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編輯葡萄柚 (Citrus × paradisi) 是一種亞熱帶柑橘樹,以其相對較大、酸到半甜、有點苦的果實而聞名。 內部果肉是分段的,顏色從淡黃色到深粉色不等。
葡萄柚是一種原產于巴巴多斯的柑橘雜交品種。 它是甜橙 (C. × sinensis) 和柚子或柚子 (C. maxima) 之間的偶然雜交,兩者均于 17 世紀從亞洲引進。 它也被稱為禁果。 過去它被稱為柚子,但該術語現在主要用作 Citrus maxima 的通用名稱。
2019 年,世界葡萄柚(加上柚子)產量為 930 萬噸,其中 53% 在中國。 其他主要生產國包括越南、美國和墨西哥。
描述
編輯常綠葡萄柚樹通常長到 5-6 米(16-20 英尺)高,但也可能長到 13-15 米(43-49 英尺)。 葉子長(可達 15 厘米(5.9 英寸))、薄、有光澤且呈深綠色。
它們開出 5 厘米(2 英寸)的白色四瓣花。
水果
果實為橙黃色外皮,通常呈扁球形; 它的直徑范圍為 10 到 15 厘米(3.9 到 5.9 英寸)。 它的果肉是分段的,呈酸性,顏色因品種而異,包括甜度不同的白色、粉紅色和紅色果肉(通常,較紅的品種最甜)。 1929 年美國的“寶石紅”(屬于“Redblush”品種)是xxx個葡萄柚專利。
歷史
編輯葡萄柚起源于自然雜交。 葡萄柚的一個祖先是牙買加甜橙(Citrus sinensis),它本身就是一種起源于亞洲的古老雜交種; 另一種是印度尼西亞柚子 (C. maxima)。 到 1692 年,西印度群島出現了 C. sinensis 和 C. maxima。關于這種水果起源的一個故事是,某位 Shaddock 船長將柚子種子帶到牙買加,并培育出xxx批果實,后來被稱為柚子。 這顯然是指 17 世紀在西印度群島進行貿易的一位船長。 葡萄柚可能起源于這兩種植物被引入那里一段時間后的自然雜交種。
禁果樹
這棵樹的樹干、葉子和花朵,與橙樹非常相似。果實成熟時,比xxx的橙子更長更大; 就其美味而言,超過了本島或任何鄰近島嶼上每棵樹的果實。它有點像柚子的味道; 但在其美味的味道和風味方面遠遠超過了那個,以及xxx的橙子。
——休斯 1750 年巴巴多斯自然史的描述
威爾士人格里菲斯·休斯 (Rev. Griffith Hughes) 于 1750 年首次記錄了一種名為禁果的雜交水果(連同其他 14 種柑橘類水果,包括珍珠橙),他在巴巴多斯的自然歷史中描述了巴巴多斯的標本。 然而,休斯的禁果可能是一種不同于葡萄柚的植物,但仍與其密切相關。
1814 年,博物學家 John Lunan 發表了葡萄柚一詞來描述一種類似的牙買加柑橘類植物。 Lunan 報道說,這個名字是因為它的味道與葡萄 (Vitis vinifera) 相似。 Tussac (1824) 提供的另一種解釋是,這個名稱可能暗指樹上的一簇簇果實,通常看起來類似于葡萄串。 此后,該時期的作者將禁果和葡萄柚這兩個詞用作同義詞。
1830 年,植物學家 James Macfadyen 將牙買加植物命名為 Citrus paradisi。 麥克法登確定了兩個品種——一個叫做禁果,另一個叫做巴巴多斯葡萄。 Macfadyen 根據果實形狀區分這兩種植物,巴巴多斯葡萄果實為梨狀,而禁果為蘋果狀。 Macfadyen 和 Hughes 的描述不同,因此不清楚這兩份報告描述的是同一種植物。 熊本等人。 (1987) 認為休斯的金橙實際上是葡萄柚,而他的禁果是另一種已經滅絕并經常與葡萄柚混淆的植物。 后來,Kim (1990) 在圣盧西亞發現了一種不同的柑橘屬植物,稱為禁果或 shaddette,與葡萄柚密切相關,可能就是 Hughes 和 Macfadyen 描述的植物。
葡萄柚這個名字在 19 世紀越來越多地被用來指代柚子,這讓一些人感到吃驚。
葡萄柚于 1823 年由 Odet Philippe 伯爵帶到佛羅里達州,這里現在被稱為安全港。 進一步的雜交產生了 tangelo (1905)、Minneola tangelo (1931) 和 oroblanco (1984)。
它的真正起源直到 1940 年代才確定。 這導致官方名稱被更改為 Citrus × paradisi,× 標識其雜交起源。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248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