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1964年廣西第二屆西醫學習中醫班結業,1957年8月中專畢業后,在省立中醫院內、外科從事醫療實踐,在名醫指點下自學中醫;
1964年10月從廣西第二界西醫學習中醫班結業。
1985年取得副主任醫師、副教授資格。
1979-2002年間,曾任廣西壯族自治區中醫醫院,廣西中醫學院xxx附屬醫院肛腸科主任、副院長;自治區干部保健醫療專家組專家;中華全國中醫藥學會肛腸分會理事;全國中醫藥高等教育學會臨床研究會肛腸分會副主任委員;廣西政協第五屆委員、第六屆常委;廣西常委會第八、九屆委員,教科文衛委員會委員;九三學社廣西區委員會第二、三屆副主委,第十屆社。現任廣西中醫藥學會常委理事,肛腸科學會主任委員;《廣西醫學》、〈〈廣西中醫藥〉〉編委。
1997年被人事部、衛生部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遴選為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繼承人指導老師。
研究方向
從事臨床醫療、教學和科研工作47。繼承名老中醫李士桂,梁錫恩,李才魁,黃偉林,劉量新治療皮膚瘡瘍,痔瘺,骨傷風濕,性胃腸炎,性肝炎,低血鉀癱瘓疑難病癥的經驗。
1966年4-5月到武漢市中醫院肛腸科,1975年5-7月參加全國名老醫結合防治肛腸病學習,引進枯痔注射,痔荃底硬化,混合外剝內札、內括綠肛側切等10項目新技術、新療法。
以痛苦少、療程短、治愈率高而享譽一方,求醫者來自全國23個省和直轄市,還有港、澳臺地區和外籍華人。
1976年研制成功消痔注射液,治療內痔、直腸脫垂和直腸海綿狀血管瘤有xxx,注射給藥一次,臨床治愈率達96.43%。
學術貢獻
通過舉辦和接受生,培訓肛腸專科人才396人,來自粵、桂、湘、鄂、魯、青、吉、翼等省,推廣新技術、新療法13項。
發表學術論文34篇,其中9篇被選入《防治直腸疾病》、《疑難病癥經驗》、《外科理論與實踐》、《中華臨床醫學》、《中國醫藥衛生》、《中國醫藥衛生學術文章》、《世界學術文庫》(醫藥衛生卷)等專著出版發行。4次在全國中醫(醫結合)肛腸學術會議(南京、福州、昆明、天津)上論文,5次在全國肛腸病研究專題學術會議(重慶、黃山、銀川、沈陽、天津)上論文。指導學術繼承人楊偉,何網高總結新經驗,發表學術論文8篇。
社會評價
1985年被評為五四服務先進個人,獲自治區政協表彰,1995年獲廣西優秀醫學科技工作者稱號,1993年起享受國務院頒發的特殊津貼。個人業績載入《中華創新與發明人物大辭典》。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25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