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腸桿菌O157:H7型

    編輯
    本詞條由“匿名用戶” 建檔。

    大腸桿菌O157:H7型

    編輯

    大腸桿菌O157:H7型大腸桿菌的一種血清型,是一種產生志賀樣毒素的大腸桿菌。 它是疾病的一個原因,通常是食源性疾病,通過食用受污染的生食,包括生牛奶和未煮熟的碎牛肉。 感染此類病原菌可能導致出血性腹瀉和腎衰竭;

    通過糞口途徑傳播,大多數疾病是通過受污染的生葉綠色蔬菜、未煮熟的肉和生牛奶的傳播傳播的。

    體征和癥狀

    編輯

    大腸桿菌 O157:H7 感染通常會導致嚴重的急性出血性腹瀉(盡管也可能發生非出血性腹瀉)和腹部絞痛。 通常很少或沒有發燒,疾病會在 5 到 10 天內消退。 它有時也可以是無癥狀的。

    在某些人中,尤其是五歲以下的兒童、免疫系統受損的人和老年人,感染會導致溶血性尿毒癥綜合征 (HUS),其中紅細胞被破壞,腎臟衰竭。 大約 2-7% 的感染會導致這種并發癥。

    細菌學

    編輯

    與該物種的其他菌株一樣,O157:H7 為革蘭氏陰性和氧化酶陰性。 與許多其他菌株不同,它不發酵山梨糖醇,這為菌株的臨床實驗室分化提供了基礎。 表達志賀和志賀樣毒素的大腸桿菌菌株通過感染含有毒素編碼結構基因的原噬菌體獲得這種能力,非生產菌株可能會被感染并在與志賀毒素陽性菌株孵育后產生志賀樣毒素。 負責的原噬菌體似乎最近才感染了該菌株的祖先,因為已經觀察到如果宿主以某種方式受到壓力(例如抗生素),病毒顆粒會在宿主中復制。

    大腸桿菌 O157:H7 的所有臨床分離株都具有質粒 pO157。 周質過氧化氫酶在 pO157 上編碼,可通過在感染宿主時提供額外的氧化保護來增強細菌的毒力。 大腸桿菌 O157:H7 非出血菌株在噬菌體感染非出血細胞后通過溶原轉化轉化為出血菌株。

    自然棲息地

    雖然相對不常見,但大腸桿菌血清型 O157:H7 自然存在于某些牛、山羊甚至綿羊的腸道內容物中。 牛的消化道缺乏志賀毒素受體球三糖神經酰胺,因此,它們可能是無癥狀的細菌攜帶者。 北美飼養場牛群中大腸桿菌 O157:H7 的流行率為 0 到 60%。一些牛也可能是所謂的細菌“超級脫落者”。 Super-shedders 可定義為牛表現出直腸肛門連接定植并排泄>103 至 4 CFU g-1 糞便。 已發現超級脫落者占飼養場牛的一小部分(<10%),但它們可能占排泄的所有大腸桿菌 O157:H7 的>90%。

    傳輸

    編輯

    大腸桿菌 O157:H7 感染可能來自攝入受污染的食物或水,或口腔接觸受污染的表面。 這方面的例子可以是未煮熟的碎牛肉,也可以是綠葉蔬菜和生牛奶。 田地經常通過灌溉過程或自然進入土壤的受污染水被細菌污染。 它毒性很強,感染劑量低:接種少于 10 至 100 CFU 的大腸桿菌 O157:H7 就足以引起感染,而其他致病性大腸桿菌菌株則超過 100 萬 CFU。

    大腸桿菌O157:H7型

    診斷

    編輯

    糞便培養可以檢測到這種細菌,但它不是常規檢測,因此必須特別提出要求。 樣品在山梨糖醇-麥康凱 (SMAC) 瓊脂或變體頭孢克鉀亞碲酸鹽山梨糖醇-麥康凱瓊脂 (CT-SMAC) 上培養。 在 SMAC 瓊脂上,O157:H7 菌落由于無法發酵山梨糖醇而顯得清晰,而通常山梨糖醇發酵血清型大腸桿菌的菌落呈現紅色。 在確認為大腸桿菌 O157:H7 之前,對山梨糖醇非發酵菌落進行體細胞 O157 抗原檢測。 與所有文化一樣,使用這種方法進行診斷非常耗時; 使用快速大腸桿菌 DNA 提取方法和 PCR 技術可以更快地進行診斷。 使用熒光和抗體檢測的新技術也在開發中。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250001/

    (1)
    詞條目錄
    1. 大腸桿菌O157:H7型
    2. 體征和癥狀
    3. 細菌學
    4. 自然棲息地
    5. 傳輸
    6. 診斷

    輕觸這里

    關閉目錄

    目錄
    91麻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