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尿布皮炎

    編輯
    本詞條由“匿名用戶” 建檔。

    尿布皮炎

      癥狀體征

      主要發生于嬰兒,皮損常局限于接觸尿布的部位,如臀部凸隆部外陰部、下腹和股內側等部。其范圍與尿布遮蓋部位相當。皮損初發為輕度潮紅、腫脹,逐漸可出現丘疹、水皰、糜爛滲出等,病損境界清楚(圖1)。在經過中有繼發細菌或念珠菌感染者,可出現膿皰及淺潰瘍等。

       用藥治療

      1.勤換尿布,可每2~4小時更換尿布一次。大便后用清水沖洗及其周圍。

      2.如出現細菌或念珠菌感染,應對癥應用抗生素或抗真菌劑。

      

    3.輕度僅有紅斑性損害者,可勤撲粉如硼酸滑石粉、氧化鋅中藥花粉,亦可外涂爐甘石洗劑;炎癥明顯且糜爛者可用10%堿式沒食子酸鉍氧化鋅油膏或紫草生地榆油膏。

       飲食保健

      飲食宜清淡為主,注意衛生,合理搭配膳食。

       預防護理

      1.每天用溫水清洗臀部、外陰及其周圍,勤撲粉以保持干燥

      2.換洗尿布時應當用清水漂洗干凈,尿布以白色細軟者為宜,勿用橡皮布或塑料布包扎于尿布外。

      3.若臀部外陰沾有尿液應及時清洗。

       病理病因

      1.主要是由于尿、糞產生刺激性物質引起,多由于尿布更換不及時,尤其是加用塑料、橡膠布、油布,使局部皮膚處于潮濕或浸漬狀態。

      2.尿布洗滌不凈,殘留尿漬及糞便易被腐物寄生菌分解而產生氨類物質刺激皮膚而引起。

      3.尿布上的染料、的肥皂及橡膠或塑料有時可成為刺激因素,誘發本病。

       疾病診斷

      1.擦爛性紅斑 發病不限于尿布覆蓋部,亦不限于嬰兒,多見于夏季濕熱季節。

      2.念珠菌性紅斑 口腔內往往有鵝口瘡,損害不限于尿布覆蓋區,損害處取材鏡檢可查見菌絲及孢子

       檢查方法

      實驗室檢查:

      目前沒有相關內容描述。

      其他輔助檢查:

      目前沒有相關內容描述。

       并發癥

      目前沒有相關內容描述。

       預后

      目前沒有相關內容描述。

       發病機制

    發病機制不很清楚,但有的學者則認為在尿中既不存在產氨的細菌(如變形桿菌),也未發現氨能引起皮炎,而認為可能與其他細菌有關,如金葡萄球菌,實驗發現尿液放置18h,可以引起尿布皮炎,而新鮮尿液則不發生。糞便的酶類如蛋白酶和脂酶可形成刺激,同時均能使pH升高,也有利于尿布皮炎的發生。

      中醫認為此病系因小兒皮膚嬌嫩,尿液及糞便浸漬過久,致使肌膚淹浸而發病。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27562/

    (3)
    91麻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