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墾中心醫院

    長期建檔 鎖定
    本詞條由“匿名用戶” 建檔。

      簡介 廣東省農墾中心醫院  廣東省農墾中心醫院始建于1953年,前身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61預備醫院及林業工程第二師醫院,1993年經廣東農墾總局批準正式命名為廣東省農墾中心醫院、1995年被評為“愛嬰醫院”,1996年被評為國家甲等醫院。   2003年通過廣東省高等醫學院校教學醫院評審,現為廣東醫學院、南方醫科大學及廣西醫科大學等院校的教學醫院,湛江市第一批醫保三類定點醫院。腎臟移植和中樞神...

      簡介

    廣東省農墾中心醫院

      廣東省農墾中心醫院始建于1953年,前身是中國人民xxx第61預備醫院及林業工程第二師醫院,1993年經廣東農墾總局批準正式命名為廣東省農墾中心醫院、1995年被評為“愛嬰醫院”,1996年被評為國家甲等醫院

      

    2003年通過廣東省高等學院校教學醫院評審,現為廣東醫學院、南方醫科大學廣西醫科大學等院校的教學醫院,湛江市xxx批醫保三類定點醫院。腎臟移植和中樞神經系統腫瘤外科診治獲得廣東省資質。

      

    1990年以來,廣東省農墾中心醫院共獲得省部級、廳級科技進步56項次。近三年來承擔廳級科研課題46項。醫院設有腫瘤臨床研究室、腎臟病研究室。

      醫院優美,庭園別致,花木繁茂,景色秀麗,素有“花園式單位”之美稱。現代化的住院大樓裝備中心供氧,中心吸引,中心呼叫等系統。病房寬敞,明亮舒適,長年有溫泉水供應。

       歷史沿革

    廣東省農墾中心醫院

      

    翻開這一張張珍貴的照片,歲月在這里凝固,歷史也從這里再現:1953年,剛剛獲得解放的雷州半島,迎來了xxx次的開發浪潮。在剛剛放下槍又拿起鋤頭的農墾建設大軍誕生了中國人民xxx第二師后勤醫院,這就是湛江農墾醫院的前身。兩年后,因為國家建設的需要,部隊轉制為地方編制,軍人轉為農墾職工,部隊醫院也隨著轉為農墾醫院。1957年底,由林二師醫院組建的高雷墾殖醫院的一部分和由陸軍61預備醫院組建的華南墾殖總局干部療養院正式合并,并由吳川黃坡鎮嶺頭村遷址于湛江市霞山區錄塘65號,也就是現在的人民大道中2號。

      

    半個世紀來,隨著農墾體制的多次變遷,醫院的名稱也幾經變更,從“華南墾殖局高雷醫院”、“中山醫學院湛江分院附屬醫院”、“粵西農墾局醫院”、“湛江農墾xxx醫院”、“廣州軍區生產建設兵團二醫院”到“粵西農墾xxx醫院”,1993年正式定名為廣東省農墾中心醫院。盡管院址幾經搬遷,但農墾醫院這個名字和這個醫院的軍隊作風,卻永遠烙在了雷州半島紅土地幾代人中。

      

    風風雨雨50年,經歷了種種曲折和,農墾醫院從僅有一百多張病床百多名職工的小醫院,發展成今天的巨大規模;擁有資產總值1億多元,占地面積10萬我平方米,建筑面積7萬多平方米,1000多名職工,其中衛技人員710人,高級醫技人員60多名,中級醫技人員160多名,編制親病床510張,實際病床600多張,分設40多個臨床醫技科室和40多個專業學科,全年門診、急診量達20萬人次,成為廣東省墾區xxx的一間綜合性的甲等醫院。

      50年來,廣東省農墾中心醫院歷屆班子總是秉承著醫院創業初期的優良傳統,以義無反顧的步伐,與時俱進地把醫院的和發展一次次地推向時代的前沿。

      

    使廣東省農墾中心醫院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早在的初期,以楊茂林院長為核心的醫院黨委和院領導一班人,大膽地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抓住機遇,為探索新形勢下醫院的發展之進行了不懈的努力。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確立的“一心二腦三腫瘤”的基礎上,90年代初期又調整為“心、腦、腫瘤、燒傷、腎”的這樣一條特色專科發展子,為醫院今天的專科發展奠定了的基礎。以吳復友院長為核心的院領導一班人,帶領全院職工奮力拼搏,以爭創“三甲”醫院為目標,克服了底子薄、資金缺、任務重等困難。

      

    1995年8月通過愛嬰醫院評審,1996年3月順利實現了“三甲”醫院的奮斗目標,使廣東省農墾中心醫院的軟、硬件建設躍上一個新臺階,為農墾醫院的更大發展鋪平了道。1999年以來,以安院長為核心的領導班子,“三個文明”一起抓,臨床科研與教學齊頭并進,帶領全院職工努力進取,2001年我院成為xxx批湛江市醫點醫院,2003年通過廣東省高等醫學院校教學醫院評審,成為廣東醫學院、南方醫科大學、廣西醫科大學等院校的教學醫院,把醫院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推上新臺階。

      

    2006年以來,廣東省農墾中心醫院,團結務實,提出了“質量xxx、服務優質、管理規范、運作有序、醫院發展”的辦院,以醫院管理年為契機,內強素質、外形象,狠抓醫院管理,制訂和完善了醫院的各項工作制度和服務流程,嚴格制度管理,加強科室領導責任,改善服務質量,把向廣度和深度奮力推進,揮寫著廣東省農墾中心醫院與發展的新篇章。

       發展優勢

    廣東省農墾中心醫院

      

    廣東省農墾中心醫院是一家集醫療救護、預防、保健、康復、科研、教學、社區服務于一體,以腫瘤及腎病為重點專科的大型綜合性國家甲等醫院。醫院占地面積10多萬平方米,現有在職職工900多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680多人,包括高級醫技人員110多人,中級醫技人員160多人,有70多人被聘為兼職教授、副教授。醫院床位編制900張,開設40多個臨床醫技科室和40多個學科,年門、急診量為30多萬人次,年住院人數20000多人次。

      

    醫院重點專科為腫瘤、腎病。心血管專科、神經外科、燒傷整形、肝膽外科、老年科等也有較強的實力。被譽為“粵西治癌xxx家”的腫瘤專科,綜合診療技術達國內先進水平,技術力量、診療設備、治療效果及收治病人數,均居粵西地區xxx地位。其擁有12個腫瘤治療(病區)單元,400多張病床,包括四個化療病區、三個放療病區、一個腫瘤醫結合治療區、一個介入科及相應的腫瘤外科,以及國內先進的現代化放射治療區和伽瑪刀治療區。

      在粵西地區率先將腫瘤治療病區進行專業分科,對腫瘤患者實行了按系統、分專業、分科的專科專治及個體化治療,實現了腫瘤外科治療、化學治療、放射治療、介入治療、免疫組化及生物靶向治療、醫結合及中醫中藥治療等等一系列治療手段。2010年6月粵西地區xxx一幢規范xxx、設備先進、設施完善、功能齊全、流程合理的綜合性現代化腫瘤住院大樓落成啟用,進一步鞏固和加強了我院腫瘤防治在粵西地區的龍頭地位。

      腎病專科配備國內外先進的血液透析凈化設備,率先使用人工腎開展血漿置換術,腎移植項目2003年獲廣東省技術資質,腎移植術在粵西地區開展最早,例數最多,成功率最高。顱腦外科的腦、脊髓腫瘤的診治,特別在腦膠質瘤的個體化手術及綜合治療方面有獨到之處,中樞神經系統腫瘤外科診治項目,2004年經廣東省醫學會專家評審,獲廣東省技術資質。心胸外科在粵西地區率先開展體外循環心內手術。肝膽外科在國內xxx全肝血流分步阻斷切肝術。燒傷專科曾創燒傷面積達97%的傷員不足兩個月痊愈出院的奇跡。醫院曾獲農業部科技進步6項,廣東省農墾總局科技進步14項,湛江市科委科技進步33項,湛江農墾局科技進步38項。出版醫學專著3部。

       設備先進

    現擁有各種先進設備1770臺(套),萬元以上的國內外先進醫療設備321臺(套),總價值6251萬元,其中大型的有西門子高能直線加速器,西門子低能直線加速器及定位治療系統X-刀,超級伽瑪刀,美國GE螺旋CT,法國ECT及超聲聚焦海扶刀,西門子的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機(DSA),數字X線照片機(DR)、美國貝克曼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蔡司手術顯微鏡、蔡司眼科視野計、日本奧林巴斯電子胃腸鏡、腹腔鏡、支氣管纖維鏡、美國GE運動負荷測試分析系統、十二導聯動態心電分析系統、體外沖擊波碎石機、氣壓腔內碎石機、日本東芝B超診斷儀、病理圖文?析儀、病?生物顯微系統、飛利浦中央監護系統等。06年投入近500萬元建成了湛江地區xxx層流手術室。

       主要科室

    廣東省農墾中心醫院

      腫瘤放療一區

      腫瘤放療二區

      腫瘤放療三區

      腫瘤化療一區

      腫瘤化療二區

      腫瘤化療三區

      腫瘤化療四區

      腫瘤放射治療區

      外一科(泌尿外科專業、血管外科專業)

      外二科(心胸外科專業、甲狀腺外科專業)

      外三科(燒傷外科專業、整形外科專業)

      外四科(普通外科專業、腫瘤外科專業)

      外五科(神經外科專業、微創神經外科專業)

      外六科(骨外科專業、手外科專業)

      內三科(心血管內科專業、分泌專業、老年病專業)

       特色專科

    廣東省農墾中心醫院

      

    腫瘤專科是我院重點專科之一,被譽為“粵西治癌xxx家”,其規模、設備、技術及收治病人數在粵西地區居xxx地位。人才梯隊合理,配備有高能直線加速器、低級直線加速器、三維計劃治療系統、模擬定位機、ECT、海扶刀等大批國際先進的腫瘤診療設備,設有一個放療門診,6個病區220張床位,可以開展手術、放射、后裝、化療、海扶刀、放射導管介入、超聲介入、醫藥、生物免疫等治療。綜合治療水平達國內先進,部分技術達國際先進水平,其中40多項診療技術填補粵西地區空白。

      腎內科是我院重點專科之一,設普通床位40張,腎移植床位10張,腎病實驗研究室及血液凈化治療中心。從上世紀80年代初成功開展多項具有國內外先進的臨床研究項目,其中高效非短時透析、床邊透析、血液透析聯合療法、血漿置換、腹水回輸系列研究及腎移植等技術日趨成熟。對難治性腎病、急進性腎炎、超過量安眠藥、農藥中毒搶救、多發性硬化、型重癥肌無力、紅斑狼瘡、風心二尖瓣狹窄、肝硬化、妊高征合并大量腹水等療效顯著,血液透析超過17萬例次,腎移植逾百例。擁有各類型進口血液透析裝置28臺,是粵西xxx的血液透析及腎移植中心。已成為結構完整、設備精良、治療技術先進、醫療特色明顯的優秀學科,在粵西地區享有盛譽。

      

    心血管專科在冠心病、風濕性心臟病、高血壓、心肌病、先天性心臟病等血管疾病診治上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救治了大量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急危病人,在粵西最先開展右心導管檢查術、射頻消融術、體外循環心臟手術。開展了經皮二尖瓣球囊擴張術、射頻消融術、人工心臟起搏器植入術、冠狀動脈造影術、體外循環下人工瓣膜置換術、先心病修補術、冠狀動脈搭橋術等心血管手術。心內、心外科專業開展的項目居湛江市先進水平。

      神經外科附設有“腦病微創治療中心”,有目前粵西地區先進的神經外科顯微手術設備,配套有ICU病區。具有對中樞神經系統任何部位實施手術的能力,顯微神經外科手術、顱底腦腫瘤的切除,深部腦腫瘤的手術,達到較高的水平。膠質瘤的個體化治療方法及臨床研究在粵西地區處于xxx地位。

      肝膽外科配備有日本腹腔鏡、十二指腸鏡、微波刀等設備,能開展右半肝切除,第Ⅷ肝段肝癌切除,肝門區腫瘤切除,左肝三葉切除,常溫無血切肝術,高位膽管癌切除,胰十二指腸切除,門脈分流術等較復雜手術。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開展了難度較大的第Ⅷ肝段肝癌切除,國內創用“常溫下全肝血流分步阻斷切肝術”,該手術不但填補了湛江的空白,而且術式被國內多家大醫院推廣應用。國內首先提出“完全性胰液外引流預防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后胰瘺”的設想,對術后胰液引流方式進行改進,使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后胰瘺發生率顯著下降。開展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以來,手術成功率高,并發癥少,處于粵西地區先進水平。

      燒傷整形科是粵西地區成立最早的燒傷專科,經過30多年的發展,現擁有先進的燒傷治療設備、皮庫、的手術室和一批經驗豐富的專業技術人員。整形專業的開展,使燒傷病人得到更科學、系統的治療。大面積深度燒傷治療LA50達到91%,治愈了燒傷面積97%的燒傷患者,步入國內先進行列。

       專家介紹

    高華

      高華

      

    現任廣東省農墾中心醫院醫務科科長,中醫內科副主任醫師。畢業于新疆醫科大學,獲碩士學位,曾在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學習。從事內科臨床工作10多年,擅長中醫內科,尤其對腎病、頭痛、失眠、風濕病、痛風及紅斑狼瘡等疾病醫結合診治,臨床經驗豐富。主持1項科研項目,發表xxx、省級醫學論文10余篇。

      李勇

      

    腫瘤內科副主任醫師,中華醫學會腫瘤分會會員,廣東省醫結合學會會員。1996年于廣東醫學院臨床本科畢業,從事腫瘤內科診治工作10余年,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擅長各種腫瘤的放、化療及醫結合治療腫瘤。2009年上半年在中山二院學習射頻等微創治療。主持湛江市科技攻關計劃項目,參加廣東省醫學科學基金資助立項1項,對外在省級以上發表醫學論文8篇。

      黃瑞文

      腫瘤內科副主任醫師,中華醫學會湛江腫瘤分會會員,廣東省醫結合學會會員。1995年畢業于廣東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獲學士學位。畢業后一直在本院腫瘤內科臨床一線工作,從事腫瘤內科專業工作12年,緊跟學科最新進展,熟練掌握各種常見惡性腫瘤的診療技術以及腫瘤并發癥,急重癥的處理方法,尤其擅長于肝癌、胃腸癌、宮體癌、卵巢癌、膀胱癌、前列腺癌等腹部惡性腫瘤的內科綜合治療,對癌癥疼痛的控制和晚期惡性腫瘤病人質量的改善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

      

    近年來主持了“125Ⅰ粒子xxx性植入治療體表惡性腫瘤的臨床研究”。主要參加了“放射性核素治療改性腫瘤骨轉移患者質量的臨床研究”和“惡性腫瘤化療與幽門螺桿菌感染的關系研究”,這兩項課題均列為湛江市科技攻關計劃項目。主要參加的科研項目“GP方案胰腺區域性動脈灌注治療晚期胰腺癌臨床研究“獲廣東省醫學科學基金資助立項。同時,積極總結工作經驗,已撰寫醫學論文8篇在省級上發表。

      呂德政

      腫瘤內科副主任醫師,廣東醫學院兼職副教授。1987年7月畢業于廣東醫學院醫療專業,1990年在廣東省人民醫院腫瘤介入。從事腫瘤專業34年,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承擔肝癌、胃癌、肺癌等常見腫瘤患者的檢查、診斷、治療原則的制定,親自進行腫瘤患者介入術前準備、用藥的種類及劑量安排,介入術式的選擇、手術的操作過程、術后并發癥的防治及臨床觀察、病情記錄、治療效果的總結及隨訪。

      以xxx術者進行了TAE或TAI治療原發性或轉移性肝癌380例(次),B超引導下肝穿瘤內無乙醇注射治療肝癌5例,支氣管動脈灌注化療(BAI)治療肺癌41例(次),經皮左鎖骨下動脈或股動脈藥盒系統植入治療肝癌10例,動脈灌注化療治療8例(次),部分脾動脈栓塞治療脾功能亢進10例,盆腔惡性腫瘤雙髂內動脈灌注化療8例(次),經皮經肝膽道引流術2例,肝血管瘤的栓塞治療4例,食道內支架治療食道狹窄2例,經皮導管引流治療肝膿腫2例,動脈留管灌注治療骨肉瘤1例。1例原發性肝癌患者經多種、多次介入治療已存活10年。《肝動脈灌注和栓塞治療中晚期原發性肝癌的臨床研究》獲中國農業部部級科技進步三等。

      

    林萍

      林萍

      現任廣東省農墾中心醫院腫瘤放療三區副主任,腫瘤內科副主任醫師。1980年畢業于廣東醫學院醫療系,1985年在中山醫科大學腫瘤附屬醫院腫瘤專業一年。從事腫瘤專業治療、放射治療24年,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知識和豐富的臨床工作經驗,對常見惡性腫瘤如鼻咽癌、肺癌、宮頸癌、食管癌、皮膚癌、結腸癌、腦癌、乳腺癌、膀胱癌等有較豐富的治療經驗,亦有較好的治療效果。近年來有多篇論文發表在各級醫學上。

      李綺云

      

    腫瘤內科副主任醫師。1992年畢業于廣東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1993年至今在廣東省農墾中心醫院腫瘤內科工作,2001年3月晉升為腫瘤內科主治醫師,2005年被評為腫瘤內科副主任醫師。工作認真,刻苦鉆研,精通業務,掌握本專業的國內外動態,并能將新的技術應用于臨床實踐,提高治療療效。對腹部腫瘤治療有較深的造詣,主治肝癌、胃癌、大腸癌、卵巢癌、子宮內膜癌、膀胱癌、前列腺癌及腹部腫瘤急重癥的處理,對預防化療藥物如:順鉑引起的有較好的治療方法。平時積極開展科研工作,參與科研課題多項,主持市科技項目1項。同時,積極總結工作經驗,撰寫醫學論文多篇在省級上發表。

      王偉

      現任廣東省農墾中心醫院腫瘤化療二區主任,腫瘤內科副主任醫師,廣東醫學院兼職副教授,湛江市科技評估專家,湛江市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專家庫專家。1978年畢業于廣州中醫藥大學醫療系。1990年在中國科學院腫瘤研究院院士門下學習。1997年4月參加了中國衛生部抗癌協會召開的xxx屆中國腫瘤臨床協作中心(CSCO)成立大會,并被聘任為執行委員。2003年聘請為廣東省醫師協會第二屆理事會理事。2006年4月被聘請為廣東省抗癌協會xxx屆淋巴瘤專業委員會委員。

      從事腫瘤內科臨床醫療工作22年,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和扎實的理論基礎,通過不斷深造提高,掌握了國內外治療腫瘤化療的最新治療動態及技術,擅長腫瘤化學化療、腫瘤中醫藥治療、腫瘤生物學治療、腫瘤靶向治療,在粵西地區腫瘤化療這一塊有較高的知名度,在患者中口碑好,許多腫瘤患者慕名前來就醫,每年收治病人在1500人以上,在治療的癌癥病人中有許多期已經超過15年以上。近年來有多篇論文發表在各級醫學上。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29004/

    (22)
    91麻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