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簡介
南華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位于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老工業、南中國xxx的交通樞紐、
新院區
湖南省第二大城市——衡陽,始建于1949年,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甲等醫院。
目前,醫院分為新院區和老院區(東院)。老院區地處衡陽市解放東30號,人杰地靈;新院區位于衡陽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解放大道35號,占地140畝,內科住院大樓21層,屬雁城勝地。兩院區總占地140多畝,總建筑面積達15萬平方米。現有編制床位1300張,擁有高級職稱人員150人,博士13人,碩士130人,碩士生導師36人。
醫院
醫院建筑別具匠心,十分優美。現代化病房寬敞明亮,整潔舒新院區適;健康長廊蜿蜒于樓棟之間,四通八達;杏柳池中游魚戲水,荷花盛開;福爾廣場樹木成林、綠草成茵,享有“園林式醫院”之美稱。
設置與實力
醫院設有30個臨床科室,6個醫技科室。腎移植中心成功開展了國內首例ABO血型不相容腎
新院區
臟移植術,是首批獲得衛生部批準開展人體資質的單位。在造血干細胞移植,心腦血管疾病介入治療,血液凈化,關節置換,脊柱疾病微創治療,舌癌再造,喉癌切除術,糖尿病健康教育和診治,中風診治,白內障超聲乳化,近視、遠視和散光治療,多臟器衰竭搶救和重癥搶救等方面達到省內先進水平。
醫院設備一流,配套齊全。擁有湘南地區首臺美國GE公司最新的1.5T磁共振和飛利浦16排螺旋CT、多功能數字胃腸機、數字減影X光機(DSA)、數字化X光機(DR),多普勒彩色超聲、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前列腺汽化電切鏡、系列電子內窺鏡、準激光治療儀(PRK)等高精尖設備。
學術氣氛濃厚,科研水平不斷提高。近幾年醫院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600余篇,出版專著20部,完成各級科研課題200余項,獲各級教學、科研20余項。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眼科學、耳鼻咽喉科學均系碩士研究生授權點。
南華附二人始終“醫誠術精,行方智圓”的辦院,以人為本、以病人為中心,拼搏、艱苦奮斗、銳意進取、不斷創新,以真誠的微笑,精湛的醫術,正朝著把醫院建設成“省內先進、國內知名、特色鮮明的醫教研三位一體的綜合性醫院”的目標奮進。
地理:衡陽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解放大道35號
公交線:直達新院:1、8、19、101、104、K1
發展動態
1、南華大學附二醫院腎臟移植中心最近為一對父子進行ABO血型不相容保留脾臟親體腎移植手術,獲得成功。中華委員會主任委員陳實、副主任委員陳中華,中華透析移植研究會主任委員唐孝達等專家認為,這是國內xxx例獲得成功的ABO血型不相容保留脾臟親體腎移植手術,它標志著我國已完全突破腎臟移植血型障礙。
據介紹,目前世界上掌握血型不相容腎移植技術的,只有日、美等少數幾個國家。這次在南華大學附二醫院接受手術的患者是長沙的羅成輝。2002年5月,羅成輝經醫院確診為尿毒癥。2002年12月,多方求治不見成效的羅成輝來到南華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接受了該院腎移植中心為其做的同種異體血型腎移植手術,手術成功。但由于出現帶狀皰診感染、肺部感染、重度FK506中毒等,對腎臟造成損害,羅成輝的新腎出現慢性反應,導致功能。2006年4月,羅成輝在長沙一家醫院做了移植腎切除手術,恢復了血透,等待再次移植,但省內多家醫院為其尋找血型相配的腎源未果。2006年8月,在等不到相匹配腎源的情況下,羅成輝的父母提出為兒子捐腎。醫院檢查后發現,其父血型為A型,其母為B型,而羅成輝是O型,父母的血型都與其不相容。就在一家人陷入之際,他們打聽到南華大學附二醫院王毅博士從日本學成歸來的消息,當年11月,羅成輝在父母陪同下,住進了南華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經過比較,王毅博士挑選了身體狀況較好的、羅成輝的父親做供腎者。
2006年12月14日,國內首例同種異體ABO血型不相容保留脾臟親體腎移植手術在南華大學附二醫院順利進行。目前,患者術后恢復正常。
2、丈夫捐腎讓身患尿毒癥的妻子絕處逢生。2010年8月16日,我國第二例ABO血型不相容、保留脾臟親體腎移植手術[2]在南華大學附二醫院腎移植中心取得成功。接受手術的是來自甘肅的一對夫妻(現年46歲的靖遠礦務局女職工張小琴),主持手術的依然是2006年12月14日完成我國xxx例該類手術的羅志剛、王毅博士等。
3、全國首例雙血型不相容親體腎移植手術在衡陽市南華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獲得成功,患者侯甫艷走出重癥加強護理室回到了普通病房,不日即可出院。他的父親給醫院送來一面寫有“重塑生命奇跡,再攀醫學高峰”的錦旗:“感謝您們救了我的兒子,救了我的一家。”業內權威專家表示,此手術的成功標志著我國腎臟移植技術達到國內xxx和國際先進水平,在我國醫學領域又有一重大突破。
侯甫艷今年28歲,甘肅文縣天池鄉關坪村人。三年前,他乏力、皮膚瘙癢、尿量減少,先后去、西安、、成都等地醫院求醫,兩次住進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被確診為尿毒癥。醫生說要治好他的病只有換腎。由于等不到供體,父親侯永慶要求捐腎給兒子侯甫艷,檢查后發現父親與兒子血型完全不合。侯甫艷是陰性O型血,其父是陽性B型血,血型不合不能進行腎移植,這在醫學界成為一大科學難題。侯甫艷被轉入多家醫院,耗費10萬余元,沒一家醫院答應為他做手術,全家陷入。一次偶然的機會,侯甫艷一位親戚從網上查到南華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曾在2006年12月做過國內首例ABO血型不相容腎移植手術,后來又做了4例均獲得成功。今年6月24日,侯甫艷和父親一道來到衡陽,住進了南華大學附二醫院腎移植科。
院里對此次手術非常重視,成立了以副院長王毅博士為組長的醫療攻關
新院區
小組。經過兩個多月的調整,9月1日上午9時,侯永慶被推進手術室,在全麻下進行左腎摘除手術,一個半小時之后手術結束,手術后第三天,侯永慶就能下地。侯甫艷在其父進入手術室1小時后也被推進手術室,他的手術也十分順利,卻經歷了“一波三折”,針對患者劇烈嗆咳、血色素進行性下降、呼吸困難、尿小、肌酐進行性升高等癥狀,王毅等人均沉著冷靜,經過一個多月的努力,利用現代高科技醫術和醫院的“獨門秘笈”,讓患者連闖三道死亡關,贏得了新生。
中國透析與移植研究會主任委員、上海交大唐孝達教授評價:ABO血型不相容親體腎移植是一項復雜的工程,出現急性反應,死亡率為50%至80%。南華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通過努力,形成了一套適合國情的處理方案,達到了國內xxx水平,緩解了器官短缺的矛盾。中華委員會副主任委員、xxx總醫院石炳毅教授認為:該項目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在我國醫學領域又有一重大突破,改寫了中國的教科書,標志著中國腎移植手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25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