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資力量
(圖)校園景色
醫學系師資力量雄厚,年齡、職稱、學歷結構合理,教學和科研成績顯著。現有專業教師77人,其中教授6人(含兼職教授 2人),副教授41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3人,在讀博士1人;具有碩士學位的教師38人,在崗和脫崗攻讀碩士學位教師14人。近幾年,先后有5位教師分別獲得、市優秀教師光榮稱號,4人為校級學科帶頭人。近三年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學術論文400余篇,出版專著、教材20余部, 有12項科研獲省級勵。
(圖)學子風采
培養目標:
學生主要學習本專業所必需的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及檢驗技術等專業理論知識,有較強的動手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夠勝任各級醫療機構、血站、防疫、檢疫等部門醫學檢驗工作的實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
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臨床醫學概要、生化檢驗、臨床檢驗、免疫學檢驗、微生物學檢驗、寄生蟲檢驗、血液學檢驗等。
主要專業實驗:
無機化學和分析化學實驗、生物化學檢驗實驗、免疫學檢驗實驗、微生物檢驗實驗、寄生蟲檢驗實驗和臨床檢驗學實驗。
(圖)校園景色
培養目標: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基礎醫學、口腔醫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接受口腔醫學技術基本訓練,具有扎實的口腔醫學技術操作技能。
主要課程:
人體解剖學、生理學、口腔解剖生理學、口腔組織病理學、口腔頜面外科學、口腔內科學、口腔修復材料學、可摘義齒工藝技術、固定義齒工藝技術、口腔正畸學等。
主要專業實驗:
基礎醫學實驗、可摘及固定義齒工藝技術實驗、口腔正畸學實驗。
護理專業
培養目標:
專業培養黨的基本線,具有現代護理和護理專業倫理準則,具備人文社會科學、醫學、預防保健的基本知識及現代護理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
主要課程:
人體形態學、生理學、病理學、生物化學、醫學微生物學與寄生蟲學、醫學免疫學、護理藥理學、護理學導論、護理倫理學、護理心理學、護理管理學、基礎護理學、健康評估、內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婦產科護理學、兒科護理學、急重癥護理學、科護理學、眼耳鼻咽喉和口腔護理學、社區護理學
臨檢實驗室簡介
(圖)學生在做實驗
一、發展歷史
臨床檢驗實驗室是于1980年成立的,隸屬于衛生學校,現隸屬于學院醫學系,是集教學、培訓于一體的檢驗專業技能操作實驗室。
二、實驗室教學條件
臨床檢驗實驗室現位于實驗樓四樓,共有1個教學實驗室、實驗教師辦公室1間、準備室一間。
教學儀器:顯微鏡48臺,721分光光度計1臺,中型離心機1臺,小型離心機2臺,水浴鍋3臺,教學儀器設備及實驗物品總值約6萬元。
三、教學任務
臨床檢驗實驗室主要承擔各層次的臨床檢驗基礎、臨床血液學檢驗、臨床檢驗等專業課的實驗教學工作,包括、專科生、教育本、專科生以及衛校的實驗教學工作。
四、人員配備
實驗室有實驗教師1位,實驗技術教師1位。其中高級職稱1人,初級職稱1人。教師可以擔任臨床檢驗基礎、臨床血液學檢驗、臨床檢驗等專業課實驗課的教學,完成實驗教學的課程設置和實驗內容的修改,并進行實驗物品的修理以及標本的制作。
五、實驗室規劃
臨床檢驗是醫學檢驗專業中一門重要的臨床課,學習臨床檢驗的任務在于使醫學生理解和掌握臨床檢驗的基本理論、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能力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臨床檢驗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與觀察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人體解剖實驗室
(圖)實驗室
一、發展歷史
人體解剖實驗室是于1970年建校同時成立的,前身隸屬于衛生學校,現隸屬于學院醫學系,是集教學、培訓于一體的基礎技能實驗室。
二、實驗室教學條件
人體解剖學實驗室現位于實驗樓一樓,共有3個教學實驗室、實驗教師辦公室1間、標本陳列室1個、掛圖室1個、尸體處理室1間、標本制作室1間,尸體儲藏室2個。
目前我們共擁有尸體40具,各種標本300多件,模型300多件,解剖掛圖4套、組胚掛圖3套,以及大量的組織切片,教學儀器設備及實驗物品總值60多萬元。
三、教學任務
人體解剖學實驗室主要承擔各層次的人體系統解剖學、組織胚胎學、局部解剖學、正體學基礎等專業課的實驗教學工作,包括本科生、專科生、教育本、專科生以及衛校的實驗教學工作。
四、人員配備
實驗室有實驗教師5位,實驗技術教師3位。其中高級職稱四人,中級職稱三人,初級職稱1人。每位教師都可以擔任解剖和組胚實驗課的教學,完成實驗教學的課程設置和實驗內容的修改,并進行實驗物品的修理以及標本的制作。
四、實驗室規劃
學習人體解剖學的任務在于使醫學生理解和掌握人體各器官系統的正常形態結構特征、毗鄰及其功能意義,增加學術氣氛,使教研室教學與科研并重的發展道。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26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