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歷
2006年5月 皇家理工大學訪問學者
2003年 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博士
2001.10-2002.9 英國大學圣安東尼學院 訪問學者
1996.10-1997.9 日本早稻田大學政部,交換研究員
1992年 大學國際系,碩士
1989年 大學國際系,學士
研究領域
學術專長:學基礎理論、跨文化、學
研究計劃:的理論與實踐,中國互聯網的社會應用,比較媒介政策
專著
《學概論》,大學出版社,交通大學出版社,2007年3月。《學概論》《運動中的》,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2月。
論文
新下公共領域的建構,論壇,2007年11月4日
新社會運動的策略模式--xxx行動,東方網.2007
Role of Internet in Chinese New Residential Community, The 5th Chinese Internet Conference,Texas AM University, the US, May 21-21,2007.
搜尋?詮釋?建構--關于《陽光記錄》,中國教育電視半月刊,2007年第5期.
創意產業與新聞教育的發展方向, 《北大新聞與評論》第二輯,大學出版社2006年5月。
From Cyber to Reality: Internet as a community media in China, Media and Citizenship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in Sodotorn University College, Stockholm, Sweden. May 17-18, 2006.
Internet and Freedom of Speech in China, World Media 2020 workshop, Department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JMK), Stockholm University, Sweden. May 9, 2006.
互聯網下的生發機制初探,《中國監督年度報告(2003-2004)》,: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2月。
文化與的偏向,《SOHO》2005年9月,NO.57
多元化與多樣性--對全球化背景下中國文化產業化的再思考,讓世界了解中國---百年紀念國際學術研討會,大學,2005年7月19日。
簡析觀的形成與發展,《北大新聞與評論》xxx輯,大學出版社,2004年5月。
淺論中的符號化過程,《國際研究》,2004年,第1期。全文轉載于書報資料中心復印報刊資料《學〉2004年第5期。
圖式理論及其在跨文化交際研究中的運用,《國際研究》,1999年第4期。
心理戰與學:美國早期學研究的一大特色,《國際研究》,1999年第1期。
《提高跨文化效力(ICC)要素分析》,《國際研究》,1997年第4期。
《亨利·盧斯、〈時代〉周刊與四十年代中美關系》,《美國研究》,1993年第1期。
譯著
《重箱式日語教》,1997年日本東京新宿日本語學校。
科研項目:
教育部歸國留學人員啟動基金: 研究理論與實踐
勵榮譽:
2007大學第七屆青年教師教學演示競賽三等
2006年校優秀班主任
2001年英國太古學金
1998年獲軍訓帶隊教師優秀個人
1996年獲國際關系學院優秀教師
1995年獲日本世川良一
主管護師許靜
許靜,女,1962年7月生,易縣人,中員,省市兒童醫院門診部副護土長,主管護師。她二十年如一日為病人做好事。待病人似親人,經常用自己的錢幫助生活困難的患者。她在工作之余刻苦鉆研業務技術,撰寫有多篇論文在全國及省級刊物上發表。在各種救災捐款捐物活動中她每次都多拿多捐。1993年被國務院辦公廳、、總部和團中央評為全國學雷鋒先進個人,1992年被評為省勞模,1994年被評為市首屆十大三八精英。1995年被評為省醫德醫風標兵、市崗位明星,1996年被評為優秀護土。1997年4月被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章,同年7月被評為省優秀員,1998年3月被市直機關評為巾幗明星。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27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