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熱風扇
編輯計算機風扇是位于計算機機箱內或連接到計算機機箱的任何風扇,用于主動冷卻。 風扇用于將較冷的空氣從外部吸入外殼,從內部排出溫暖的空氣,并使空氣穿過散熱器以冷卻特定組件。 計算機中使用軸流式和有時離心式(鼓風機/鼠籠式)風扇。 散熱風片通常有標準尺寸,例如 92 毫米、120 毫米(最常見)、140 毫米,甚至 200-220 毫米。 散熱風扇使用 3 針或 4 針風扇連接器供電和控制。
冷卻風扇的使用
編輯雖然在早期的個人計算機中可以使用自然對流(被動冷卻)來冷卻大多數組件,但許多現代組件需要更有效的主動冷卻。 為了冷卻這些組件,使用風扇將加熱的空氣從組件中移走,并將較冷的空氣吸入組件上方。 附在組件上的風扇通常與散熱器結合使用,以增加受熱表面與空氣接觸的面積,從而提高冷卻效率。 風扇控制并不總是一個自動過程。 計算機的 BIOS 可以控制計算機內置風扇系統的速度。 用戶甚至可以使用額外的冷卻組件來補充此功能,或者連接一個帶有旋鈕的手動風扇控制器,將風扇設置為不同的速度。
在 IBM PC 兼容市場中,計算機的電源單元 (PSU) 幾乎總是使用排氣扇將熱空氣從 PSU 中排出。 CPU 上的主動冷卻開始出現在 Intel 80486 上,到 1997 年成為所有臺式機處理器的標準配置。 2000 年末 Pentium 4 上市時,機箱或機殼風扇,通常是一個排氣風扇從后部排出熱空氣,可選的進氣風扇從前部吸入較冷的空氣。
應用
編輯機箱扇
風扇用于使空氣通過計算機機箱。 如果周圍空氣太熱,機箱內的組件將無法有效散熱。 機箱風扇可以作為進氣風扇放置,通過機箱的前部或底部吸入較冷的外部空氣(也可以在內部硬盤驅動器機架上方吸入),或排氣風扇,通過頂部或后部排出暖空氣。 一些 ATX 塔式機箱在左側面板上有一個或多個額外的通風口和安裝點,其中可以安裝一個或多個風扇,將冷空氣直接吹到主板組件和擴展卡上,這些是xxx的熱源之一。
標準軸流風扇的寬度和長度為 40、60、80、92、120、140、200 和 220 毫米。 由于機箱風扇通常是 PC 上最容易看到的冷卻方式,因此裝飾風扇隨處可見,可以用 LED 點亮,由紫外線反應塑料制成,和/或覆蓋裝飾格柵。 裝飾風扇和配件很受機箱改裝者的歡迎。 空氣過濾器通常用于進氣風扇上方,以防止灰塵進入機箱并堵塞內部組件。 散熱器特別容易被堵塞,因為灰塵的絕緣作用會迅速降低散熱器的散熱能力。
電源風扇
雖然電源 (PSU) 包含一個風扇(少數例外),但它不用于機箱通風。 PSU 的進氣溫度越高,PSU 的溫度就越高。 隨著 PSU 溫度升高,其內部組件的電導率會降低。 電導率降低意味著 PSU 會將更多的輸入電能轉化為熱能(熱量)。 這種溫度升高和效率降低的循環一直持續到 PSU 過熱,或者其冷卻風扇旋轉得足夠快,足以使 PSU 充分供應相對較冷的空氣。 PSU 主要安裝在現代 PC 的底部,有自己專用的進氣口和排氣口,xxx在其進氣口安裝防塵網。
CPU風扇
用于冷卻CPU(中央處理器)散熱器。 大規模集成電路等集中熱源的有效冷卻需要散熱器,散熱器可以通過風扇進行冷卻; 單獨使用風扇并不能防止小芯片過熱。
顯卡愛好者
用于冷卻圖形處理單元的散熱器或顯卡上的內存。 由于功耗低,舊顯卡不需要這些風扇,但大多數為 3D 圖形和游戲設計的現代顯卡都需要自己的專用冷卻風扇。
一些更高功率的卡會產生比 CPU 更多的熱量(耗散高達 350 瓦),因此有效的冷卻尤為重要。 自 2010 年以來,已發布帶有軸流風扇或離心風扇(也稱為鼓風機、渦輪或鼠籠式風扇)的顯卡。
芯片組愛好者
用于主板芯片組北橋散熱片的散熱; 當系統總線顯著超頻并且消耗比平常更多的功率時,這可能是需要的,但在其他情況下可能是不必要的。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249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