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966年,在上海上小學,因為口吃極少有朋友 。
1972年,在上海上中學,開始寫作并開始在《上海少年》上發表少年習作。以少女題材小說為主。
1978年,就讀于上海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
1982年2月,畢業于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獲得文學士學位,畢業論文是關于兒童幻想文學作品的研究:《讓生活撲進童話:現代童話的新傾向》,獲全國兒童文學優秀論文。同年,任《兒童時代》小說編輯,開始小說和散文的寫作,并從事英文兒童文學的翻譯。
1983年,開始發表作品。
1984年,xxx篇散文《中國少女》發表于上海《少年文藝》,獲上海青年作家作品,陳伯吹兒童文學,中國作家協會優秀兒童文學作品。xxx篇小說《當有人遇到不幸》發表于上海《少年報》,獲陳伯吹兒童文學。
1986年,發表小說《上鎖的抽屜》,結集出版xxx本青少年文學短篇小說集《少女們》。同年采訪了一個上海女中學生的事件,寫作了xxx部中篇小說《女中學生之死》,發表于《中國作家》。
1987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1988年,出版xxx部中篇小說集《女中學生三步曲》,獲上海青少年推薦陳丹燕青少年讀物金。
1990年,發表xxx部生活題材的中篇小說《寒冬麗日》,開始涉及都市生活題材的文學創作。同年翻譯出版《黑珍珠》(司格特·奧代爾著)。
1991年,《女中學生之死》日文版由日本福武書店出版發行,訪問日本。《女中學生之死》日文版先后再版七次,被日本兒童文學協會選入20世紀xxx的一百本世界兒童文學作品。《產經新聞》、《朝日新聞》等有好評。同年中文繁體字版《女中學生三部曲》由業強出版社出版發行,先后再版六次。寫作并出版了xxx部都市生活題材的長篇小說《心動如水》。
1992年,作為訪問學者前往國際青少年圖書館,向意大利波羅尼亞國際書展推薦中文參展圖書,并中國獨生子女文學。同年寫作長篇小說《一個女孩》。并寫作發表了一系列歐洲生活和歐洲知識的采訪記。
同年11月,在上海東方開設青少年節目《十二種顏色的彩虹》,圣誕特別節目籌得和捐助,在上海兒科醫院兒童白血病區建立無菌層流室12色彩虹屋,使用至今,用于救助白血病患兒。節目獲得上海市新聞二等,中國新聞一等。
1993年,游歷,法國,西班牙,葡萄牙,波蘭,俄羅斯,沿途采訪并為東方發回報道。
1995年,《一個女孩》德文譯本《九生》在出版發行,數周后,被之聲選為最佳童書。《法蘭克福匯報》、《蘇黎士日報》均有好評。
1996年,《九生》獲奧地利國家青少年讀物金,國家青少年讀物銀,青少年評委金色的書蟲。出版散文集《故鄉》(與陳保平合著)。
1997年,《九生》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球青少年寬容文學,市了解外來文化圖書1997年特別。出版《獨生子女宣言》,獲得中國人口文化,策劃五集電視《獨生子女》,與上海編輯室合作完成。
1998年,出版散文集《上海的風花雪月》,獲全國優秀暢銷書,發行十六萬冊。《九生》的版由費舍爾出版社在出版發行。
1998年,出版《我的媽媽是精靈》,是作者在中國兒童文學領域的新穎之作,被《文匯報》書評評為迄今為止中國xxx的兒童幻想小說;在國內兒童文學理論界獲得一致好評,被認為是對中國兒童文學作品在藝術文體上的重大突破。2011年,本書入選2011年中國小學生基礎閱讀書目。
1999年,出版傳記小說《上海的金枝玉葉》,發行十四萬冊。長篇小說《一個女孩》在中文繁體字版由《民生報》出版,獲得同年中國時報1999年最佳童書、聯合報1999年最佳童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倡寬容文學金。日文版《獨生子女宣言》在日本出版發行,《朝日新聞》和NHK亞洲人物欄目報道了新書的發行。
2000年,出版傳記小說《上海的紅顏遺事》,發行六萬冊。出版歐洲游歷系列散文叢書《今晚去哪里》、《咖啡苦不苦》。
2001年,出版散文《上海色拉》。作為中國作家代表參加國際文學節。小說《我的媽媽是精靈》獲得年度好書。
2002年,出版歐洲游歷系列散文《木已成舟》、《偶遇》。《上海的金枝玉葉》獲得榕樹下網站,周末畫報和非利普公司聯合評選的全國十本好書。
2009年,短篇小說《雪》入選中國小說學會2008年度中國小說排行榜。
2010年,散文《春日探尋聚源中學》,獲2009年度華文最佳散文。
2014年4月13日,陳丹燕在上海圖書館與主持人做了一場名為風景,一個作家正在旅行的并談新書《我的旅行哲學》。該書系浙江文藝出版社計劃出版的陳丹燕旅行文學書系12種的xxx本。
出版著作
《災難的禮物:陳丹燕獲小說選》,教育科學出版社,1992年
《心動如水》,上海文藝出版社,1993年
《女中學生傳奇》,安徽少兒出版社,1995年;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年
《故鄉:陳保平陳丹燕散文40篇》,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5年,與陳保平合著
《遙遠地方的音樂聲》,文匯出版社,1996年
《紐約假日(New York holidays)》,上海文藝出版社,1996年
《上鎖的抽屜(A Locked Drawer)》,太白文藝出版社,1997年;希望出版社,2009年
《晾著女孩裙子的陽臺(Balcony and a skirt)》,上海書店出版社,1998年;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2013年
《你將要去的那些地方》,新世紀出版社,1998年
《一個女孩》,明天出版社,1998年;少年兒童出版社,2012年
《清瘦的日子》,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青春的翅膀能飛多遠》,明天出版社,1998年
《有愛的日子》,明天出版社,1998年
《我的媽媽是精靈》,春風文藝出版社,1998年;少年兒童出版社,2006年,2008年;中國福利會出版社,2011年
《上海的風花雪月》,作家出版社,1998年,2000年,2001年,2008年
《上海的金枝玉葉/上海的金色枝玉葉(Shanghai Princess)》,作家出版社,1999年,2001年,2009年
《上海的紅顏遺事》,作家出版社,2000年,2001年,2009年
《女人二十》,與王安憶合著,湖南文藝出版社,2000年
《唯美主義者的舞蹈》,文匯出版社,2001年;浙江文藝出版社,2012年
《上海色拉》,作家出版社,2001年;浙江文藝出版社,2012年
《故鄉:陳保平陳丹燕訪俄散文》,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與陳保平合著
本書收錄陳保平、陳丹燕訪俄散文30余篇,包括《春天別來得太快》、《xxx印象》、《餐桌上的綠樹枝》、《杰米和雪前的深夜》等。
《中國國外獲作家作品集:陳丹燕卷》,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咖啡苦不苦?》,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上海出版社,2006年
《今晚去哪里?》,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今晚去哪里》,上海出版社,2006年)
《百合深淵》,花城出版社,2002年
《偶遇(Karmic Link)》,文匯出版社,2002年
《像鳥兒那樣飛過》,沈陽出版社,2002年
《魚和它的自行車》,上海文藝出版社,2002年 陳丹燕兒童文學獲作品
《木已成舟》,作家出版社,2002年;上海出版社,2006年
《肚子痛》,上海文藝出版社,2003年
《X的肖像》,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03年
《慢船去中國》,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慢船去中國·范妮》,上海辭書出版社,2007年)
《狗仔》,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2004年
《靈感之道:中英作家列車在線(Writers Train)》,上海文藝出版社,2004年
《陳丹燕和她的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5年
《梯形教室的六個下午》,接力出版社,2005年
《漫卷西風》,上海出版社,2006年
《起舞》,作家出版社,2006年
《廣場空蕩蕩》,少年兒童出版社,2006年,2010年
《永不拓寬的街道》,東方出版中心,2008年
《外灘影像與傳奇(Images and legends of the Shanghai bund)》,作家出版社,2008年
《北緯78°(78 degree north)》,上海文藝出版社,2009年
《陳丹燕經典少女小說》,少年兒童出版社,2009年
《赤子:汶川地震青年志愿者訪問記》,上海文藝出版社,2009年
《女中學生三部曲》,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2009年;少年兒童出版社,2012年;懷舊版,少年兒童出版社,2012年
《公家花園(The public gardens)》,作家出版社,2009年
《跑進陽光里:成長愛系列》,與曹文軒合著,燕山出版社,2010年
《我要游過大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蓮生與阿玉:關于的事》,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年
《年華如歌》,少年兒童出版社,2011年
《迷失上海》,萬卷出版公司,2011年
《熱的心》,上海文藝出版社,2011年
《走呀》,與陳太陽合著,中國福利會出版社,2011年
《于是有了一朵玫瑰:陳丹燕寄小讀者》,二十一世紀出版社,2011年
《成為和平飯店(Being the peace hotel)》,上海文藝出版社,2012年
《蝴蝶已飛》,浙江文藝出版社,2012年
《女中學生之死(The death of a middle school girl)》,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2013年
《問問陳丹燕(Ask and answer)》,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2013年
《我和精靈》,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2013年
《中國少女(The girls)》,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2013年
《我的旅行哲學》,浙江文藝出版社,2014年
翻譯著作
《小老鼠斯圖亞特》,懷特·E.B著,陜西少年兒童出版社,1984年
《天為啥是藍的?》,格林德列·薩莉、華萊·蘇珊著,明天出版社,2011年
作品風格
20世紀90年代,城市書寫作為一個重要的文學形態,引起了越來越廣泛的關注。上海曾經的繁華舊夢,當下的時尚新潮,她豐富獨特的經歷成為了都市文學史上不可忽略的摹寫范式,獨領。在眾多上海書寫的女性作家中,陳丹燕以其特有的寫作經歷和生活描繪和塑造了一個與眾不同的上海城市。用小說、人物傳記、散文和游記等不同文體形式向人們抒發了她的上海情懷。上海書寫作為陳丹燕創作中一個豐富的存在,流淌著濃厚的懷舊氣息,它們與當下高速發展的上海互為鏡像,相互關照。 本文在城市文化發展的背景下,就上海書寫這一主題,著重借助于陳丹燕的上海系列作品,從流變的上海、女性的上海、審美的上海、理想的上海幾個部分不同角度不同方位的呈現出陳丹燕筆下的上海。上海文化的體現和上海形象的變遷著她既有對傳統文化的延續繼承又有對當下元素的創新;借助于人物的選擇尤其是女性人物的性別描繪,不同類型的女性形象勾連出上海城市性格的一個面相--溫婉堅韌、不屈的城市性格;通過陳丹燕的審美視角,上海城市文化的懷舊特征和精致細節一一呈現,這也是上海xxx魅力之所在。最后,陳丹燕表達了自己對理想和現實的困惑以及故鄉的,透過城市書寫其實關注的是城市人的命運。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27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