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四川大學華西醫學中心--West China Center of Medical Sciences,Sichuan University
四川大學華西醫學中心
2000年9月,為中國高校教育,原四川大學(創建于1896年)與原華西醫科大學(創建于1910年)合并,并組建華西醫學中心。
設華西臨床醫學院,華西口腔醫學院,華西藥學院,華西基礎醫學與學院,華西公共衛生學院,簡稱華西五院(全國簡稱川醫)。
華西醫院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是世界單體規模xxx的醫院,學科門類齊全、師資力量雄厚、醫療技術精湛、診療設備先進、科研實力強大的xxx綜合性醫院 ,床位4300張。
華西第二醫院
華西第二醫院
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是全國xxx的衛生部部屬婦女兒童醫院,是西部地區歷史最悠久,實力xxx的集醫療、教學、科研和預防保健為一體的婦女兒童專科三甲醫院,擁有床位466張。
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
華西口腔醫院
華西口腔醫院
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是中國xxx個口腔專科醫院,醫療技術和服務質量享譽,是國內外知名的口腔專科三甲醫院 ,擁有床位200張、牙椅300張。
四川大學華西第四醫院(四川職業病防治)
華西第四醫院
華西第四醫院
四川大學華西第四醫院是全國xxx的衛生部部屬職業病醫院,是西部地區的職業病患者的診療中心和四川省急性中毒救援醫院 ,擁有床位400張。
2009年度四所附屬醫院門、急診數量達4351960人次,出院人次180941,手術臺次90515。
注:原華西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于90年代整體移交自治區,現改名為四川()華西醫院。
校史簡述
1910年 美國、英國、的5個組織在成都華西壩創辦的私立華西協合大學--West China Union University 。采用當時和大學的辦學模式,
xxx任校長畢啟
xxx任校長畢啟
1910年3月11日 華西協合大學舉行了開學典禮,初設文理教育三科。Joseph Beech(美)出任校長。Beech在四川省和國民募得大洋萬元(袁世凱捐資4000大洋),建校后在各方共募得資金400多萬美元。
1912年 在,美國,英國分別舉辦了華大學舍建筑設計大賽,英國建筑大師弗烈特·榮杜易設計了現在屬于四川省文物單位的華西壩建筑群。
1914年 開設醫科,H.L.Canright(美)出任首任院長。將仁濟、存仁醫院作為教學醫院。
1917年 在Ashely Woodward Lindsay(加)主導下開設牙科系,成為中國現代口腔醫學的開端。
1920年 開始向少數優秀畢業生同時授予華西協合大學和紐約州立大學醫學博士學位。
1924年 開始招收女學生,成為四川女子高等教育的開端,也率先在西部實現了男女合校。
華西協合大學早期科系表
科
系
學制
簡況
文科
西洋史學,綜合文科
預科三年
正科三年
1910年創辦
1918年調整為語言文學組(國學系,法文系,英文系)
社會經濟歷史組(歷史系,社會學系,經濟學系)
哲學心理學教學倫理學組(哲學系)
理科
生物學,化學,
數學,物理學
預科三年
正科三年
1910年創辦
數學系后改數學及天文文學系,增設天(自)然科學系
道科
?
?
1913年創辦
教育科
數學,理化,生物
國文,外文,社科
學制不等
1918年創辦
醫科
?
正科六年
1914年創辦
牙科
?
正科六年
1920年改為
七年
1917年創辦
附設單位
華西協合中學校
華西協合師范學校
華西協合神校
夏令學校
高崎初級中學,弟維小學校,成都仁濟男醫院,
仁濟女醫院,仁濟牙癥醫院,存仁醫院
1927年 醫牙合并為八年制醫牙學院。
1933年 華大獲得國民批準的正式辦學資格,學校教育主權歸屬中國人掌握,張凌高任校長。設文,理,醫牙三學院,成為醫牙為主文理并重的綜合性大學。
1932年 開設藥學系
1934年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正式接受華西協合大學為兄弟學校,授予醫牙學院畢業生醫學博士學位和牙學博士學位,授文學院和理學院畢業生文學士和理學士學位。
1936年 開設公共衛生學系
1937年 與內遷華西壩的中央大學醫學院,金陵大學,金陵女子文理學院,燕京大學,齊魯大合辦學,聯合辦醫。成為成都歷史上空前學術大師云集的開端。
1938年 組建華大·中大·齊大聯合醫院,抗戰勝利后聯合醫院摘牌。
1942年 華大文學院院長羅忠恕在大學提出一份中英文化合作計劃,劍橋相繼成立中英文化交流委員會,東西文化學社在華西壩成立,一場對20世紀中國影響深遠的文化交流由此發端。李約瑟,海明威,林語堂等人紛紛前來華西壩交流,愛因斯坦,羅素等人紛紛致函表達溝通的愿望。
1946年 內遷高校復原,五大辦落下帷幕。
1949年 解放前夕,華西協合大學已是1所包括文、理、 醫、牙4個學院的綜合性大學,設有26個系和2個專修科,7 所附屬醫院。其中創刊于1946年的《華大牙醫學》已發展成國際一流水準的口腔醫學。
1951年10月6日 人民正式收回華西協合大學,學校定名華西大學,劉承釗出任校長。
1952年 學校文理哲學院,社會學系民族學,藏品豐富的歷史博物館劃歸四川大學;工學院劃歸成都工學院(現四川大學);農學院劃歸四川農學院(現四川農業大學);經濟學系劃歸四川財院(現西南財經大學)。
1953年 山東醫學院(現山東大學醫學院)藥學專業,浙江醫學院(現浙江大學醫學部)衛生專業及1946年華西教授支援創建的重慶大學醫學類專業調入。學校更名為四川醫學院。設醫學、口腔、衛生、藥學4 個系和1所綜合性附屬醫院。
1978年 恢復招收研究生,并經國務院批準為全國重點高等學校,衛生部直屬的重點醫科院校。
1985年 為適應醫學教育發展的形勢和加強國內外學術交流,學校更名為華西醫科大學。
1996年 通過211工程項目驗收
1998年 成為首批4所211工程醫學類院校之一。
2000年 與四川大學合并,更名為四川大學華西醫學中心,校址更名為四川大學華西校區。
2010年9月30日 舉辦四川大學華西醫學百年暨合校十年慶典
2010年 成為首批10所教育部衛生部共建高等學校醫學院(部,中心)之一。
合校十年 再創輝煌
合校十年來,四川大學華西醫學在學科建設、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師資隊伍建設、國際交流與合作等方面都實現了歷史性跨越,在核心競爭指標上實現重大突破:新增兩院院士1名;獲建醫學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4個、衛生部重點實驗室2個;獲準973首席科學家項目3項;獲建xxx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2項;入選國家 7人。十年間,四川大學醫學學科的國家重點學科由3個增加到16個,長江學者勵計劃特聘教授由1名增加到8名,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由6名增加到16名,xxx教學名師5名,國家精品課程15門,xxx教學團隊5個,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9篇。科研經費,學術論文數量,醫院門急診人次等標志辦學、醫療水平的核心競爭力指標連年創歷史新高。
●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是世界規模xxx的綜合性單點醫院。
●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被SCI和MEDLINE收錄的科技論文在2005年、2007年、2009年均名列全國醫療機構xxx。
●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擁有中國規模xxx、最早整體通過美國病理家學會(CAP)檢查認可的醫學檢驗中心。
●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2000-2009年收治SAP患者數量居國內單家醫院xxx。
● 2004年,國內首例肝移植術后孕婦在四川大學華西婦產兒童醫院成功分娩,以中國首例、世界上肝移植后最短時間受孕分娩等特征被記載入世界和中國婦幼醫學發展的歷史。
● 四川大學華西婦產兒童醫院婦幼醫學檢驗中心是我國xxx通過ISO15189國際最高水平醫學檢驗標準認證的專科醫院。
● 四川大學華西婦產兒童醫院是國內同類醫院中xxx同時擁有婦產科學、兒科學兩個國家重點學科的醫院。
● 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學院獲準建設全國口腔醫學xxx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和xxx個973重大項目。
● 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學院2004年和2009年連續獲得全國口腔醫學一級學科排名xxx。
● 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學院2009年SCI收錄論文和表現不俗論文位列全國口腔醫學xxx。
● 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學院創辦的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Science 是xxx本具有國內統一連續出版物號和國際標準連續出版物號的口腔醫學英文期刊,也是xxx本被SCI數據庫收錄的口腔醫學期刊。
● 四川大學華西藥學院擁有的靶向藥物及釋藥系統實驗室,是我國xxx從事靶向藥物與釋藥系統研究的部級重點實驗室。
教研現狀 學科情況
四川大學華西醫學中心現有醫學類本科專業14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6個(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預防醫學與公共衛生、藥學、醫結合),博士后流動站7個,在校本科生3900名,在校碩士生2700名,博士生1000名。
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個:口腔醫學。(覆蓋口腔臨床醫學,口腔基礎醫學)
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2個:學,皮膚學,內科學(呼吸系統),內科學(消化系統),兒科學,影像醫學與核醫學,外科學(骨外),外科學(普外),外科學(胸心外),婦產科學,腫瘤學,營養與食品衛生學,藥劑學。國家重點學科總量位列中國高校醫科第四(不含軍隊院校),。
衛生部國家臨床重點專科(2010年):
華西醫院:麻醉科、病理科、實驗醫學科、骨科、消化科、重癥醫學科、專科護理。(其中麻醉科為全國xxx)
華西第二醫院:婦科、產科。
華西口腔醫院:牙周病、牙體牙髓)
華西第四醫院:職業病科
教育部學位中心一級學科評估排名(2007年~2009年)
四川大學華西醫學中心:
基礎醫學--全國高校第5名
臨床醫學--全國高校第5名
口腔醫學--全國高校第1名
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全國高校第6名
藥學--全國高校第6名
醫結合--全國高校第3名。
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評選:
截至2010年,四川大學華西醫學中心共有9篇當選,位列中國高校醫學第四(不含軍隊院校)。
中國最佳醫院排行榜(2009,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名列全國醫院第二。
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名列全國醫院第四十一,口腔醫院類xxx。
科研情況
國家重點實驗室:
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口腔醫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人類疾病生物治療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口腔生物醫學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靶向藥物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衛生部重點實驗室:
口腔生物醫學衛生部重點實驗室,移植工程與移植免疫衛生部重點實驗室,時間生物學衛生部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顯示
2007年
四川大學華西醫學中心表醫學類SCI收錄論文256篇,位列全國高校第6。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發表200篇SCI收錄論文,位列全國醫院第1。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發表464篇MEDLINE收錄論文,位列全國醫院第1。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發表的國內論文被引用總次數為4026次(表現不俗論文),位列全國醫院第4。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發表國內論文1751篇,位列全國醫院第3。
2008年
四川大學華西醫學中心表醫學類SCI收錄論文415篇,位列全國高校第5。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發表364篇SCI收錄論文,位列全國醫院第1。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發表571篇MEDLINE收錄論文,位列全國醫院第1。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發表的國內論文被引用總次數為4817次,位列全國醫院第3。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發表國內論文1969篇,位列全國醫院第2。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發表達到SCI國際引用平均值論文31篇,位列全國醫院第1。
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發表達到SCI國際引用平均值論文7篇,位列全國醫院第20,口腔類醫院第1。
2009年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發表的國內論文被引用總次數為5787次,位列全國醫院第3。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發表達到SCI國際引用平均值論文81篇,位列全國醫院第1。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該年度共179篇國際論文被引用488次,位列全國醫院第1。
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發表達到SCI國際引用平均值論文21篇,位列全國醫院第9,口腔類醫院第1。
2000~2009年,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共793篇SCI論文被引用4043次,位列全國醫院第1。
2009年,四川大學華西醫學中心共承擔科研項目975項,總科研經費3.13億元,發表SCI收錄論文578篇,EI收錄論文62篇。
華西五院 基礎醫學與學院
是四川大學重要的教學科研,坐落在美麗的錦江河畔華西校區,2001年7月由原華西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學院合并組建而成。
學院現有教職工242名,其高級職稱43名,副高級職稱52名。有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和學科評議組1名,博士生導師28名,碩士生導師63名,博士后在站人員16名。
學院設有13個教研室即人體解剖學、組織胚胎學與神經生物學、寄生蟲學、微生物學、免疫學、生理學、生物化學與生物學、藥理學、病理生理學、病理學、學、司法病學、毒物分析;1個校級本科教學實驗中心--基礎醫學實驗教學中心(機能學實驗室、形態學實驗室、人體解剖學實驗室、醫學生物實驗室);2個本科專業教學實驗室(基礎醫學專業實驗室和學專業實驗室); 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人類疾病生物治療--人類基因組學與學研究室;1個衛生部重點實驗室--衛生部時間生物學重點實驗室;3個四川省重點實驗室--干細胞應用研究中心、人類疾病基因組與學研究重點實驗室、醫學生物學實驗室;1個校級性重點實驗室--醫學生物學實驗室;1個鑒定中心--四川大學華鑒定中心;2個服務性科室--同位素、電子顯微鏡;1個新藥臨床前藥理研究中心。
學院現有一級學科博、碩士授權點12個--生理學、生物化學與生物學、生物醫學工程學、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免疫學、病原生物學、病理生理學、學、醫學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醫學神經生物學、醫學生理學與時間生物學、藥理學;博士后流動站3個--基礎醫學、生物醫學工程學、生物學。其中生物化學與生物學、病理生理學、學、生理學、人體解剖學與組織胚胎學為省級重點學科、211工程建設重點學科。
學院非常重視科學研究,教學、科研同步發展。建院后獲得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1項,二等1項,三等1項;四川省科技協作二等1項,三等3項。
華西臨床醫學院/華西醫院
在歷史文化名城成都市的錦江畔,有一座聞名遐邇的醫學城--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華西醫院。她的前身是英國、美國、等國的1892年在成都建立存仁、仁濟醫院;1914年私立華西協合大學成立醫學院,將其作為教學醫院。經過118年的建設,特別是以來的飛速發展,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華西醫院已成為學科門類齊全、師資力量雄厚、醫療技術精湛、診療設備先進、科研實力強大的綜合性研究型臨床醫學院及教學醫院;1990年被衛生部評定為甲等醫院。是中國高等醫學教育重要,中國西部地區疑難重癥診療中心、醫學科學研究中心,國家循證醫學中心,國家新藥、中藥安全性評價中心。
華西醫院是當今全世界單點規模xxx的醫院,中國西部疑難重癥診療的xxx中心,醫療水平處于全國先進行列。醫院占地1173畝,業務用房面積40余萬平方米,床位4300張,職工7000余人;設39個臨床科室(另有7個綜合病房),15個醫技科室。2010年門診量314.7萬人次,出院病人15.8萬人次,手術7.7萬臺次,平均住院日9.74天;各項醫療質量效率指標持續保持強勁上升態勢。在衛生部2010年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評估中有7個專科進入全國前十名;在復旦大學2009年度中國最佳專科聲譽和最佳醫院排行榜上,以綜合得分71.45分名列全國第二,其中臨床最佳專科聲譽排名全國第二,有15個臨床專科進入全國前10名。
學院現有高級職稱專家799人,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1名、國家 引進人才2人、xxx教學名師2名、長江學者6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杰出青年11 名、博士導師165名、碩士導師325名。擁有臨床醫學和醫結合2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資格;現有國家重點學科9個,有xxx教學團隊2個,xxx 精品課程6門,xxx雙語示范課程1門,xxx特色專業2個,xxx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近年主編出版教材116本,其中獲高等教育精品教材4部;在教 育部2008年的一級學科整體水平評估中,臨床醫學排名全國第5,醫結合排名全國第3。研究生教育設臨床醫學博士后流動站4個,有博士學位點33個,碩士學位點覆蓋所有二、學科;現有在站博士后45人,在讀博士生485人,碩士生1090人。本科教育設臨床醫學、護理學、醫學檢驗、醫學技術、康復醫學5個專業(系),教研室17個,在讀本科學生2453人,港、澳、臺籍及外國留 學本科生347人。建院以來,學院形成了嚴謹、勤奮的教風和學風,醫學精英、精致、精品的教育思想,重視學生臨床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為國家培養了大批的醫學高級專門人才。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在杜甫留下千古絕句的萬里橋頭,華西臨床醫學院/華西醫院始終堅守著關懷、服務的,著以人為本、崇尚學術、追求卓越的,高揚著為祖國奉獻、為事業創意、為團隊進取的旗幟;象詩人吟頌的那艘萬里船一樣,在醫學的海洋里乘風破浪,向著國際知名的研究型醫學院/醫院的目標,揚帆遠航。
醫學院/醫院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機制,現任院長:石應康教授,黨委:鄭尚維教授。
華西公共衛生學院
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生學院是我國最著名的公共衛生學院之一,辦學歷史長、學科門類齊全、學術建樹豐富。學院起源于1914年建立的私立華西協合大學醫學院衛生學與公共衛生學課程組,1936年成立私立華西協合大學醫學院衛生學與公共衛生學系,1951年10月由中央人民命名為國立華西大學公共衛生學系,1953年10月更名為四川醫學院公共衛生學系,1986年10月更名為華西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自2001年起,學院始用現名。
學院現設有15個教研室、職業病防治醫院(華西第四醫院)、衛生管理干部培訓中心、2個研究所、2個省重點學科(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1個省重點實驗室(毒理學實驗室)和4個基礎課程重點實驗室;并設有分析測試中心、計算機分中心、毒理學實驗室、實驗動物房、《現代預防醫學》編輯部和院資料室。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華西分院和4個省級以上學會掛靠學院。學院是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和博士后流動站,并擁有6個二級學科博士點和9個碩士點。設有預防醫學專業、衛生檢驗專業、衛生事業管理專業方向(屬公共事業管理)、健康保險專業方向(屬公共事業管理),醫藥企業管理專業方向(屬公共事業管理)等5個本科專業(方向)。有分布于xxx和沿海城市的26個教學實習。此外,學院分析測試中心是四川省技術監督局認可的計量認證合格單位,已通過中國實驗室國家認可,并是衛生部批準的保健食品功能學檢驗機構。
學院現有教職工 268 人,其中高級職稱 75 人,博士導師 14 人,碩士導師 39人。在校本科生 1326 余人,博士生 61 人,碩士生 218 人。學院有一批獻身公共衛生事業的知名教授。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 6 人,省部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2 人,四川省衛生廳學術和技術帶頭人 11 人。已故 陳志潛教授,是享譽世界的公共衛生學專家、初級衛生保健的、農村衛生保健網的創建者、中國現代健康教育的奠基人,被譽為中國公共衛生之父。 陳志潛 教授獻身于醫學事業,治學嚴謹、 崇尚科學、 勇于創新,為人類健康和我國公共衛生事業做出了杰 出貢獻。
我院是國內衛生檢驗專業的發源地,該專業也是我院的優勢專業,至今學科地位在全國仍位居xxx。
學院在1974年組建的職業病防治醫院(華西第四醫院),是全國xxx由衛生部直管的職業病防治醫院和西南地區勞動衛生和職業病培訓中心,目前擁有400張病床,在職職工200余人,其中高級職稱專業技術人員32名、衛生部專家5人、省級專家8人。
華西藥學院
藥學院現有建筑面積27000平方米的教學樓和實驗樓,分布在風景如畫的華西鐘樓和荷花池畔。藥學院現設藥學本科專業。為藥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單位。有藥學博士后流動站1個,二級學科博士點6個(藥物化學、藥劑學、藥物分析化學、生藥學、微生物與生化藥物、藥理學),二級學科碩士點6個(藥物化學、藥劑學、藥物分析化學、生藥學、微生物與生化藥物、藥理學)。1個xxx重點學科-藥劑學;2個省重點學科-藥劑學,藥物化學;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靶向藥物及釋藥系統實驗室;2個省重點實驗室-靶向藥物與新型給藥系統實驗室和天然藥物學實驗室。
藥學院現有教職工118人。其中教授23人,副教授33人,26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1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教育部跨世紀(新世紀)優秀人才資助計劃5人,省學科帶頭人4名,博士研究生導師19人,碩士研究生導師20人。藥學院下設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生物化學、藥物分析化學、藥理學、生藥學、藥劑學、臨床藥學、天然藥物化學、藥物化學、藥事管理學12個教研室,4個學生公共實驗室,1個分析測試中心,1個資料室。還有中草藥標本室和藥用植植園。藥學院為本科生開設31門必修課,21門選修課,為碩士和博士生開設41門課程。
華西口腔醫學院
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學院前身是華西協和大學牙學院,建于1917年,是我國現代口腔醫學高等教育發源地。口腔醫學院、口腔醫院、口腔醫學研究所三位一體。醫院占地面積41406平方米,總建筑面積42113平方米。
學院現有教職工482人,其中教授(主任醫師)、副教授110人,博士生導師25人,他們中有國務院學科評議專家2人,全國及省級以上學術團體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10人。
口腔醫學院設有口腔內科學、口腔頜面外科學、口腔修復學、口腔正畸學、口腔解剖生理學、口腔組織病理學、口腔預防保健學、兒童牙病學、口腔放射學、口腔材料學、口腔種植學、口腔生物學等十二個學科及教研室。口腔臨床學科和口腔基礎學科均為碩士學位授予點和博士學位授予點。1989年口腔頜面外科學、口腔修復學被國家教委批準為高等學校醫學重點學科點;1996年和1998年,口腔內科學、口腔正畸學先后被四川省批準為重點學科,2002年,口腔基礎和臨床學科成為教育部重點學科。
現在校學生771人,其中研究生239人和一定數量的港澳學生及國外留學生。良好的教學、合理的人才培養層次、結構和模式,成為國內及海外口腔醫學各類教育的重要之一。1998年和1999年,口腔頜面外科學、口腔修復學分別被教育部列為 長江計劃特聘教授崗位學科。
1908年華西協合大學建立中國xxx個牙科診所
1911年擴建為牙癥醫院,1928年成立華西協合大學口腔病院,1951年更名為華西大學附屬口腔醫院,1953年更名為四川醫學院附屬口腔醫院,同時建立中國xxx個口腔頜面外科病房,1985年更名為華西醫科大學口腔醫院、2000年更名為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是中國xxx個口腔專科醫院。現有牙科綜合治療椅270臺、病床100張,康復病床26張,年門診量40萬人次,年住院量1700人次,就診患者來自全國各地及海外。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26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