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

    長期建檔 鎖定
    本詞條由“匿名用戶” 建檔。

    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

      歷史簡介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Fujian Medical college attached Xiehe Hospital )前身是美國創辦的福州圣教婦孺醫院和馬高愛醫院合并成立的福州教協和醫院(Willis F. Pierce MemorialHospital),由中華教閩中協會(又稱會)于1860年在福州城內太平街(今新權協和醫院所在地)開辦的“圣教醫院”和中華教衛理公會(又稱美以美會)于1900年在倉前山嶺(今對湖原福建師大數學系)開辦的福州“馬高愛醫院”于1928年合并而成。合并前此兩所醫院均為當時福州地區規模較大的醫院,各有床位80張,醫護人員30余人,設有內、外、婦、幼等主要科室。經詳細規劃,董事會決定以福州圣教醫院之所在地,為協和醫院院址。于是一九三五年一月將圣教醫院之屋宇拆去,同年十月訂立建筑協和醫院新校舍之契約。一九三六年六月,行新醫院奠基典禮。此樓于一九三七年落成,一九三八年正式投入使用,即為目前紅磚病房大樓。整個大樓呈“H”型,以紅磚砌成,共四層。設計病床為120張,病床設有特等、一等、二等、三等各類等級病床。大樓裝有電梯、暖氣設備及抽水馬桶衛生間醫療設備有X光機、顯微鏡、化驗儀器等。手術室有看臺,是當時福州規模xxx,設備xxx的醫院。全院職工50人,醫師11人,26人,行政后勤10余人。日門診量100~120人。還附設學校一所。歷史協和醫院新中國成立后,更名為福州協和醫院,1959年成為福建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如今這所歷史悠久的醫院已發展成為集醫療、教學和科研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醫學中心,醫院技術力量雄厚,擁有眾多省內外著名的醫學專家和大批中青年優秀人才,為福建省的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在國內外享有良好的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聲譽。

       科室建設

    醫院臨床科室齊全,其中血液內科、內分泌內科、普通外科、胸心外科4個學科居全省首批10個重點學科之列,燒傷外科、心血管內科冠心病專業、小兒內科醫學心理學專業躋身省內10個xxx醫療特色專業。血液病學專業也是我省“211”工程xxx的西醫臨床重點學科。福建省超聲醫學、院內感染專業質控中心也掛靠在我院。此外,神經外科、泌尿外科、腫瘤科、消化內科、神經內科、老年醫學科、介入科、超聲醫學科、影像等專業的診療技術也有較突出的優勢和特色。近年來,醫院開展了大量的新技術、新項目,其中同種異體心臟移植手術的例數及成功率均屬全國xxx,兒童心臟移植填補國內空白;心臟移植后的肝移植、雙肺移植、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白血病、心臟不停跳冠脈搭橋術、急性心肌梗塞的介入治療、腹腔鏡肝癌切除術及結、直腸癌根治術、神經內窺鏡下顱內病灶切除術、超聲造影與超聲介入無水精量化治療肝癌等技術已達到國內先進水平。醫院還設立質量一流、服務周到、溫馨的健康體檢中心,為廣大群眾提供質的健康保健服務。

      

    福建省血液病、內分泌、肝膽外科、胸心外科等11個省級研究所及其他8個校級研究機構掛靠醫院,醫院重視發揮科技力量雄厚的優勢,近年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衛生部、教育部、省教育廳、科技廳等大量科研課題,在國內外著名學術刊物發表的論文數量以及獲得的國家、省部級等科研均名列全省衛生系統前茅。協和臨床醫學院設有39個教研室、1個臨床醫學博士后流動站、18個博士學位授權點和32個碩士學位授權點,擁有博士生導師18位,碩士生導師85位。承擔福建醫科大學的臨床醫學、醫學影像學醫學檢驗學、藥學和護理學等專業的臨床教學任務,每年還招收培養博士和碩士學位研究生120余名。

       科室介紹

      燒傷科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燒傷外科是福建省xxx醫療特色專業,福建省燒傷外科專業的臨床、科研、教學、培訓的中心,是中華醫學會燒傷外科學會福建省分會、福建省燒傷中心、福建省燒傷研究所的掛靠單位,福建省繼續教育項目培訓,也是我省xxx的燒傷外科學碩土研究生學位授予點。其前身為1978年12月組建的“福建省燒傷研究室”。本專科現有教授/主任醫師3人,副教授/副主任醫師4人,碩士4人,在讀研究生1人,中華醫學會燒傷外科學會福建分會委員六名。學科帶頭人吳伯瑜教授為中華醫學會燒傷外科學會委員,中華醫學會燒傷外科學會福建分會主任委員,擔任《中華燒傷》等編委,從事燒傷臨床治療與疤痕防治等方面的研究。

      該科建有臨床部、燒傷研究室和燒傷外科學教研室。臨床部設有的病房、重癥監護室、的手術室和功能康復室。廣泛引進和應用各項新技術和臨床、基礎研究的最新,成功搶救了大批特大面積、急、重、危傷員,住院病人總治愈率達99%以上,躋身國內先進行列;并開展早期功能康復和疤痕防治工作。燒傷研究室擁有一批先進的基礎研究的儀器設備,開展免疫、細胞生物學生物學及組織工程學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目前,科研主要方向為抗生素內毒素有關問題的研究,燒傷感染與炎癥反應的調控機制,燒傷創面處理與組織工程化皮膚的研制、應用以及疤痕防治等。近年來,承擔省科委、省教委、省衛生廳等科研項目共計11項,獲福建省科技進步1項,參編專著2部,在xxx刊物發表論文120余篇。燒傷外科學教研室承擔福建醫科大學各層次的臨床教學工作和福建省燒傷外科專業技術人員的培訓和繼續教育任務。

       醫療設備

    醫院擁有大批國際先進醫療設備,如:西門子雙源64層CT、16層CT、3.0T核磁共振,美國GE公司PET-CT、全數字血管造影機(DSA)、雙探頭SPECT,美國瓦里安直線加速器及GE大孔徑CT模擬定位機,美國準激光治療儀、癲癇刀,多尼爾多力王者體外震波碎石治療系統,法國雙能骨密度儀,及頭顱伽瑪刀等,設備總值超過3億元,其中100萬元以上設備有42臺。目前醫院初步實現了管理電腦化及后勤服務社會化。

      西門子雙源64層CT

      引進的西門子公司雙源CT系統是我國華西門子雙源64層CT南地區xxx臺雙源64層CT,該設備通過兩套X射線球管系統和兩套探測器來采集CT圖象,突破了單源CT在成像領域的局限,使圖象更加清晰,能夠準確區分不同的人體組織,獲得更多的診斷及鑒別診斷信息,并縮短了檢查時間,xxx提高了時間分辨率,尤其是對心臟、血管疾病等急癥患者作出早期診斷和更快速的疾病評估,可替代原有的選擇性冠脈、動脈造影,進行無創性檢查,使得檢查更加安全可靠。

      多層螺旋CT機

      MR、CT科新近引進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的GE Lightspeed QxLi型多層螺旋CT機多層螺旋CT機。它是在球管一圈同時采集8層圖像的新一代多層CT機。該機完全按照六個西格瑪質量標準進行設計和研發,它獨特的16排等距稀土陶瓷Hilight探測器、變速掃描技術、復合螺旋算法、完善的臨床應用軟件,為影像診斷醫學提供了更加寬廣的臨床、科研應用。該8層CT的掃描速度較4層螺旋CT提高一倍,任何一種掃描式下都只需屏一口氣即能完成。具有獨特的心臟和冠狀動脈成像技術,一次屏氣完成整個心臟掃描,能重建出完善的冠狀動脈CT圖像。還具有CT灌注成像技術,不僅應用于頭部的缺血性病變的灌注成像診斷,且可應用于腫瘤灌注成像,從而使CT不僅能提供形態學診斷,而且可作功能性診斷。現已開展了頭顱、甲狀腺、直腸、腎、胰腺等多器官腫瘤灌注成像,還開展了多層螺旋CT血管成像,胃、結腸、膀胱、氣管支氣仿真內窺鏡成像及多角度、多方位重建成像等項目。由于多層螺旋CT的低風險、低劑量、高速、高質量圖像以及多功能等特點,將為廣大患者帶來。

      正電子發射計算機顯像系統(PET-CT)

      PET檢查是一種代謝功能顯像,在水平上反映人體是否存在生理或正電子發射計算機顯像系統病理變化。其原理是將人體生命的基本元素的超短半衰期同位素或性質極為相似的核素注入體內,通過計算機斷層顯像顯示人體的、大腦和心臟的生理代謝功能和結構。其臨床應用廣泛、具有多種不同功能的檢查項目,定性診斷能力強,能夠取代在CT診斷中需要薄層掃描和需要輔助造影的一些檢查達到確定病變性質的掃描,并能提供更為準確快速的功能灌注圖像。PET與CT結合,采用X線CT中的圖像進行PET圖像的衰減校正,xxx提高了臨床診斷準確率,特別是腫瘤、心血管疾病和神經系統疾病的早期診斷,還能對病變進行確切的定位,便于進行放射計劃治療和手術治療。具有圖像分辨率高,性和靈敏性高,病灶定位確切,掃描速度快,運行成本低等優點。

      西門子3.0T磁共振

    引進了全省首臺超高場3.0T磁共振,該儀器具有分辨率高、成像速西門子3.0T磁共振度快、造影劑用量少等強大優勢,在神經、心血管及體部成像領域更有1.5T磁共振所無法企及的先進水平,3.0T核磁共振成像儀的場強、信噪比、掃描速度均可達到1.5T的2倍,對微細結構和微小病變的顯示檢出率明顯提高;xxx縮短患者檢查時間;增強檢查造影及用量減少,xxx降低了造影劑的毒副作用并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該儀器的投入使用使我院的磁共振和醫學影像進入了一個全新時代

      西門子1.5T磁共振

      此臺1.5T磁共振系我院1995年引進的西門子公司先進設備,目前我院又對此設備進行了西門子1.5T磁共振硬件和軟件的全面升級。

      OUR頭部伽瑪刀

    OUR旋轉式伽瑪刀由深圳奧沃(OUR)國際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開發研制,1997年榮獲全國醫藥科技進步一等,OUR-X型旋轉式伽瑪刀采用旋轉聚焦方法,使射線經過的人體正常組織,只受到瞬時、幾乎無的照射,不但精確度更高,而且更安全可靠,是一種設計合理、結構精巧、性能優越、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的新一代伽瑪刀。不但可以治療腦腫瘤和血管畸形,也可以治療功能性腦神經疾病。特別是對年齡大、身體虛弱,有明顯并發癥和其他明顯手術禁忌癥的病人更為合適。

      美國瓦里安直線加速器

      放療科引進了世界上先進放療設備包括配有60對葉片多葉準直器的Vari美國瓦里安直線加速器an Cliniac 23EX電子直線加速器、VARIS放療網絡、GE多排大孔徑CT模擬定位機、CMS三維放射治療計劃系統(TPS)等。可以進行各系統腫瘤的常規放療、放療、三維適形放療和調強放療等放療技術,與醫院的PET、MRI、ECT等設備聯網可以進行圖像融合,實現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生物靶區技術。為了確保治療及劑量分布的準確性,放療科物理室還配置了目前世界上先進的儀器,包括多通道劑量儀、日常劑量儀、MAPCHECK、多功能調強體模、多個不同型號的電離室、測量水箱,劑量儀,掃描儀、均勻體模、調強驗證體模等設備,完全適應臨床新技術開展的需要。

      世界最新型DSA機

      院耗資千萬元購置的大型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機在2007年2月安裝,并立即投世界最新型DSA機入使用。此次引進的是美國通用電氣公司(GE)生產的最先進的機型(INOVA2100-IQ),該機采用大面積晶體列陳數字化探測器,突破了傳統的模擬/數字化成像技術,實現了完全數字化。它不僅使心血管疾病的檢查手段更加完備,為診斷、介入治療和科研提供極為豐富的高清晰的影像資料,同時具有多種后處理功能,可對圖像進行定量分析,進一步提高冠心病的診斷和治療水平。該設備的投入使用不但使較大血管影像質量大幅度提高,微血管圖像也非常清晰,更有一流的心肌血流灌注評價功能,極大地提高心血管介入診斷及治療的準確性。此機的引進標志著協和醫院成為福建省xxx擁有三臺DSA機及三個標準導管室的醫院,同時將明顯增強心內科臨床與科研能力,提高了診斷速度和水平,縮短病人住院時間和減少醫療費用,并可開展遠程醫療

      美國GE公司帶定位系統的雙探頭

    在省內率先引進美國GE公司帶定位系統的雙探頭infinia-Hawkeye SPECT美國GE公司帶定位系統的雙探頭,該儀器具有高分辨率,高靈敏度,高性等優勢。在心血管系統、骨骼系統、泌尿系統、內分泌系統等顯像具有傳統SPECT無法達到的影像水平。帶定位系統的雙探頭infinia-Hawkeye SPECT,對解剖結構的定位功能明顯提高,xxx縮短患者檢查時間,減少患者放射劑量,在功能影像上更具臨床診斷價值和科研意義。新配置的甲狀腺評估軟件、唾液腺功能測定、腫瘤轉移灶診斷、X線心肌顯像技術等功能填補了省內的空白。該儀器的投入使用xxx提高了我院臨床診療水平。

      泌尿科震波碎石機

    院泌尿外科新近從引進多尼爾多力王者體外震波碎機,該機為目前國際上最泌尿科震波碎石機先進的機型,采用超聲、X線雙定位、適用于腎結石、輸尿管結石、膀胱結石等大部分泌尿系統結石,具有疼痛輕、碎石率高、結石粉碎徹底等特點,使大部分泌尿系統結石患者免除手術之苦。自2003年3月31日試運行以來,已治療多位腎結石、輸尿管結石患者,碎石效果佳,深受患者好評。

      眼科準激光近視矯正儀

      近視是千百年來困擾人們的常見病,隨著眼科設備、手術技巧的不斷進步發展使近視眼得到了治療,在現有的近視治療方法中準激光近視矯正手術(LASIK、PRK)是目前世界上的治療近視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醫院眼科在原有設備基礎上,引進了美國科以人公司第六代鷹視準激光儀及自動旋轉角膜板層刀,為廣大近視眼患者進行LASIK、PRK手術。用角膜板層刀水平切開角膜前表面約30%厚度瓣、翻開角膜瓣,用激光切削,改變角膜的屈光力,然后再把角膜復位,適用于各種程度近視。準激光能以四千分之一毫米的精度切削角膜,而且整個切削過程用電腦控制,矯正效果的安全性很高。協和醫院以先進的設備、精湛的技術、高度的責任心、熱情的服務幫助患者重返清晰的世界。

      Osteocore3雙能X線骨密度儀

    院新近引進法國OSTEOCOER3雙能X線骨密度儀是世界上xxx臺數字二維(平面)掃描骨密度儀,它采用獨特的數字閃爍錐形X線束專利技術以及二維(平面)數字探測器,以其高精度的檢測數據,高質量的X線成像,無以倫比的檢測速度,為全面準確診斷骨質疏松及其研究提供豐富信息。常用的測量部位:腰椎正側位、股骨上端、前臂,體脂分析,還可用于人工股骨置換后監測等。

       醫德醫風

    醫院重視兩個文明建設,加強職業教育,努力提高醫療服務質量,1994年被衛生部評為福建省首批“甲等醫院”,并先后被授予“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全國創建‘以病人為中心,優質服務’百佳醫院”等稱號。這兩年來,醫院深入開展了“以病人為中心,以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為主題的醫院管理年活動,使醫院管理水平和醫療服務質量更上一個新臺階。醫院全體醫務人員秉承“嚴謹、求精、勤奮、奉獻”的協和,竭誠為人民的健康提供一流服務。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院徽

       領導班子

      :蔣向榮(負責醫院及協和臨床醫學院黨委全面工作,分管黨的組織建設、老干部工作、、藥事、醫保,協助分管人事、財務、干部保健工作)

      院長:陳元仲(負責醫院及協和臨床醫學院行政全面工作,分管院辦、外事、人事、財務工作)

      副:(分管紀檢、監察、審計、黨辦、糾風辦、工會、團委、、宣傳、計生及協和臨床醫學院學生工作)

      副院長:陳曉春(分管干部保健、醫技科室、門急診、內科片工作)

      副院長:王小眾(分管護理、設備工作)

      副院長:陳良萬(分管醫務部、醫院感染管理科、病案室、營養科、外科片工作)

      副院長:陳強(分管醫務部及內科片包括兒科、中醫科工作)

      副院長:黃榕(分管總務、基建、信息工作)

      院長助理:劉禮斌(分學、科研工作)

       專家介紹

      楊建華,主任醫師,中國生殖醫學實驗室開創者,浙江不孕不育博士園專家,杭州廣仁醫院不孕不育中心首席專家。曾任法國Pellegrin醫院、巴黎Bicetre醫院生殖醫學中心的客座教授,上海衛生局跨世紀學科帶頭人,上海第二醫科大學生殖醫學專業博士。現任同濟大學生殖醫學研究所客座教授,上海市計劃生育研究所特聘專家,《中國男科學》主任編委等職。主編有《實用男性不育診療學》、《男性不育實驗技術》等專著。在男女不孕不育癥的診療方面取得的成就獲得了國內外生殖醫學專家的一致好評。

       對外合作

      對外合作醫院十分重視國際學術交流,每年均派出20至30位技術赴美、英、德、法、日、新加坡等國家及港、澳、臺地區學習、考察和學術交流。同時,還邀請國外專家來院進行、手術、學術交流。加快了人才培養步伐和新技術、新療法的推廣,促進了醫、教、研水平的進一步提高。自2003年以來,先后選送20位學科到國外留學;派出100多人次到十幾個國家和地區參加國際交流和考察。

       醫院院徽

      新院徽圖案以古樸、典雅、莊嚴的紅樓為主體,體現了協和悠久的建院歷史和獨具特色的建筑標識。紅十字是一個給有困難的人予以幫助的組織標志,“、、奉獻”的紅十字,人民的生命和健康,促進人類和平發展,也寓含醫院前身為醫院的特殊歷史背景。橄欖枝寓意生命、健康與希望,象征醫院安寧、與活力,體現醫院崇尚 “綠色人文”,營造良好的就醫,實現“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旨。

      
    醫院地址

      福州市鼓樓區新權29號。

       乘車線

      公交線:1、2、8、11、22、54、64、66、76、77、80、86、88、97、101、103、106、117、121、122、125、201、K3、K1至于山站、協和醫院站或者道山口站下車,步行100米-200米即到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26706/

    (1)
    91麻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