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 1 熱界面材料
熱界面材料
編輯熱界面材料(縮寫為 TIM)是插入兩個組件之間以增強它們之間的熱耦合的任何材料。 常見的用途是散熱,其中 TIM 插入發熱設備(例如集成電路)和散熱設備(例如散熱器)之間。 在每個界面處,存在熱邊界電阻以阻礙散熱。 此外,在界面持續過熱和大熱應力的情況下,電子性能和設備壽命會急劇下降。 因此,在過去的幾十年中,人們一直在努力開發各種 TIM,旨在xxx限度地減少層間熱邊界電阻并提高熱管理性能,以及解決不同熱材料之間的低熱應力等應用要求。 膨脹系數、低彈性模量或粘度、柔韌性和可重復使用性:
- 導熱膏:主要用于電子行業,它提供非常薄的粘合層,因此熱阻非常小。 它沒有機械強度(除了糊狀物的表面張力和由此產生的粘合效果),需要外部機械固定機制。 由于它不會固化,因此僅用于可以容納材料的地方或薄薄的應用中,在這種情況下,糊狀物的粘度可以使其在使用過程中保持原位。
- 導熱膠:與導熱膏一樣,它提供了非常薄的粘合線,但在固化后為粘合提供了一些額外的機械強度。 導熱膠在固化時允許比導熱膏更厚的粘合線。
- 導熱間隙填充劑:這可以描述為固化導熱膏或非粘性導熱膠。 它在固化時提供比導熱膏更厚的粘合線,同時由于粘性有限,仍然可以輕松拆卸。
- 導熱墊:與之前的 TIM 不同,導熱墊不是液態或糊狀,而是固態(盡管通常是軟的)。 多由硅膠或類硅膠材料制成,具有易于涂抹的優點。 它提供更厚的粘合線,但通常需要更大的力才能將散熱器壓到熱源上,以便導熱墊與粘合表面相符。
- 熱敏膠帶:它粘附在粘合表面上,不需要固化時間并且易于粘貼。 它本質上是一個具有粘合特性的導熱墊。
- 相變材料 (PCM):天然粘性材料,用于代替導熱膏。 它的應用類似于實心墊。 在達到 55-60 度的熔點后,它變為半液態并填充熱源和散熱器之間的所有間隙。
- 金屬熱界面材料(金屬 TIM):金屬材料具有更高的熱導率和最低的熱界面電阻。 與聚合物 TIM 相比,這種高導電性意味著對膠層厚度和共面性問題的敏感性較低。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249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