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尤家駿

    長期建檔 鎖定
    本詞條由“匿名用戶” 建檔。

      簡介

    尤家駿(1898-1967),字修之,即墨縣人。1926年畢業于齊尤家駿塑像魯大學醫學院,獲醫學博士學位,曾任齊魯大學醫學院、山東醫學院教授(一級)。1932~1933年在奧地利維也納大學皮膚病院留學。1947年赴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中心醫院。1956年擔任副博士研究生導師。第二屆全國政協委員、第1、2屆省政協委員。曾獲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和省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特等)。在xxx和國外學術刊物發表論文30余篇,出版專著和教材8部。是我國麻風病防治專業的開創者和奠基人,享有很高聲譽。

       生平履歷

      -----尤家駿教授別名修之,出生于即墨縣農村一戶貧苦家庭,祖父及父親均當過佃戶,為周姓大戶墓田。祖父下關東做木工多年,才置下薄田數畝、草房一座,脫離了佃戶處境。父親尤開紀,農閑時當貨郎,走村串戶賣針線,以貼補家用,但無力供孩子入學讀書。他叔父在讀私塾時因人品好、學習好受老師器重而免交學費,中了清朝秀才,后到濟南,在私立商埠小學教書,當了校長,把尤家駿領出來上學。1915年他小學畢業后考入濟南xxx師范學校。由于當時小學教員月薪很低,只有14元,而且還不容易找到空缺的職位。他以為學醫找飯碗比較好辦,遂于1918年9月未等畢業,就考入齊魯大學醫科,次年參加五四,擔任秘書。

      1922年,叔父因肺結核病逝,斷了學膳費來源,靠親友幫助才讀完了大學。全班86人,因屢遭淘汰,只剩24人,而像他刻苦讀書又踏實學習的人,才成為21名獲醫學博士學位中的一員。當時他認為辦醫學應當這樣,才能造就好醫生。由于第四年時他喜歡上了皮膚科學,深得院長兼皮膚花柳科主任海貝殖的賞識,所以他1926年畢業后被留在齊魯醫院皮膚科工作,因他嫌月薪太低,2個月后轉入泰安博濟醫院工作一年,后又被要回濟南,歷任齊大醫學院皮膚科、副教授、教授兼系主任。

      1932年8月,由于他努力工作謙虛好學,被海貝殖院長送到奧地利維也納大學皮膚病院專修,深造一年。留學時,因外國人看不起中國人,所以他發奮自強,刻苦鉆研,把所學的知識和技術形成為詳細的筆記和畫圖,并和其他珍貴資料一起帶回國內。回國后接替海貝殖兼任濟南麻風病療養院院長。

      1934年海貝殖回國,尤家駿又接任齊魯醫院皮膚花柳科主任。

      1937年xxxxxx爆發,齊魯大學內遷四川成都,尤教授因病在出發不久即返回濟南治療和養病,病愈時濟南已淪入日寇之手,無法成行。

      

    1939年齊大醫學院院長請張匯泉教授來電催尤家駿赴成都教課,正要準備動身,趕上留守的施爾德院長竭力挽留,共同支撐著齊魯醫院工作。1953年1版1印---尤家駿 ---麻風病學概論1942年2月他和一群老同事到新成立的濟南市立醫院工作,親任院長兼皮膚科主任,繼續為市民健康服務,并借此保存了不少醫療器械

      1946年(抗戰已經勝利),又回到復興的齊魯醫院任皮膚花柳科主任、教授。這前后,南京國民衛生署長恒多次以借、調的名義請尤教授到中央醫院工作,均被。他早就了其:官員許多人患有性病,叫皮膚性病一流專家伺候他們,保這伙繼續享受花天地的生活。他不干,因此得罪了他們。

      1947年8月,他到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中心醫學院專修皮膚科一年,對皮膚霉菌學和皮膚組織病理學作了重點研究,帶回一些稀有霉菌菌種和重要資料,回國后率先開展了皮膚病組織病理診斷工作。

      1948年4月,他自紐約赴古巴首都哈瓦那,代表中國參加第五次國際麻風病學術會議,會期13天。在大會上,尤家駿教授語驚四座,以豐富的實踐經驗說明麻風病并非不治之癥,駁斥了某些外國傳教士們,特別是英國某傳教士的、疫情,把中國描寫為麻風之國的無稽之談,引起了強烈反響。要回國了,美國朋友問尤教授:你回國不怕么?他回答:不怕,能成功,肯定有他的優點,美國不是我常待之地,中國更需要我!

      1948年9月,他按計劃準時回到濟南家中,第二天就聽到xxx解放濟南的炮聲。由于他家離老城坤順門很近,攻城前xxx擬在他家安電話總部,他痛快地答應了,晚間就在醫院內過夜,白天回家見官兵一致、態度和藹、行動穩重、紀律嚴明,一個多月的談話、交往,給他良好的印象。濟南完全解放后,xxx戰士臨走時很客氣地對他說:請檢查少了什么,損壞了什么,一定照價賠償。他認為xxx對群眾秋毫無犯,是從未見過的好軍隊,全家人高興地送走了他們。

      1950年11月,衛生廳抽調30名醫護人員組成省麻風病調查隊,由尤家駿教授親自講課、帶領實習,學習半個月后,尤教授一起參與對7個縣歷時3個月的實地調查,并作技術指導,寫出專題報告,為新中國建立麻風病防治機構、加強防治工作提供了xxx手資料。

      1951年、1954年、1955年和1957年,他還受國家衛生部的委托,四次在濟南舉辦高級師資麻風病班。

      1952年他還親赴主持西北衛生部舉辦的5省麻風病高級專修班,并受衛生廳委托在山東、廣東省舉辦了中級麻風病防治班。

      1956年1月出版《麻風病專號》.

      1956年出席了先進工作者代表會議,獲個人先進特等。同時獲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

      1956年9月參加衛生部組織的麻風調查防治組,到廣東、陜西調查研究并指導麻風病的防治工作,做專題報告13次.

      1964年受衛生部委托,山東醫學院承辦全國皮膚病理,主要由尤家駿教授講課,并協助指導閱病理片。他為全國培養了大批皮膚病學專門人才。此外,他還擔負越南留學生培訓工作,有良好的國際影響。

      1966年,尤家駿教授這位倍受尊重和贊揚的名專家,在中卻被集團了種種,,致使其失常。在患病期間仍被勞動,因而病情惡化,于1969年2月13日不幸逝世,終年71歲。

      1978年7月20日,經上級領導同意,山東醫學院召開了全體教職工大會,對尤家駿教授予以,恢復名譽。給他的資產階級學術權威等的一律推倒,并舉辦隆重的會,將其骨灰盒安放到濟南市英雄山烈士陵園干部堂。

       工作經歷

      1926年畢業于齊魯大學醫學院,獲醫博士學位。

      1932~1933年在奧地利維也納大學皮膚病院留學。

      1947年去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中心醫院,回國后任齊魯大學醫學院教授兼附屬醫院皮膚科主任,后任濟南市立醫院院長。

      1948年作為中國麻風病學專家代表,參加在哈瓦那舉行的第五次國際麻風會議,做了關于麻風分類的發言。建國后,歷任皮膚病防治研究所所長、山東醫學院教授兼附屬醫院皮膚科主任等職。曾當選為第二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三屆省政協常務委員。

      1952年在我國首次發現釀母霉菌病

       成績

    1922年美籍教授施爾德(R.T.Shields )在齊魯醫院開設皮膚花柳科并任教于齊魯大學醫學院,1926L.F.Heimburger來華創建濟南麻風醫院,同時為齊魯大學醫學院講授皮膚花柳病學,1934年尤家駿教授接任。當時無學會組織,1935年濟南僅有專科醫生數人,加私人診所約18人,青島山東大學醫學院穆瑞五教授以職業性皮膚病見長,與尤家駿教授學術交往甚多,共同主持山東的本專業。建國后,山東醫藥衛生學會的擴大,成立了山東醫藥衛生學會皮膚性病學會,尤家駿、穆瑞五教授分別任主委、副主委。全省專業組織尚不健全,在尤家駿的主持下,尤家駿、穆瑞五、郭子英、學、甲許南分別在山醫附屬醫院、山東麻風病防治所、山大附屬醫院、省立醫院、濟南市醫院、滕縣麻風病醫院任(或兼任)皮膚花柳科主任及所、院長,有的從門診逐步建立病房,增添專業醫務人員,開辦全國及省內,培訓國外和國內、省內各地專科醫生。此后,地區級和市縣級醫院先后建立皮膚科。

       著作

      《麻風病學概論》《新麻風病學簡編》 《釀母霉菌病》《現代麻風分類與治療》 等,與人合作編寫《麻風病手冊》 《皮膚病學》等書,并發表論文多篇。

       榮譽

      新中國皮膚性病學專業最重要奠基人之一的皮膚性病學專家、麻風病學專家尤家駿;參與全省消滅黑熱病、絲蟲病、瘧疾防治工作的絲蟲病專家仲崇祜等為代表的老一輩科技工作者,為我省基本消滅黑熱病、絲蟲病、瘧疾、麻風病做出巨大貢獻,鑄就了醫科院發展史上的。

      指導開展寄生蟲病、職業病、皮膚病、性病、艾滋病、眼科疾病、腫瘤、內分泌與代謝病、心腦血管疾病及各類輻射疾病的預防控制工作。近年來,按照科技興防、鞏固提高的方針,在確保已被基本消滅的黑熱病、絲蟲病、瘧疾、麻風病等四大疾病不出現任何反彈的基礎上,擴大防治領域,努力爭取新的疾病防治項目,不斷取得新的,促進了全省疾病防治工作的發展。2004年,實現了全省消滅絲蟲病的目標。2005年,獲得國家化學中毒醫療救治和國家核輻射醫療救治兩個建設項目,進一步提高了應急醫療救治能力和水平。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25211/

    (1)
    91麻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