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張文彬,男,漢族,人,1934年8月生,大專畢業,高級經濟師。1954年11月加入中國。政協。
簡介
1954年11月加入中國。1951年5月參加工作后,曾在巴縣木洞區稅務所當征收員、辦事員、副所長。1956年2月后任巴縣稅務局秘書股長、副局長(其:1956年7月在財政部西安財干學校學習一年)。1957年8月后任巴縣稅務局副局長,財政局副局長、局長。1962年7月后任巴縣人委財政科科長,縣革委財貿組副組長,縣委財貿部副部長,縣委辦公室副主任。1978年12月任巴縣縣委副,1981年3月任縣委。1986年3月任人民財貿辦公室主任、黨組。1988年5月任委常委、組織部部長。1988年6月后任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市人民副市長。1988年9月任市委常委、市人民副市長。1991年4月任委副兼委。1992年4月后負責市委常務工作。1997年6月設立重慶直轄市后,任政協,黨組。
相關事件
張文彬與國際七三學社陳恩田
張文彬同志是一個善于發現人才、重視人才、培養人才的領導,最近因長文強涉黑被拘,一些將目光轉向這位曾經提拔文強的老領導。曾在重慶工作過的國際七三學社陳恩田先生說:沒有領導敢自己提拔的干部永遠不犯錯誤,此一時彼一時。畢竟張文彬提拔文強是近20年前的事了。
與文強事件
原局長文強,一夜之間從正廳級淪為,這不僅意味著他官運沉底,其人生也就此改寫。一個普通,是靠什么徑,快速副局長崗位?隨著文強案即將開庭,這個問題再度為人關注。先前的報道一直沿用的說法是,文強1972年1月參加工作,成為重慶屬下巴縣秘書股的一員,其實是以訛傳訛。
1972年1月,16歲剛過的文強下放農村,成為一名知識青年。1977年恢復高考時,他考進位于瀘州的四川省學校就讀。畢業后,被分配到當時的巴縣秘書股,不久后被提拔為股長。文強初入應該說是遇到了伯樂,這位伯樂就是當時的縣委張文彬。張文彬是土生土長的巴縣人,在干部任用上不搞論資排輩,而是不拘一格降人才。這也是文強當年能夠超常規提拔的重要原因。
詞
1983年“嚴打”時,文強進入張文彬的視野,并給這位縣委留下“聰明、勤勉、肯鉆研”印象。此后,張在多種場合夸文強“此人不錯”。很快,文強“戴帽”當選為團委,1984年1月被破格提拔為縣副局長,一個月后的縣黨代會上當選縣委候補委員,半年后又被任命為縣委副。原巴縣一位中層領導回憶:我是1984年從藏區調回來的,當時文強雖說是副局長,但已不在局里工作,被抽到長生橋鎮去搞小城鎮建設去了。
長生橋是離巴縣縣城魚洞鎮30多公里的一個城鎮,1984年,經四川省和兩級批準,成為巴縣xxx小集鎮建設的試點,剛獲提拔的文強被派往建設指揮部鍛煉。翌年8月,文強被增補為縣委副,直接跨過縣委委員、縣委常委兩級階梯,完成上的跳,其時他離30歲還差4個月。僅過了8個月,張文彬調任財辦主任。巴南區一位老干部告訴記者,此后的6年多里,文強的在縣委副的這個泊位“擱淺”,一度兼任縣文明委員會主任,或許這與他資歷過淺、舉止張揚、說話太沖不無關系。
年輕得志的文強,連續三屆原地踏步擔任縣委副。1988年5月,對文強欣賞有加的張文彬當選委組織部長,不久又出任副市長,再后來又獲任市委副兼委,到了1992年4月成為負責市委常務工作的副。1992年10月,文強調任副局長。[2]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26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