和 O-O 范式。
多種語言為 EXPRESS 做出了貢獻。 特別是 Ada、Algol、C、C++、Euler、Modula-2、Pascal、PL/1 和 SQL。 EXPRESS 由允許明確的對象定義和對所定義對象的約束規范的語言元素組成。 它使用 SCHEMA 聲明提供分區,并支持數據屬性、約束和操作的規范。
UML 是一種建模語言,用于指定、可視化、構建和記錄軟件系統的工件,而不是過程。 它最初由 Grady Booch、James Rumbaugh 和 Ivar Jacobson 構思。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247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