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福州開元寺,福州現存最古老,始建于梁太清三年,距今近1500年歷史。福州開元寺南無消災延壽藥師佛著名道場。曾為皇家、廟。歷史上的范圍,東起現井大,西至現尚賓,南達現三牧坊,北抵現龍山巷。為福建省與福州市兩級重點文物單位。日本祖師空海大師、日本天臺祖師圓珍大師、印度密高僧般若怛羅大師于唐代入華修學之地。閩王王審知、王鏻父子極力護持之古剎。宋代刊刻佛教經典大工程--《毗盧大藏經》全藏。近代創辦全國xxx家規模較大的佛教醫院。
現存文物:五代后梁貞明四年所鑄的千年特大型鐵佛--,佛身高5.96米、寬4米、重10萬斤以上;宋代七層石塔;宋代石槽;明式閣樓;清代。
現有建筑:外山門、內山門、藥師殿(靈源閣)、鐵佛殿、毗盧藏經閣、閣、四面佛閣、明旸圖書館、寶松紀念樓、提潤紀念樓、108羅漢堂、苑、禪悅齋、僧寮。
辦有佛教老年安養院,免費安置贍養貧困老人數十位。以秘方配制的佛教中草藥救死扶傷。創辦了社科類的福建省佛教文化研究所,該寺方丈為釋本性。
曲折歷史
開元寺在歷史上遭受數度火災,寺基逐漸被侵占 ,到清末,大殿亦焚殿,所存寺宇不及十分之一。
二十八年(1939年)年,寺復遭敵機轟炸。
三十年(1941年)和三十三年(1944年),福州兩度淪陷,寺更遭毀。幸得雪峰寺寶松下山入寺住持,得存殿宇數椽。
三十五年(1946年)十一月,這時已是抗戰勝利后一年,由群眾和南洋華僑捐募重建鐵佛殿,并創辦佛教醫院及圖書館等。佛教醫院即今福州市人民醫院的前身,其院址是從前的藥師殿。
寺內建筑 鐵佛寶殿
鐵佛殿內有鐵佛一尊,稱,疊掌跏趺坐于臺上,外披泥貼,法相莊嚴。鐵佛高5.3公尺,福州開元寺鐵佛頭部實心,身軀空心,人立其肩上,伸手摸不到頭頂,估計重量達十萬斤以上。清乾隆時程《閩中摭聞》載,鐵佛殿前柱子兩側刻有明末舉人曾異所撰楹聯:古佛由來皆鐵漢,凡夫但說是金身。
鐵佛的鐵造年代,不見記載,人們多誤認為是后唐王審知所鑄的三萬斤銅佛(其實王審知所鑄的是辟支佛一組共三尊)。清初海外散人所寫《榕城紀聞》中有一則曰:順治十六年(1659年)四月初一日,重建鐵佛殿,在佛座下開出銀塔一座,上題:宋元豐癸正月初一日立,刺史劉瑾。據此,鐵佛當鑄于北宋元豐六年(1083年)之前。
開元寺鐵佛是福建省xxx的鐵佛,據考證,鐵佛是以蠟鑄法澆鑄,這在當時十分不容易,為研究我國古代冶煉技術提供了一個可貴的實物資料,它充分表現了我國古代人民的聰明和才智。1961年,鐵佛列為市級文物, 現仍完整保存。1980年,了鐵佛殿。
靈源尊閣
在開元寺靈源背面東邊的小閣中,立著一尊空海銅像。福州開元寺空海銅像只見大師身著布衣,左手握禪仗,左手拿念珠,腳登草鞋,背負草帽,雙目平視,一副長途跋涉、風塵仆仆的神態。銅像通高3.5米,其中身高2.8米,重1.3噸,是日本信徒出資委托中國航空航天工業部所屬南京晨光機器廠鑄造的。1993年,日本日中友好空海像建立奉贊團一行一百二十多人,專程前來開元寺參加空海銅像的安位典禮。
寶松禪師紀念堂
寺內的寶松禪師紀念堂建于1992年,紀念1946年重建鐵佛殿以及創辦佛教醫院、圖書館的寶松。
住持監院
釋本性大,祖籍福建霞浦,剃度于江蘇常熟興福寺 ,受戒于廣東韶關南華寺。先后就學于霞浦三沙中學、南京中國院棲霞山分院、中國院、科倫坡凱拉尼亞大學研究生院,于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學歷,碩士學位。嗣法于上圓下瑛大師的入室上明下旸長老,為漢傳佛教禪門臨濟正第42代、曹洞正第48代法脈傳人之一。
現任中國佛教協會常務理事、福建省佛教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福建院院務委員會副主任、福州開元寺方丈等教內職務,兼任福建省政協常務委員、福建省政協民族教委員會副主任等社會職務。
曾應邀出訪亞、歐、美、大洋等四大洲的近30個國家及港澳臺地區,或或參加議或參加教活動。已出版專著:開示錄《如何》、行腳記《孤僧萬里行》、中譯英的《和他的十大》、論文集《佛教的基本觀點》。
釋本性大以佛心為己心、以師志為已志,誓以佛心糾正,以佛道輔正。志于講經說法、著書立說、建寺安僧、慈善公益。愿生消災延壽藥師佛之東方琉璃,誓隨當來,榮佛、濟世度眾。
地址
開元寺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開元78號,乘坐19公交車可到達門口,乘坐117、129公交車到鼓東下車亦可步行到達開元寺。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29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