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模
江蘇省蘇北人民醫院
醫院占地8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2萬多平方米,位于南通西98號。醫院固定資產近5億元,設備總值近2億元,其院圖書館擁有中外文圖書5萬余冊、期刊500余種,可進行微機查詢和光盤及網上數據庫檢索。醫院在崗職工1754名。衛生專業技術人員1526名,其中高級職稱305名,中級職稱465名,有醫學博士52名,醫學碩士190名,有6人享受特殊津貼,有19人被評為省、市中青年專家,有80多位專家在全國或省級各學術團體中任職。醫院設有管理處室24個,臨床、醫技一級專業學科19個,二級專業學科29個,臨床教研室、研究室和專業實驗室17個,全市的眼科中心、放射免疫檢測中心、血液學研究所附設于院內。絕大多數學科在該地區處于xxx地位,其中省、市級重點專科20個,9個xxx藥物臨床試驗科室(專業)。醫院編制床位1500張,實際1800多張,承擔著本市及周邊地區千萬人的醫療和保健任務。2009年門、急診116萬人次,收治住院病人5.03萬余人次,手術病人近2.5萬人次。承擔著揚州大學醫學院7000多學時和揚州資源學院1000多學時的理論教學任務,接受南京醫科大學、揚州大學醫學院、第二軍醫大學南京醫學院、徐州醫學院、安徽蚌埠醫學院等各類院校實習生250余名,生180余名。2008年,開展新技術、新項目一百多項,獲市級以上科技36項。
設備
醫院配有多層螺旋CT、1.5T雙梯度核磁共振、直線加速器、、DSA、ECT、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彩超及超聲心動圖機、超聲聚焦刀、準激光機、數字胃腸機等百萬元以上設備20多臺(套),流式基因芯片、體外碎石機、主動脈內球囊反搏儀、體外循環機、關節鏡、椎間盤鏡、腹腔鏡、鼻腔鏡系統、多功能麻醉工作站、流式細胞分析系統、藥物濃度檢測儀等十萬元以上設備380臺(套)。
特色科室介紹 骨科
骨科病房
科室醫生:顧加祥、虞堂云、楊建東、施曉明、顧德毅、戴善和、何金山、王信山、馮新民、蔣百川
醫院骨科是揚、泰地區xxx的省級臨床重點骨科,是在本地區享有較高學術地位的骨科臨床、科研、教學中心,以診治四肢、關節的各類疾病為主要臨床任務和研究方向。
該科歷經近60年發展,技術力量雄厚,現有醫護人員50余名,其中擁有教授、主任醫師2人,副教授、副主任醫師9人,主治醫師6人,住院醫師5人,技師1人;其中博士2人,碩士11人,在讀碩士2人。科室大多曾在國內、國外著名骨科研究中心學習。目前,常規開展甲等醫院專科手術,并在此基礎上不斷創新,與國內的重點大型醫院保持密切聯系,技術水平與省內、國內重點醫院同步。是我市xxx一個能夠開展所有省級臨床重點專科項目的骨科專科。病人療效好、滿意率高。
該科專科特色明顯,在創傷、脊柱、關節、顯微外科、骨腫瘤、微創技術等方面形成特色,并在省內享有一定的知名度。近年來診治骨關節損傷患者10余萬例,對于復雜創傷骨折(關節內骨折、骨盆髖臼骨折、陳舊骨折)、脊柱骨折滑脫、人工關節置換等,積累了大量臨床經驗和研究,取得了良好的療效,為廣大患者提供高水準的醫療服務。該科現有病床98張,年住院病人近2000人次,年手術量約31000例(急診1300例,平診1800例),年專診量近3萬人次。目前,該院骨科與上海、南京、揚州等地的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在骨與關節損傷、脊柱損傷、顯微外科、創傷后功能康復等方面深入開展研究。
成院長
在骨與關節損傷方面,主要研究各種骨與關節疾病的診斷及治療,開展人工膝、髖、肘關節置換手術,四肢關節復雜骨折的手術治療,四肢關節化膿染、腫瘤、結核、骨髓炎的保守和手術治療等。其中在人工關節置換術、膝關節鏡診療術、經椎間盤鏡髓核摘除術方面,達到省內先進水平,其特點是技術及設備先進,手術效果滿意,術后并發癥少。在治療多發病、常見病方面,也取得一定成績,應用AO技術(鋼板、DHS、DCS)和交鎖髓內釘、進口可吸收材料等治療骨折、關節內骨折、骨盆髖臼骨折,提高了復位及固定的質量,減少了并發癥的發生。應用關節內注射技術,治療不適合手術的各種骨關節病,為諸多患者解除或減少了病痛。并在省內較早開展多功能單側外固定支架治療復雜骨折,血管樹植入及帶蒂肌骨瓣移植治療股骨頭無菌性壞死、陳舊性股骨頸頭下型骨折,骨腫瘤保肢治療等。
在脊柱方面,以脊髓型頸椎病、腰椎疾病及胸腰段脊柱損傷的手術治療為主要研究方向,開展頸、胸、腰椎間盤脫出癥的手術治療;頸、胸、腰椎管內腫瘤的手術切除;脊柱骨折脫位并截癱的減壓固定手術;頸前鋼板治療頸椎病;脊柱腫瘤、結核的病灶清除手術。在全市率先開展頸椎弓根脊柱內固定技術治療胸腰段脊柱損傷及腰椎滑脫、側彎,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
在顯微外科方面,在省內率先開展斷肢再植、拇指重建及各種皮瓣、復合組織瓣、骨瓣治療組織與骨缺損、骨壞死、骨不連;四肢大血管、神經、肌腱損傷的手術修復;高選擇性脊神經后根切斷治療腦癱后遺癥;各種先天性畸形、復雜的小兒后遺癥的矯正手術,具有技術成熟、經驗豐富及治療效果滿意的特點,為市內xxx水平。
近年來,該科招收培養碩士研究生4名;承辦外科班,每期約招生20余名;主辦骨科專科班,每期招生5~6名。已有100多名骨科醫生在我科學習,畢業后在全國各地發揮著作用。
消化內科
科室醫生:徐永居 、鄧登豪、向曉星、卜平、朱海杭、吳巖 、朱瑞錦、陸偉
消化科是江蘇省重點專科,是我院和揚州地區各級醫院中最早建立的專科之一,至今已有30余年的歷史,1966年就引進了硬管式胃鏡和腹腔鏡,標志著消化科的建立。1976年又引進了揚州市首臺纖維胃鏡,建立了胃鏡室和消化病房,消化科的工作逐步穩步發展的道。隨后幾年間消化科人員不斷得到充實,在條件相對簡陋的情況下,不斷引進新技術,通過多年的實踐和積累,極大地豐富了他們的臨床經驗,以各具特色的技術專長,博得了患者的信賴,成了揚州遠近聞名的專家,他們這批老同志為消化科的發展做出了貢獻,為今天內鏡診療中心的建立奠定了基礎。高考制度恢復后先后有朱海杭、張旭東、陸偉等一批年輕同志分配來到消化科,在老同志的指導幫助下,努力工作,業務和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現已成為消化科的中堅力量,卜平、朱方石、鄧登豪、倪金良等研究生的加盟,更使消化科的科學研究水平達到了新的層次,是消化內鏡診療中心未來發展的基礎和。目前消化專科人員結構合理,包括老中青、結合、臨床醫療護理、科研教學實驗等各級各類人員30人。
消化科由病區、胃鏡室和消化病研究室三部份組成。消化科病區床位由開始時的10張增加到目前的41張,1987年經揚州衛生局、揚州醫學院批準建立消化病研究室,1991年建立消化病研究室實驗室,1992年建立消化病研究室胃腸動力室,1993年被揚州市衛生局確定為重點專科1994年通過了江蘇省衛生廳組織的甲等醫院重點專科的驗收,為江蘇省蘇北人民醫院甲等醫院的創建成功做出了貢獻。消化科在75、85和95規劃期間,均被揚州市衛生局確定為市級重點專科。
消化科最早在揚州地區開展胃腸鏡檢查,至今為止積累了近10萬例次的經驗,同時也最早在揚州地區開展內鏡治療技術。消化科胃鏡室現有電子胃鏡、電子腸鏡、十二指腸鏡、高頻發生器、微波發生器、各種治療器械等萬元以上設備30臺套,總價值143萬人民幣。先后開展了16項診斷和治療技術:1976年開展纖維胃鏡檢查、內鏡下取異物術、1977年開展經皮肝穿刺造影術、1987年開展纖維結腸鏡檢查、1988年開展電子胃鏡檢查、內鏡下息肉高頻電摘除術、內鏡下高頻電止血術、1989年開展內鏡下食管靜脈曲張硬化療法、微波治療消化道惡性腫瘤、微波止血、微波治療息肉、1991年開展內鏡下食管狹窄擴張療法、1992年開展胰膽管造影術、內鏡下局部化療術、1996年開展內鏡下食管狹窄支架置入術、1997年開展電子腸鏡檢查、1999年開展內鏡下食管靜脈曲張套扎療法、2000年開展了內鏡下十二指腸乳頭括約肌切開取石術。
目前消化病研究室已把消化道惡性腫瘤醫結合治療、肝硬化基礎和臨床、內鏡治療、重癥胰腺炎、胃腸動力學研究作為科研發展方向,并從生物學水平進行多領域多項目多層次的深入研究。消化病研究室2001年已被確定為揚州大學醫學院的xxx個碩士點、醫結合消化道腫瘤防治碩士研究生點的培養。自建科以來共獲得市級或市級以上科技進步14項,現有科課題7項,科研經費8.7萬元,發表科研論文102篇,多次參加境內境外國際、國家、華東地區、江蘇省和揚州市各級專科學術交流大會。消化科擁有的實驗室,有多名碩士研究生和具有豐富臨床經驗的專家,擁有能夠進行細胞生物學研究的多臺設備,并和上海市消化病研究所、揚州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畜牧獸醫學院、醫學院等實驗室有廣泛的協作聯系。開展了以腫瘤細胞藥物試驗為主的消化道惡性腫瘤藥物篩選試驗和耐藥研究。消化病研究室胃腸動力室現能開展24小時食管PH測定、上消化道壓力測定、胃電圖、胃電起博治療等技術,可以用于科研,又可用于臨床胃腸動力障礙性疾病的診斷治療。
多年來消化科承擔揚州大學醫學院的臨床理論教學任務,平均年課時為150學時左右,同時承擔醫學院實習醫生、見習醫生、內科班的帶教任務,自建科以來先后接收了本地區及周邊地區40多家醫院的150多名消化專科醫師專科培訓,幫助30多家醫院開展了胃鏡檢查項目,為在揚州市普及胃鏡檢查技術做出了貢獻。
普外科
科室醫生:諸林海、談景旺、肖兆勇 、邵穩喜、何春蘭、王正兵、柏斗勝 、王聲球 、成志芳 、徐永健
陳平 ,外科主任、普外科主任
該院普通外科是江蘇省臨床重點專科。目前分三個病區,即9病區、10病區、12病區,共112張床位,現有各級醫師24人,其高職稱7人,副高級職稱9人,碩士生導師3人,博士1人,碩士6人,教授1人,副教授7人,主治醫師7人,住院醫師3人。普通外科人才結構合理,理論、實踐能力強,無論醫療、科研、教學,在揚州市都處于xxx地位。
醫療上,常年開展普通外科各型手術,如肝部分切除術、脾臟切除、膽囊切除、疝修補術、先天性巨結腸手術、先天性膽總管囊腫切除術、先天性無肛手術等。在揚州地區較早開展的較復雜手術有:如標準半肝切除術、門體斷流術及門體分流術、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同時能夠高質量地完成普通外科惡性腫瘤的根治手術,包括肝癌肝切除術、胰腺癌根治術、胃癌、賁門癌根治術、甲狀腺癌頸淋巴結清掃術、乳腺癌擴大根治術等高難度手術。除常見手術外,已開展血管外科手術、腹腔鏡下手術、頸動脈瘤切除術、腹腔鏡下手術。
科研上,近10年來,獲省、廳、市級科研進步30余項,省級以上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主編與參編專著7部。教學上,長期承擔揚州大學醫學院普通外科教學任務,南京醫科大學、南京東南大學醫學院、南京海醫大實習生的實習常教工作,并首年為鄉鎮醫院培養一批醫療技術。
婦產科
科室醫生:郁雯 、顧揚 、黃、王亦雄、盧丹、尹香花、薛驪珠、羅金鳳 、珍、孔祥
產科主任,主任醫師,學
婦產科主任,主任醫師,
學婦產科是江蘇省臨床醫學重點專科,是我市及蘇北地區婦產科領域集臨床、教學、科研為一體的醫療中心。近10年來,我院婦產科有了很大的發展,已成功地躋身于江蘇省臨床重點專科的行列。特別在婦科腫瘤的診治及生殖醫學領域居省內xxx水平,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在婦科惡性腫瘤手術及化療技術方面,已達省內xxx水平。自1957年起開展宮頸癌、卵巢癌、子宮內膜癌、外陰癌的根治術以來,近年婦科惡性腫瘤的規范化手術治療得到進一步完善和提高,同時涌現出一批年青有為的中青年婦科腫瘤專家,在蘇北地區及鄰省周邊城市具有廣泛的影響。另外在基礎研究方面也有突破性進展,在婦科腫瘤有關基因,血管生長因子與腫瘤轉移、復發、預后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這對婦科腫瘤的監察、預后、指導治療起著積極的作用。今年我科創建了微創治療中心,迅速發展了以腹腔鏡、宮腔鏡和介入治療技術為主的微創治療中心。中心5年內將擴大腹腔鏡手術的種類和范圍,從簡單的附件手術發展到子宮切除,積極開展了宮腔鏡手術及輸卵管顯微再通手術。以微創手術更好的為婦科患者服務。
在輔助生殖技術方面已成熟開展各項輔助生殖技術,通過常規開展IVF-ET技術,不斷提高周期妊娠率及胎兒成活率,探索出國產超排藥物使用方法,在不降低妊娠率的同時降低用藥費用。我市xxx例試管嬰兒于1998年在我科順利誕生,此后成功地為數百名不孕夫婦獲得貴子。1999年第二代試管嬰兒獲得成功。目前正在攻克第三代試管嬰兒。
在產科方面,該院于2003年初成功引進世界先進設備和聯合麻醉技術,已全面開展無痛分娩技術,打破了傳統的分娩必痛念,獲得了良好的療效是準媽媽們的。通過加強產前監護,提高孕早期建卡率,繼續保持圍生兒死亡率降在10‰以下,新生兒死亡率降在5‰以下,孕產婦死亡率降在20/10萬以下。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28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