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族大學附屬醫院

    長期建檔 鎖定
    本詞條由“匿名用戶” 建檔。

      醫院概況

    民族大學附屬醫院隸屬于民族大學,是自治區乃至全國xxx一所“以蒙醫為主、蒙西醫結合”的 1

      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醫院。擔負著培養、輸送大量高素質專業技術人才的光榮。醫療服務覆蓋自治區東四盟及毗鄰周邊省市,所培養輸送的專業人才遍布自治區乃至全國各地,與蒙古國,國內、上海遼寧、等各大城市醫院有著密切的醫療業務協作關系和學術往來。榮獲全國“愛嬰醫院”、自治區“百佳醫院”、自治區“文明醫院”、自治區“患者滿意單位”、自治區“抗病救災”先進集體、自治區教育系統“抗非”斗爭先進集體、自治區“職工經濟技術創新工程”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是通遼市醫療保險定點醫院和通遼市交通事故綠色通道定點醫院。承辦“國家蒙藥新藥臨床試驗機構”、“自治區高等醫學院校臨床教學”和“繼續醫學教育”的建設工作

       醫院規模

    醫院始建于1972年。多年“醫療和教學相結合、蒙醫和西醫并進”的辦院方針,經過三十余年的奮斗,現已發展 2

      成為學科門類齊全、設施設備先進、技術力量雄厚的一家綜合性醫院。醫院占地面積89000平方米,建筑面積34234平方米。設病床500張,年門診量24萬余人次,住院病人1萬余人次。現有職工560人。其中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名,碩士研究生導師6名,全國“五.一”勞動章獲得者1名,自治區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名,自治區優秀專業技術人才1名,自治區321人才9名,副高級以上專業技術人員100名,各類中級專業技術人員235名,博士研究生9名,碩士研究生38名。

       科技興院

    醫院實施科技興院的發展戰略,提出“譽名醫、名科、建名院”的奮斗目標,獲得了豐碩的。其中,蒙醫內科 3

      

    為自治區重點學科;蒙醫內科學、蒙醫傳統療術學、蒙西醫結合臨床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授權碩士學位學科點;蒙醫疑難病科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指定為名老中(蒙)醫學術經驗繼承工作師帶徒培養點;神經外科、內一科為大學中日聯誼醫院碩士點。目前,醫院與首都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天壇醫院簽定國家“十五”科技攻關科研課題兩項,先后有50余項課題立項,29項課題通過自治區級鑒定。其中,3項處于國內xxx水平,14項處于區內xxx水平,4項課題獲國家、省部級科技進步勵。每年在省級以上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200余篇,參加國際、xxx學術30余人次。

       醫療設備

    隨著現代醫學事業的飛速發展,醫院不斷引進高科技精密先進醫療設備,拓展醫院服務功能。現已擁有價值萬元以上 4

      設備近200臺件。其中具有先進的核磁共振成像系統、準激光儀、16排螺旋CT、直線加速器、X—刀、數字減影、大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尿沉渣定量分析儀、計算機放射成像系統(CR)、全自動胃腸透視系統、血液透析系統、頭部固定系統、腹腔鏡關節鏡、腦室鏡、電切鏡、宮腔鏡、管鏡、C形臂、徠卡顯微鏡、陰式探頭黑白B超、等離子電刀、支氣管鏡、膀胱鏡、電子內窺鏡、四維彩超、彩色超聲掃描系統、新柏氏膜式液基細胞檢測系統、遠程胎兒監護儀、三維B超工作站、體外震波碎石系統、中央監護系統、骨髓細胞分析系統、全景曲面斷層X線機、彩色精子質量檢測系統、數字化裂隙燈、AB超聲波、鼻竇鏡、病理檢測系統、核多功能測量系統、生命監護系統、烤瓷高頻鑄造系統等精密醫療設備。

       辦院

      醫院在不斷提高醫療護理質量的同時,始終“以病人為中心,一切為了病人”的服務旨,誠信為本的服務,推行“人性化”服務模式,強化醫療服務中的人文關懷,采取各項便民措施,把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的思想落實到實際工作的每一個環節當中。同時開展“病人選擇醫生制度”、“病人費用查詢卡制度”、“單病種收費限價制度”、“收費價格公示制度”,強化病人尋醫問藥的透明度,從而營造讓百姓放心、讓患者滿意的醫療。

       組織機構

      黨務部分:黨委辦公室紀檢委辦公室共青團工會

      

    民族大學附屬醫院院長 孫志剛

      職能科室:

      院辦醫務部護理部

      財務部人事部審計部

      核算辦部感染科

      科教部信息中心后勤保障部

      預防保健部醫學工程部國有資產管理

      民族大學附屬醫院院長孫志剛

       科室設置

      蒙醫內科

      蒙醫外科

      神經外科

      蒙醫肛腸科

      西醫婦科

      泌尿外科

      西醫骨科

      神經內科

      蒙醫婦科

      腫瘤科

      口腔

      康復科

      男性科

      療術治療中心

      

    血管內科

      急救中心

      蒙醫骨病科

      西醫兒科

       特色專科

       西醫婦科簡介

      醫院重點學科西醫婦產科。現有醫務人員28人,其中主任醫師1人,副主任醫師9人。先后引進腹腔鏡、宮腔鏡、

      

    5

      鏡、數字化B超,并針對自治區宮頸癌高發的特點(全國第二位)在全區最先引進新柏氏膜式液基細胞學檢測系統(TCT)。此設備是目前國內國際最先進的宮頸癌前病變及早期宮頸癌的篩查設備,可以xxx提高宮頸癌前病變及早期宮頸癌的診斷率。利用這些新設備開展了許多新技術。如在本地區率先開展的微創手術技術使病人痛苦小,恢復快。宮腔鏡、鏡、陰式B超等設備的應用xxx提高了宮腔、宮頸及盆腔疾病的診斷率,從而xxx縮小了和先進地區的差別。開展《電視腹腔鏡在婦科手術中的應用研究》、《宮腔鏡在婦科宮腔疾病診斷手術中的應用研究》等科研課題。近年來在各級醫學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百余篇。

      

    學科帶頭人、自治區勞動模范宋偉奇副主任醫師,每年接診9000余人,完成手術700余例,其中疑難重大手術近百例。率先在自治區開展電視腹腔鏡婦科手術技術,利用腹腔鏡完成卵巢腫瘤、子宮肌瘤等手術近千例。開展宮腔鏡下粘膜下肌瘤、子宮內膜息肉等電切手術200余例。開展婦癌系統規范治療、術中動脈灌注化療以及介入化療等,使許多婦癌患者長久甚至治愈。大規模開展了腹膜外剖宮產手術,使其占剖宮產總數的80%以上。對傳統的手術切口選擇、大小及縫合方式等進行,使手術更具微創化。病人術后恢復快,痛苦小。近幾年來發表論文數十篇,如《婦科晚期惡性腫瘤術中髂內動脈灌注化療可行性分析》、《208例婦科電視腹腔鏡手術分析》等。科研及論文多次獲。其中,《180例B超診斷宮外孕臨床分析》于2002年5年獲全國醫藥衛生優秀二等;《12例婦產科惡性腫瘤術中雙側髂內動脈灌注化療藥物短期療效分析》于2002年8月獲全國社會科學與西部大開發學術特等、于2004年獲全國腫瘤學術交流暨優秀醫學論文頒會一等;《婦科惡性腫瘤術中盆腹腔灌注化療研究》及《無水精宮腔注射治療更年期功血及子宮肌瘤異常出血療效觀察》于2002年4月分別獲通遼市科技進步二等和三等。

       蒙醫藥研究

       蒙藥制劑室簡介

      

    民族大學附屬醫院蒙藥制劑室始建于1984年,制劑室多年來,努力挖掘民族醫學傳統驗方、秘方,為臨床配制

      

    6

      安全有效的蒙藥制劑,積極研發新制劑、新劑型,致力于臨床、教學、科研服務,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逐年提高。

      醫院領導十分重視蒙藥的發展,投資500多萬元,于2000年底擴建了藥制劑樓。這是自治區xxx家按照《醫療機構制劑配制質量管理規范》(GPP)標準設計、建成的醫院制劑室。占地面積4000平米,建筑面積2214平米。配有先進的設施、設備,機構緊湊、布局合理、功能具全。分為一般區、潔凈區、照潔凈區管理區、倉儲區、辦公區等區域,有前處理車間、提取濃縮車間、兩個固體口服制劑生產線、藥檢室、留樣觀察室等配制間,有水處理系統、空調凈化系統、動力配電系統、消防預警系統等輔助設施,在配制傳統劑型的基礎上,增加了新劑型車間,為蒙藥事業長足發展打下了的基礎。

      蒙藥制劑室配制湯劑、散劑、水丸、蜜丸、油劑、顆粒劑、片劑膠囊劑等8個劑型160多個品種常用藥品,滿足臨床需求。年生產和銷售額達500多萬元。制劑室配制的藥品,因質量好、價格低、療效確切、副作用小而深受醫生及患者的歡迎。如一方珍珠丸、一方巴特日——7、阿木日——6等傳統藥品,常年供不應求;新研發的驗方新——Ⅱ號、乳腺——Ⅰ號、血寶丸等專科特色藥品遠近聞名,好多外省區病人前來就診、取藥。

      蒙藥制劑室,技術力量雄厚,有副主任蒙藥師2名,主管藥師4名,藥師5名。其中研究生1名,本科生8名,專業人員的比例站總人數的72%。有完整的配制管理、質量管理等組織機構,有嚴格的管理制度及崗位職責。編制了崗位SOP等2000多份GPP管理文件,使制劑室管理工作科學化、規范化、標準化,各項工作順利開展。

      水丸車間

      水丸車間用糖衣鍋制粒,不銹鋼滾桶篩分離、篩選,基本實現機械化。水丸在35℃~45℃自然溫度下進行干燥,避免天然藥物易揮發性成分的溶解、揮發、丟失,從而達到提高療效的目的

      真空干燥車間

      用真空干燥箱干燥提取侵膏及其它藥物。真空狀態下進行干燥,加快干燥速度

      水丸包裝車間

      技術工人在包裝水丸制劑。

      提取濃縮車間

      提取、提純蒙藥材的有效成分,是蒙藥劑型的重要工藝。該熱回流抽提濃縮機組能夠實現動態水提,有機溶劑乙醇等)及無機溶劑(石油、醚等)提取,提油等工藝操作。集提取、濃縮工藝為體,兩道工序一次性完成,也可提取芳輕油。

       醫院榮譽

    在通遼市2005年度科技興市表彰大會上,孫志剛教授,榮獲特等和一等,金朝魯、濤、韓秀珍榮獲三等

      

    7

      2005年1月,院神經外科專家孫志剛院長,被《中華神經外科》聘為特邀編委

      2005年5月31日,院神經外科專家孫志剛院長,光榮當選自治區醫學會副會長。

      2005年5月,院西醫婦產科主任宋偉奇,光榮當選為”自治區勞動模范”

      2005年5月,院內一科專家鐘國振副院長、內二科主任孫志堅教授,當選自治區醫學會理事。

      2005年5月,神經內科主任賈秀杰,當選神會委員

      2005年10月,院麻醉科主任包長順,光榮當選為醫學會麻醉分會副主任委員

      2005年9月17日,院放射科主任齊延君,光榮當選為通遼市醫學會影像分會主任委員,治當選為秘書長

      2005年10月9日,院麻醉科包長順,光榮當選為通遼市醫學會麻醉分會主任委員、包文奎為副主任委員、蘇國友為秘書長。

      2005年10月,院內一科主任劉會龍、腔鏡室崔海山主任光榮當選為通遼市醫學會消化分會副主任委員

      2005年11月,院布仁巴圖副院長,光榮當選中華臨床藥理學會北方分會副主任委員

      2005年11月,院口腔科主任王俊海,光榮當選通遼市醫學會口腔分會主任委員,劉祎華為秘書長

      2005年11月,院鐘國振院長,光榮當選通遼市醫學會感染分會副主任委員

      2005年12月,院西醫婦產科宋偉奇主任、張娟,分別當選為通遼市醫學會婦科分會主任委員和秘書長

      2005年12月,院腫瘤科哈日巴拉,當選為腫瘤放療學會常務委員,通遼分會副主任委員

      

    8

      院被授予,自治區“職工經濟技術創新工程”先進集體

      2005年度院被日評為“百姓口碑最佳單位”

      院被評為科爾沁區2005年度消防工作先進集體

      2006年3月院北科爾沁區評為傳染病防治網絡直報先進單位

      院被通遼市評為醫院管理年先進單位

      院被評為2005年度中區直、市直基層工會實績考核先進單位

      院內一科劉會龍主任、內二科孫紅濤主任榮獲民族大學2003-2004年度教學質量

      民族大學附屬醫院社會信譽深受百姓好評,被授予百姓口碑最佳單位榮譽稱號

       重點學科

       蒙醫內科 自治區臨床醫學重點學科、民族大學民族醫學碩士研究生培養學科點蒙醫內科,現設有蒙醫心病、腦病、肝病、血液病及風濕免疫病等5個二級科室,血液病研究所、腦病研究所、肝病研究所等3個臨床研究所和1個蒙醫藥研究室。配備臨床實驗室、酶免檢測實驗室、血氧療室、監護室、心電檢查室等。由自治區衛生廳學科建設投資匹配的經顱多普勒、彩色心臟多普勒超聲診斷系統、輸液泵、酶標儀、洗板機將于不久配備到位。現有主任醫師6人,副主任醫師10人,主治醫師9人,碩士學位獲得者7人,病床56張。多年來,“科有特色,人有專長”的旨,以送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培養學科帶頭人和技術,加強專病專治建設,努力提高疑難病癥的研究水平,積極發揮蒙醫藥特色優勢,尤其對心腦血管疾病、血液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肝膽疾病的診治在區內外享有很高的聲譽,患者分布于東四盟市及東北三省周邊地區,為廣大人民群眾的醫療衛生、預防保健事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蒙醫專病理論、治療方法等方面基本形成獨到的特色優勢,為今后的學科建設和發展,奠定了專科優勢、人才優勢、科研優勢。

      主持教育部課題3項,自治區級課題6項,民族大學攻關課題14項,其中《冠心康膠囊治療冠心病臨床研究》等三項課題榮獲自治區科技進步二、三等。現承擔民族大學攻關課題《蒙藥生血康膠囊的開發研究》、《保利爾膠囊的三期臨床試驗》、《蒙藥新-Ⅱ號治療冠心病的臨床研究》、《好道敦-德格都治療慢性胃炎的臨床研究》、《蒙醫內科學教學規范化研究》等多項區級科研課題及校級科研課題。每年承擔蒙醫本科及研究生課程1000余學時的教學任務,編寫本、專科用教材有6部、專著7部、發表論文100余篇。

       蒙醫外科 醫院重點學科蒙醫外科,現有醫生6人,其中副主任醫師3人、主治醫師2人、研究生1人。該科室在肝、膽、腎、甲狀腺、前列腺手術,乳腺癌根治術,胃腸道腫瘤手術等疾病治療方面已達到本地區xxx水平。自2004年3月以來,成功開展了500余例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乳管鏡診治乳腺疾病、100余例經皮環形結扎治療大隱靜脈曲張術(此項技術填補自治區空白)、全系膜直腸癌切除術、無張力癌修補術、肝右葉巨大惡性腫瘤切除、不切斷頸前肌群行甲狀腺次全切除術、功能性頸清術、甲狀腺癌根治﹢功能性頸淋巴結清除術等新技術,為廣大患者帶來了,受到行內的一致好評。

      學科帶頭人、碩士研究生導師額都副主任醫師擅長本學科領域內的各類疑難雜癥的手術治療,在本地區率先開展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全系膜直腸癌切除術,技術嫻熟,療效顯著,深受患者的信賴。在各級醫學刊物上發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110例臨床觀察》等學術論文10余篇,正在開展的科研課題有民族大學科研課題《用蒙藥乳腺-Ⅰ號治療乳腺病的療效觀察》等。

       蒙醫專家

      楊阿敏:蒙醫內科主任醫師、教授。自治區有特殊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擅長消化系統疾病、神經官能癥、風濕、類風濕等疾病的診斷與治療。

      額爾敦朝魯:副院長、副教授、碩士。擅長治療神經系統疾病、風濕性疾病、蒙西醫結合治療腦血管病、周圍神經病、各種頭痛及腦囊蟲有獨特的療效。

      布仁巴圖:副院長、副教授。擅長:蒙西醫結合治療過敏性紫癜、腎炎、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白塞氏病、類風濕、淋巴腺結核、紅斑狼瘡及各種血液病等。

      白萬福:主任醫師,傳統醫學博士,擅長蒙西醫結合治療急慢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膽囊炎、胃炎、結腸炎、腎炎、支氣管炎、偏頭痛、顱內肉腫等疾病的診斷治療。

      山:副主任醫師。主治:急慢性腎炎腎病、肝硬化腹水、心肌病、胃病、結腸炎、胸膜炎、肺結核等。

      張福全:副教授。專長:對治療腦血管病、癲癇病、小兒厭食癥有獨特的治療方法。

      白玉華:副教授。蒙西醫結合診治小兒內科疾病,尤其擅長消化不良及營養不良、反復呼吸道感染、心肌炎、腎炎、腎病、過敏性紫癜、大腦發育遲緩及癲癇和各種貧血等疾病的治療。

      烏力吉巴特:副主任醫師。專長:蒙西醫結合治療消化系統疾病。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25492/

    (25)
    91麻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