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程
醫院始建于1954年,前身為市大興縣人民醫院,2001年大興撤縣改區醫院遂更名為市大興區人民醫院。2006年成為市醫保A類醫院;同年,區人民與首都醫科大學簽署合作協議加強醫院建設,醫院成為首都醫科大學燕京醫學院附屬大興醫院,2011年8月更名為首都醫科大學大興教學醫院。醫院先后被認定為市內科、外科、全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同時,積極與三甲醫院合作,先后成立大學泌尿外科研究所大興會診中心、天壇醫院大興神經外科協作醫院、同仁醫院大興眼耳鼻喉會診中心、兒童醫院大興會診中心、積水潭醫院大興會診中心、腦血管病中心大興分中心、首都醫科大學心血管疾病研究所大興診治協作中心、腫瘤醫院大興會診中心、大興區心臟疾病診療中心等診療中心。
醫院概況
市大興區人民醫院隸屬于市大興區衛生局,位于市大興區黃村西大街26號,目前是市大興區規模xxx集醫、教、研、防為一體的二級甲等綜合性公立醫院。占地面積59022平方米,建筑面積93933平方米。擬于2012年啟用17608.27平方米的急診教學科研樓和22390平方米的婦兒樓,目前床位832張,婦兒中心樓啟用后病床將增至1100張。醫院交通極其便利,緊鄰地鐵4號線大興線黃村西大街C口和公交黃村西大街站,有410、456、610、631、937、954、957、968等10余公交可到達醫院。
大興區人民醫院
人員情況
現有職工1742人,衛生技術人員1516人,占全院職工的87.0%,其中,高級職稱141人,博士及以上學歷7人、碩士學歷189人。大興衛生首席專家5名,占全區首席專家的55.6%,分別為心內科郭雪微、婦產科馬秀華、神經內科趙留莊、呼吸內科張永祥、神經外科趙保鋼;大興新區優秀青年人才4名,分別為馬莉、杜靜波、周冠華、崔剛;大興區優秀中青年醫務工作者14名,占全區37.8%。
科室設置
共設科室60個,包括婦產科、急診科、內科、外科、兒科、手術室、重癥監護室等33個臨床科室;功能檢查科、放射科、檢驗科、病理科等6個醫技科室。區級重點學科4個,分別是婦產科、心內科、呼吸科、腫瘤內科;院級重點學科3個,分別是骨科、急診科、神經內科。
診療裝備
擁有美國GE Light Speed VCT機(64排128層螺旋CT)、1.5T磁共振、800mA血管造影機、DR影像系統、高壓氧艙(可容22人)、全自動細菌鑒定及藥敏分析儀、數字化雙能X線骨密度儀等萬元以上醫療設備1039臺件;擁有層流高凈化手術室16間。
診療項目
開展心臟血管造影及支架植入術、神經系統介入診療技術、腫瘤介入治療等介入治療;顱內顱底腫瘤切除術、氣管/血管成型肺葉切除術、乳腺癌根治術、腎血管重建技術、人工關節置換技術等項目;關節鏡、宮腔鏡、電子胃腸鏡、鼻內窺鏡、輸尿管鏡、胸腔鏡等微創項目;角膜手術、扁桃體腭咽成形術(用于治療打鼾)、口腔類手術等項目;醫學影像、功能檢查、醫學檢驗、病理檢查等臨床輔助項目。2012年,在安貞醫院支持下,成功開展3例心臟搭橋手術。大興區人民醫院醫院休息大廳
社區衛生
醫院下轄林校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下設黃村西里、興政東里、車站北里、富強西里、興政西里、車站中里、興濤社區、清城名苑8個社區衛生服務站,承擔轄區內傳染病防治、免疫規劃、免疫接種、性病/艾滋病防治、職業病防治、病防治、慢病管理、健康教育、預防保健、社區康復等基本醫療服務。
十二五規劃
依據市和大興區衛生事業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結合醫院實際和群眾衛生服務需求,確立醫院十二五發展戰略目標為:打造具有醫院水平的區域醫療中心。醫院將以創建醫院為主線,以學科和人才隊伍建設為重點,以數字化醫院建設為手段,持續提高醫療質量和安全,提升醫療服務品質,將醫院建設成為區域內綜合優勢突出、技術和服務水平xxx的區域醫療中心。
醫院秉承以病人為中心服務和以職工為本管理,遵循文明行醫 精益求精 患者至上 服務大興旨,誠信 博精 圖強院訓, 以十二五發展規劃為藍圖,進一步提高醫療質量和服務能力,充分發揮區域醫療中心作用,為提高新區廣大人民群眾身體健康水平做出積極貢獻。
聯系地址:市大興區黃村西大街26號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25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