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林格氏液
編輯乳酸林格氏液(RL)又稱乳酸鈉溶液、乳酸林格氏液和哈特曼氏液,是氯化鈉、乳酸鈉、氯化鉀和氯化鈣在水中的混合物。 它用于替換低血容量或低血壓患者的體液和電解質。 它也可用于治療代謝性酸中毒和在化學燒傷后清洗眼睛。 它通過靜脈輸注或應用于受影響的區域。
副作用可能包括過敏反應、高血鉀、高血容量和高血鈣。 它可能不適合與某些藥物混合使用,有些人建議不要在輸血時使用。 與生理鹽水相比,乳酸林格氏液的酸中毒發生率較低。 在懷孕和哺乳期間使用通常是安全的。 乳酸林格氏液屬于晶體藥物家族。 它是等滲的,即它具有與血液相同的張力。
林格氏溶液發明于 1880 年代; 在 1930 年代添加了乳酸鹽。 它在世界衛生組織的基本藥物清單上。 乳酸鹽林格氏癥可作為通用藥物使用。 對于肝功能不全的人,林格氏醋酸鹽可能是更好的替代品,用醋酸鹽代替乳酸。 在斯堪的納維亞,通常使用林格氏醋酸鹽。
醫療用途
編輯乳酸林格氏液通常用于因外傷、手術或燒傷(即失血性休克)失血后的液體復蘇。
使用乳酸林格氏液是因為肝臟中乳酸代謝的副產物可以抵消酸中毒,酸中毒是一種化學失衡,會在急性體液流失或腎衰竭時發生。 在數小時的大量復蘇中,乳酸林格氏液比生理鹽水保持更穩定的血液 pH 值。
乳酸林格氏液的靜脈劑量通常通過估計的體液丟失和假定的體液不足來計算。 對于液體復蘇,通常的給藥速率為 20 至 30 mL/kg 體重/小時。 RL 不適合維持治療(即維持液),因為鈉含量 (130 mEq/L) 被認為太低,特別是對于兒童,鉀含量 (4 mEq/L) 太低,考慮到電解質 日常需求。 而且,由于乳酸鹽轉化為碳酸氫鹽,長期使用會使患者產生堿中毒。
林格氏乳酸鹽和其他晶體也用作藥物靜脈注射的載體。
化學
編輯一升乳酸林格氏液含有:
- 130–131 mEq 鈉離子 = 130 mmol L?1
- 109–111 mEq 氯離子 = 109 mmol L?1
- 28–29 mEq 的乳酸根離子 = 28 mmol L?1
- 4–5 mEq 鉀離子 = 4 mmol L?1
- 2–3 mEq 鈣離子 = 1.5 mmol L?1
林格氏乳酸鹽的滲透壓為 273 mOsm L?1,pH 值為 6.5。 乳酸經肝臟代謝為碳酸氫鹽,有助于糾正代謝性酸中毒。 乳酸林格氏液通過在檸檬酸循環中消耗堿化,產生二氧化碳分子,然后由肺部排出體外。 它們增加了溶液中的強離子差異,導致質子消耗和整體堿化效果。
該溶液的鉀和鈣濃度與正常血漿中的電離濃度相似。 為了保持電中性,溶液中的鈉含量低于血漿或生理鹽水中的鈉含量。
通常,組成離子的來源是溶解在蒸餾水中的氯化鈉 (NaCl)、乳酸鈉 (CH3CH(OH)CO2Na)、氯化鈣 (CaCl2) 和氯化鉀 (KCl) 的混合物。 林格氏溶液具有相同的成分但不含乳酸鈉,但有時它可能還包含氯化鎂 (MgCl2)。
不同制造商提供的 Ringer's 成分略有不同。 因此,林格氏乳酸鹽一詞不應等同于一種精確的配方。
歷史
編輯林格氏鹽水溶液是由英國醫師兼生理學家悉尼林格于 1880 年代初發明的。 林格當時正在研究一只離體青蛙心臟在體外的跳動情況。 他希望確定血液中的物質可以讓離體心臟正常跳動一段時間。 無機鹽林格氏原液的使用慢慢變得流行起來。 1930年代,美國兒科醫生Alexis Hartmann為治療酸中毒對原液進行了進一步改良。
Hartmann 添加了乳酸鹽,它通過充當酸的緩沖劑來減輕 pH 值的變化。 因此該溶液被稱為乳酸林格氏液或哈特曼溶液。
配方
編輯林格氏溶液在技術上僅指鹽水成分,不含乳酸鹽。 一些國家改為使用具有類似特性的林格氏醋酸鹽溶液或林格醋酸鹽。 這被認為有助于分析血乳酸的厭氧跡象。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249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