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經歷
貧苦童年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xxx爆發,圣誕節前夕,香港英軍向日軍投降。港幣不斷貶值,物價飛漲,李家生活愈加困難,而父親李云經又在這時因勞累過度染上肺病。
1943年冬天,李云經病重,他把李嘉誠叫到床前,輕聲告誡道:求人不如求己,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等訓言。失意時莫灰心,得意時莫忘形。父親李云經病逝,為了養活母親和三個弟妹,14歲的李嘉誠被迫輟學走上社會謀生,會看相的同鄉認為他“眼眸無神,骨架瘦弱,未來恐難成大器”。李嘉誠先在舅父莊靜庵的中南鐘表公司當泡茶掃地的小學徒。李嘉誠到這里之后,學到的xxx個功夫就是察言觀色,見機行事。
1945年,8月日本投降。李嘉誠被調入高升街的一間鐘表店當店員,學會了鐘表裝配修理技術。
1947年,李嘉誠因不愿長期寄人籬下,便到一家五金廠當推銷員,開始了香港人稱之為“行街仔”的推銷生涯。1948年,由于出色的推銷成績,20歲的李嘉誠便升任塑料花廠的總經理。
艱苦創業
1950年,年僅22歲的李嘉誠用平時省吃儉用積蓄的7000美元在筲箕灣創辦長江塑膠廠。“長江”取意于“長江不擇細流,故能浩蕩萬里”。辦廠初期,曾經出過質量事故,李嘉誠在表妹莊月明的鼓勵之下度過了難關。
1955年,長江塑膠廠終于出現了轉機,產銷漸入佳境。1957年,李嘉誠閱讀新一期的英文版《塑膠》雜志,無意看到一則消息:意大利一家公司利用塑膠原料制造塑膠花,正全面傾銷歐美市場。這則消息使李嘉誠意識到:塑膠花也會在香港流行。于是李嘉誠到意大利考察,回港后率先推出塑膠花,隨即成為熱銷產品。
李嘉誠在香港快人一步研制出塑膠花,填補了香港市場的空白。李嘉誠走物美價廉的銷售路線,大部分經銷商都非常爽快地按李嘉誠的報價簽訂供銷合約。有的為了買斷權益,主動提出預付50%訂金。李嘉誠掀起了香港消費新潮流,長江塑膠廠由默默無聞的小廠一下子蜚聲香港塑膠業界。
1957年歲尾,長江塑膠廠改名為長江工業有限公司。公司總部由新莆崗搬到北角,李嘉誠任董事長兼總經理。廠房分為兩處,一處仍生產塑膠玩具,另一處生產塑膠花。李嘉誠把塑膠花作為重點產品。塑膠花為李嘉誠帶來數千萬港元的盈利,長江廠成為世界xxx的塑膠花生產廠家。不久,他又積極開拓世界市場,并成為“塑膠花大王”。
事業輝煌
1958年,李嘉誠在港島北角建起了xxx幢工業大廈,興建一幢12層高廠廈,正式介入地產市場;1960年,又在柴灣興建了第二幢工業大廈,李嘉誠的事業迅速走向輝煌。
1963年,與莊月明結婚。
1967年,左派暴動,地價暴跌,李氏以低價購入大批土地儲備。
1972年,“實業" target="_blank">長江實業”上市,其股票被超額認購65倍。到70年代末期,他在同輩大亨中已排眾而出。
1978年,與國家xxx鄧小平會面。
1979年,“長江實業”宣布與匯豐銀行" class="innerlink" href="index.php?doc-innerlink-%E6%B1%87%E4%B8%B0%E9%93%B6%E8%A1%8C" target="_blank">匯豐銀行達成協議,斥資6.2億元,從匯豐集團購入老牌英資商行--“和記黃埔”22.4%的股權,李嘉誠因而成為首位收購英資商行的華人。
1984年,“長江實業”又購入“香港電燈公司”的控制性股權。
1986年,進軍加拿大,購入赫斯基石油逾半數權益。5月1日李嘉誠母親逝世。6月20日國務院總理趙紫陽會見了李嘉誠。
1987年,聯同2名華資大亨李兆基" class="innerlink" href="index.php?doc-innerlink-%E6%9D%8E%E5%85%86%E5%9F%BA" target="_blank">李兆基及鄭裕彤,成功奪得溫哥華86年世界專覽會舊址的發展權。
1994年,所管理的企業除稅后贏利達28億美元。
1995年12月,長江實業集團三家上市公司的市值,總共已超過420億美元。
1999年,長江實業集團除稅后盈利達1850億港元。
2000年,長江實業集團總市值約為8120億港元。
2009年,長江實業總市值約為10000億港元。
2010年7月30日,亞洲首富李嘉誠旗下的長江基建、港燈、李嘉誠基金會有限公司及李嘉誠(海外)基金會,以57.75億英鎊競購法國電力集團旗下部分英國電網業務。9月6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
在廣東深圳會見了李嘉誠 。
2011年,李嘉誠工夫茶傳奇故事入選國家孔子學院漢語外教文章。2014年《福布斯》雜志公布的全球富豪排名,李嘉誠的凈資產總值高達310億美元,蟬聯亞洲首富,全球排行第20位 。
2011年福布斯富豪榜,李嘉誠位于排行榜第十一位。7月,教育部副部長郝平赴汕頭大學調研,期間會見了李嘉誠。
2011年9月28日,國家孔子學院把成就李嘉誠的一道工夫茶傳奇故事搬上國際頻道,中英文全球推廣 。
2012年福布斯富豪榜中,李嘉誠排名第九,榮膺亞洲首富。
福布斯2012年全球xxx影響力人物排行榜,李嘉誠位于排行榜第三十一位。
2013年1月10日美國財經雜志《福布斯》公布李嘉誠財富大增至300億美元,繼續穩坐香港首富寶座。
2013年的華人富豪榜發布,整體上華人億萬富豪規模實現了人數和財富額的雙增長;李嘉誠繼續蟬聯華人首富,自1999年超越李兆基以來,這已是他在榜首的第15個年頭了。
2013年6月30日參加汕頭大學2013畢業典禮及系列活動,李嘉誠還勘察了汕大新醫學院地址,參加了建設項目啟動儀式。
2013年12月,李嘉誠通過旗下的風投公司Horizons Ventures投資一家國外比特幣" class="innerlink" href="index.php?doc-innerlink-%E6%AF%94%E7%89%B9%E5%B8%81" target="_blank">比特幣支付初創公司BitPay。
2014年3月,李嘉誠將屈臣氏股份近25%作價440億港元賣給新加坡主權基金淡馬錫,李嘉誠在8個月當中已套現超過710億港元。
2014年6月13日,李嘉誠投資1.8億港元的人造蛋黃醬在香港發售。
2014年7月22日,華人首富李嘉誠旗下的長和系公司陸續公布半年業績,其中長江生命科技公布。截止至2014年6月30日,集團上半年純利1.466億元(港幣,下同),按年上漲5%;不過,稅前溢利約1.7億元,按年減少4.9%;營業額也下跌2.4%至24.2億元,2013年同期為24.8億元,不派中期股息。
2014年8月2日,李嘉誠可能競價收購愛爾蘭Awas航空租賃公司旗下約100架飛機資產。Awas公司是愛爾蘭眾多航空租賃公司之一,共擁有約280架飛機,合作伙伴遍及全球50個國家的近百家航空運營商。該公司正計劃將飛機資產分拆打包,擬出售其中約100架較新的飛機,包括波音747和空客340等主力機型,擬出售的資產總額或將達50億美元。如上述交易達成,將是李嘉誠自2010年來xxx的收購交易。但該交易并不是李嘉誠首次收購愛爾蘭公司資產,2014年上半年李嘉誠控股的和記黃埔公司以約8.5億歐元收購愛爾蘭移動通信服務商O2,重組了愛第二大移動通信運營商。
2016年2月胡潤研究院發布《2016胡潤全球富豪榜》,李嘉誠排名第23位。
2016年3月2日,美國權威財經雜志《福布斯》公布了2016年全球富豪榜單,李嘉誠以271億美元的身家,排名由第17位滑落至第20位。[11]
2013福布斯全球富豪榜前10位
|
||||||
---|---|---|---|---|---|---|
排名
|
姓名
|
年齡
|
財富變化
|
凈資產(億美元)
|
||
1
|
卡洛斯·斯利姆·埃盧
|
73
|
上升
|
墨西哥
|
730
|
通信運營
|
2
|
比爾·蓋茨
|
57
|
上升
|
美國
|
670
|
計算機應用
|
3
|
阿曼西奧·奧特加
|
76
|
上升
|
西班牙
|
570
|
|
4
|
沃倫·巴菲特
|
82
|
上升
|
美國
|
535
|
金融,投資
|
5
|
拉里·埃里森
|
68
|
上升
|
美國
|
430
|
計算機應用
|
6
|
查爾斯·科赫
|
77
|
上升
|
美國
|
340
|
多元化經營
|
7
|
大衛·科赫
|
72
|
上升
|
美國
|
340
|
多元化經營
|
8
|
李嘉誠
|
84
|
上升
|
中國廣東
|
310
|
多元化經營
|
9
|
莉莉安·貝當古
|
90
|
上升
|
法國
|
300
|
零售,日用化學產品
|
10
|
伯納德·阿諾特
|
64
|
下降
|
法國
|
290
|
奢侈品
|
人物生活
家族成員
據《隴西李氏宗譜》所載洋尾李氏詩禮傳家,家學淵源,人才輩出。 莆田李氏還產生了莆田古代首屈一指的慈善家和富豪李富。莆田人李富具備積極進取、急公好義、樂善好施的精神品格。
潮州一世祖,舉家于明朝由福建莆田遷至潮州府海陽縣(今潮州市),定居于潮州城內北門面線巷,傳至李嘉誠這一輩,正好10世。莆田李氏淵源,與潮州李氏合譜。明末清初,正是朝代更替、兵荒馬亂之時,當時在莆田還因鄭成功占據臺灣地區抗清而截界。
《涵江區志》(大事記)載:“清政府于順治十八年(1661)實行截界遷民。“截界”給當時莆田人民造成了極大的災難,迫使大量莆田人外遷。李嘉誠先祖在莆田涵江區洋尾居住,生活過的有24世(包括李明山),據莆田涵江區洋尾李氏珍藏的康熙六十年(1721)修的《隴西李氏宗譜》,《隴西李氏宗譜》所載洋尾李氏詩禮傳家,家學淵源,人才輩出。
李嘉誠的曾祖父李鵬萬曾經是清朝每12年選拔一次的文官八貢之一,一時傳為佳話。李氏祖居門前用于插貢旗的碑座,就是歷史的見證。因其家族人士治學風氣甚濃,知書識禮,學問淵博,在鄉村之中頗有名望,頗受村民尊重,故地位極高。
父親李云經,母親莊碧琴。弟弟李嘉昭已故。妹妹李素華已婚。妻子莊月明,跟李嘉誠誕下兩子:李澤鉅、李澤楷。
長子李澤鉅,妻子王富信。1996年,李澤鉅大女兒李燕寧出世,次女于2000年6月出生。2004年8月5日,李澤鉅的第三個女兒出世,2006年李澤鉅兒子出生,這是李嘉誠的xxx個男孫。
李嘉誠幼子李澤楷,現未婚。 2009年,李澤楷和女星A2%81%E6%B4%9B%E6%96%BD" target="_blank">梁洛施秘密拍拖一年半,兩人證實戀情,已于2009年4月底在多倫多為李澤楷誕下7磅重男嬰,李嘉誠親自替孫取名“長治”。2010年7月14日,梁洛施于6月底在美國舊金山生下男雙胞胎。
情感生活
李嘉誠的舅舅莊靜庵,是香港鐘表業的老行家。莊家長女叫莊月明,比李嘉誠小四歲,聰明伶俐,被父母視為掌上明珠。莊月明在教會辦的英文書院念書,一點也不嫌棄窮表哥李嘉誠,相反還十分同情他。要與香港社會融為一體,xxx步就是要過語言關,改掉潮汕口音,學好廣東話。從此,莊月明就成了李嘉誠的廣東話老師。那一段日子,也成了李嘉誠動蕩童年中最溫馨的回憶。莊月明出身富貴名門,她以優異成績從英華女子中學畢業后,進入香港大學,后來又留學于日本明治大學。而李嘉誠出身寒微,只讀過初中,雖然事業初成,但按世俗的眼光,他們并不門當戶對,莊靜庵和李嘉誠母親莊碧琴也表示反對。
1963年,李嘉誠已經35歲,月明也已經31歲,他們對愛情的執著和真誠終于感動了莊靜庵夫婦和莊碧琴,同時李嘉誠在商業上創造的成就也越來越讓莊靜庵感到驚奇,他們終于同意兩人(近親)結婚。為了讓愛妻住得舒適,李嘉誠斥資63萬港元買下一幢花園洋房,這就是李嘉誠現仍然居住的深水灣道79號3層住宅。婚后,莊月明加入長江工業公司。
1964年8月和1966年11月,李澤鉅和李澤楷兄弟相繼出生,莊月明漸漸退居幕后,相夫教子,孝敬家婆。在她的教導下,李澤鉅、李澤楷兄弟先后赴美國大學深造。
1972年11月,“長江實業”上市,這是李嘉誠事業上的重大轉折點。莊月明出任執行董事,是公司決策層的核心人物之一,李嘉誠不少驚人的決策,均蘊含了莊月明的智慧和心血。但莊月明在公眾面前始終保持低調,她很少露面。1989年,莊月明因心臟病猝發去世,當時李嘉誠才60出頭,身體硬朗,又是富豪,因此不乏主動示愛的美女。港人都知道李嘉誠和莊月明情深似海,所以至今無人向他提及續弦之事。
紅顏知己
1961年出生的周凱旋,比李嘉誠年輕33歲。她出生香港并非生于豪門大家,父親只是普通的商人。
周凱旋是原TOM公司第二大股東,TOM私有化之后退出。創辦周凱旋基金會,并擔任李嘉誠基金會董事。曾被《華爾街日報》評為2006年“亞洲商界女性十強”之一。周凱旋中學就讀于拔萃女書院,是香港最頂尖的學校之一。80年代末,周凱旋認識了導演徐克的太太、在政商兩界都有豐富人脈的施南生,又通過施南生結識董建華的干表妹張培薇。1993年秋天,周凱旋在北京的王府飯店xxx次與李嘉誠見面。1998年底,周凱旋以親友身份,出席李嘉誠接受城市大學頒發榮譽博士學位典禮,親自為他舉機拍照。1999年,周凱旋陪李嘉誠到英國創辦大學領取榮譽法學博士學位,親自為他舉傘擋雨。
2006年8月的一天,一輛豪華轎車直接駛入羅馬景點:西班牙廣場。李嘉誠和周凱旋在游客最多的街頭下車,尾隨的保鏢組成“品”字形陣勢保護,引來不少游客駐足觀看。李嘉誠更親自為她蹲下拍照留念,這是兩人以情侶姿態親密同行的一次。
父子分家
2012年5月25日,李嘉誠首次宣布分身家。在股東大會后會見傳媒,首次談及資產分配表示,他將的40%長江(00001-HK)及和黃(00013-HK)股份和22家上市公司,市值逾8500億港元,名下上市資產逾2900億港元,全歸予長子李澤鉅,長和系日后由他打理。二子李澤楷則將獲得李嘉誠對其生意上的資金支持。
李嘉誠通過復雜的信托方式對旗下資產進行控制,其中終極的控制方是李嘉誠家族信托(Li Ka-Shing Unity Holdings Limited),而這一信托又由李嘉誠及其長子李澤鉅、次子李澤楷各持有1/3的權益。由此,在此次的分家中,李澤楷持有的家族信托1/3的權益轉移至李澤鉅旗下。完成之后,李澤鉅持股量將增至2/3,余下1/3繼續由李嘉誠持有,李澤楷將完全退出。2012年7月29日,李嘉誠將1/3家族信托權益全部轉讓給長子李澤鉅。
李澤楷擁有電訊盈科、香港電訊信托、及盈大地產三家香港上市公司股權。按他所持股份的市值計算,李澤楷所擁有的上市公司賬目價值約136.48億港元。此外,他還擁有私人投資,包括2009年以5億美元收購AIG亞洲資產管理業務,現管理資產約670億美元。
人物言論
經商之道
“做人的一等智慧,經商的一流學問”。意思是說你要相信世界上每一個人都精明,要令人信服并喜歡和你交往,那是最重要。這就是李嘉誠先生做人之道。
在激烈的競爭中多付出一點,便可多贏一點。就像參加奧運會一樣,跑xxx的勝出第二及第三就是快了那么一點。若是跑短程的,可能是不夠一秒之差,所以快一點就是贏。這就是李嘉誠經商之道。
李嘉誠成功秘訣:業務多元化、擅用資本“財技”。
用人之道
在李嘉誠新組建的高層領導班子里,既具有杰出金融頭腦和非凡分析本領的財務專家,也有經營房地產的“老手”,既有生氣勃勃、年輕有為的香港人,也有作風嚴謹善于謀斷的西方人。李嘉誠今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是和他回避了東方式家族化管理模式分不開的。
他起用的那些洋專家,在集團內部管理上把西方先進的企業管理經驗帶入長江集團,使之在經濟的、科學的、高效益的條件下運作;而對外,李嘉誠不但把西方人作為收購的主要對象,而且讓西方人作為進軍西方市場的主導。
李嘉誠深知,不僅要在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大膽起用不同才能的人,而且要在企業發展的同一階段注重發揮人才特長,恰當合理運用不同才能的人。因此,他的智囊團里既有朝氣蓬勃、精明強干的年輕人,又有一批老謀深算的“謀士”。
在總結用人心得時,李嘉誠曾形象地說:大部分人都有長處和短處,需各盡所能、各得所需、以量材而用為原則。這就像一部機器,假如主要的機件需要用五百匹馬力去發動,雖然半匹馬力與五百匹相比小得多,但也能發揮其部分作用。
學會識錢
“識賺錢更要識使錢”。李嘉誠坦言,對賺錢的重視程度不及捐錢,形容李嘉誠基金會是其第三個兒子,在財富代代相傳的觀念中,基金亦是其一“接班人”,期望這種想法能在中國人社會擴大和延續,說為慈善卑躬屈膝在所不辭,亦會選擇以“建立自我,追求無我”為墓志銘
。
取之社會,用之社會。自1980年創立基金會至今,李嘉誠已向其捐出145億港元。對于財富,李嘉誠說:多年前的一個晚上,他輾轉反側,最后豁然開朗,他頓悟了把基金會視作第三個兒子的道理,這樣才會全心全意愛護,給其分配財產,使基金獲得所需資源,落實一切公益專案,把自己的心愿永遠延續下去。
基金會成立33年來,從不向外募捐,捐款人只有李嘉誠一人,他不求名,在xxx捐款,拒絕所有的建筑物以他的名字命名。他規定基金會80%以上的捐款用于大中華地區,不超過20%的用在海外。
成功格言
1、在20歲前,事業上的成功百分之百靠雙手勤勞換來;20歲至30歲之前,10%靠運氣好,90%仍是由勤勞得來;之后,機會的比例也漸漸提高;60歲之后,運氣已差不多要占三至四成了。
2、與新老朋友相交時,都要誠實可靠,避免說大話。要說到做到,不放空炮,做不到的寧%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2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