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原貯積病Ⅰ型

    編輯
    本詞條由“匿名用戶” 建檔。

      癥狀體征

      本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男女均可發病。嬰兒罹患多見。隨年齡不同,癥狀略有差異。肌無力及智能減退是神經系統主要表現。

      1.肝腎腫大 新生兒肝腎腫大不明顯,而不被注意。1歲左右逐漸見肝臟腫大,甚至占據整個腹腔。腎也腫大,但腎功正常。

      2.低血糖 嬰兒可發生低血糖性驚厥、昏迷和智能減退,嚴重患者出現酮癥酸中毒

      3.生長發育遲緩 體材矮小或消瘦,也有部分患者肥胖,原因為6-磷酸葡萄糖不能分解成葡萄糖而合成糖原,同時糖原異生增強致肝臟糖原貯存過多,游離的葡萄糖不能合成糖原而轉變為脂肪

      4.易疲勞 肢體乏力,以下肢重,嚴重者步履困難。

      5.出血 鼻咽及齒齦出血多見,原因與血小板功能障礙有關,也可能直接與血小板內缺乏葡萄糖-6-磷酸酶有關,也可間接因肝內缺乏此酶所致。

      

    6.高尿酸血癥及痛風 多見于10歲以內兒童,因尿酸、乳酸丙酮酸生成增高,影響尿酸的清除所致。

      

    7.高脂血癥 因長期低血糖所致,表現三酰甘油膽固醇脂蛋白增高,臀部、四肢伸面出現瘤病。

       用藥治療

      1.一般治療 少量多餐飲食防止低血糖休克或酸中毒的發生。

      2.藥物治療 維生素類藥物,如B族維生素、維生素C等。

      3.并發癥的治療 有感染給抗生素治療。

      4.手術治療 作門-腔靜脈吻合術,改善本病的生化異常。

       飲食保健

      一般治療少量多餐飲食防止低血糖休克或酸中毒的發生。

       預防護理

    遺傳病治療困難,療效不滿意,預防顯得更為重要。預防措施包括避免近親結婚,推行遺傳咨詢、攜帶者基因檢測及產前診斷和選擇性人工流產等,防止患兒出生。

       病理病因

      糖原貯積病Ⅰ型系由葡萄糖-6-磷酸酶缺乏所引起。

       疾病診斷

    注意與其他類型糖原貯積病、糖尿病、痛風、肝臟疾病、代謝綜合征(X綜合征)等鑒別。

       檢查方法

      實驗室檢查:

      1.病人空腹血糖低而果糖耐量試驗和半乳糖耐量試驗性增高。

      2.三酰甘油、膽固醇、脂肪酸和尿酸均顯著增高。

      其他輔助檢查:

      1.肝臟活組織檢查可見肝細胞增大,糖原增加;葡萄糖-6-磷酸活性酶降低或消失。

      2.肌肉活組織檢查 糖原含量稍增加,糖原結構正常,血小板中葡萄糖-6-磷酸活性酶亦可降低或消失。

       并發癥

      感染是最常見的嚴重的并發癥。

       預后

      預后不良。多在2歲之內夭折。2歲后出現智能低下,若4歲智能無明顯減退者可望繼續,代謝紊亂可望逐步糾正。

       發病機制

      人體的肝腎腸黏膜中存在葡萄糖-6-磷酸酶,該酶可促使6-磷酸葡萄糖分解成葡萄糖和磷酸。當此酶缺乏時,肝臟不能將糖原、酸、氨基酸分解成葡萄糖造成空腹低血糖。其結果促使脂肪大量動員,肝內合成三酰甘油,致血液中三酰甘油增高,甚至發生脂肪肝。又由于脂肪酸在肝內氧化不全,血液中乳酸升高,血中乳酸不能生成糖原致血中乳酸增加,又因糖旁代謝增加,致尿酸合成增加,而致血液中尿酸升高。因淀粉-1、6-糖苷酶仍能分解糖原葡萄糖,所以糖原的異生作用也比較強。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27483/

    (25)
    91麻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