癥狀體征
1.好發部位 頭皮和面部等處,亦可見于。
2.臨床癥狀
(1)局部腫物:略高出皮面,呈圓形、卵圓形或帶狀。淡黃、黃褐或紅褐色。邊緣不規則,表面多呈顆粒狀,發,有時可見擴大的皮脂腺開口。多為單發,大小不定,通常在數厘米以內。病史久者,皮損可呈疣狀或乳頭瘤狀(圖1)。
(2)伴發腫瘤:皮損伴發其他皮膚腫瘤者占10%~40%。常見為基底細胞癌,其他為乳頭狀汗管囊腺瘤、大汗腺瘤、角化棘皮瘤等。
(3)皮脂腺痣綜合征:少數皮損伴發癲癇、發育遲緩和骨骼畸形者,稱線狀皮脂腺痣綜合征。
用藥治療
1.非手術治療 冷凍、電灼、電干燥術、CO2激光。
2.手術治療 手術切除要足夠深,達大汗腺部位,效果可靠。亦可行刮除術治療。
飲食保健
不宜吃聞重的食物,辛辣刺激性食物。
預防護理
早發現,早治療
病理病因
本病為一種先天性發育異常,以皮膚中皮脂腺增多為主,表皮、其他皮膚附屬器和xxx也參與其形成。
疾病診斷
臨床上應注意與瘤、幼年性肉芽腫、良性幼年黑瘤、毛母質瘤、疣狀痣等鑒別。
檢查方法
實驗室檢查:
組織病理檢查,可見病損組織中皮脂腺增多,伴有表皮及其附屬器發育異常。
其他輔助檢查:
目前沒有相關內容描述。
并發癥
目前沒有相關內容描述。
預后
本病為良性皮膚附屬器腫病,預后良好。
發病機制
皮脂腺痣的病理變化因病史長短而異。在嬰兒和童年,病史中皮脂腺發育不良,不能辨認出大汗腺。表皮輕度增生,可見小毛囊及未分化的上皮細胞索條或胚芽。到青年發育期,皮損中可見大量成熟或近于成熟的皮脂腺,其上方的表皮往往呈乳頭瘤樣增生,可見棘層肥厚。在皮脂腺小葉下方,可見異位的大汗腺。在老年患者的皮損中,表皮多呈疣狀增生,有時可見皮脂腺呈腫瘤樣增生。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24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