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用醫學影像

    編輯
    本詞條由“匿名用戶” 建檔。

    實用醫學影像

      期刊簡介

      《實用醫學影像》曾用名為《醫學影像》;規格為國際通用的大16開本

       報道

      包括普通放射、CT、核磁、B超、介入放射、同位素檢查等科學

       欄目

      設為專家論壇、學術論著、論著摘要、病例討論、病例報告、專題、繼續教育、經驗交流等欄目。

       須知

      征稿范圍

      a)有關醫學影像學診斷、治療、技術的文章,包括常規X線診斷,CT,磁共振成像數字減影血管造影,ECT,超聲診斷,介入放射學,PET/CT以及各種影像技術等。

      b)文章類別有:專家論壇,論著,短篇論著,病例報告,學術爭鳴,經驗交流,專題繼續教育,文獻綜述,書刊評介,學術動態,會議信息以及讀片窗等。

      對文稿的要求

      a)論點明確,材料可靠,數據準確,結構嚴謹,文字精練,重點突出,具有鮮明的科學性、新穎性、實用性。

      b)文章篇幅的要求:論著一般勿超過3 000字,和綜述一般勿超過4 000字,短篇論著和病例報告等一般以1 000字以內為宜。

      c)文題:力求簡明、醒目并能反映文章的主題。中文文題一般以20字以內為宜。

      d)作者:時作者姓名須按序排列,排序應在時確定,在編排過程中不應再作更動;作者單位名稱及郵政編碼注于同頁,常用聯絡電話、Email地址等應列于文章之后。xxx作者簡介應附在文稿首頁下端,用橫線將其與正文分開,內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別,籍貫,學歷和學位,技術職稱,從事工作,研究方向等。

      e)文稿一律要求提供電子版,書定格式、標題層次請參照本刊版式。文稿內不常用的外文字母、符號的大小寫、正斜體、文種等請在頁邊標明。計量單位一律用計量單位。

      f)論著需附30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摘要應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四要素。每一要素應分別列出,有實際內容和具體數據。英文摘要的格式與內容要與中文摘要相對應,中、英文摘要下各加3個至5個關鍵詞

      g)圖表:本刊為醫學影像,故圖片的質量至關重要。照片圖的選擇應注重代表性強并具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對比度,圖中不易辨認的關鍵部位需用箭頭標明。每幅圖(包括線條圖)分別按其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后次序連續編碼,并插在相應。每幅圖都應冠有圖題。說明性的資料應置于圖下方注釋中,并在注釋中標明圖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縮寫。本刊表格采用卡線表,應按其在正文中出現的順序標號,每一表應有簡短確切的表題,連同表號置于表格頂線上方。表格應在文內相應列出。

      h)引用的參考文獻應是主要的、親自閱讀的5年內文獻(非正式出版物一般不用),并在文內引用處按順序以角碼加方括號標注。論著的參考文獻一般在15條以內,綜述的不超過20條。文獻著錄要求項目完整、按序排列、正確使用著錄符號。期刊類文獻的著錄:[文獻序號](空格)著者姓名(3名以下者應寫全,3名以上者寫夠3名后再寫等字,姓名間用逗號,最后1中或等字后用圓點;外文期刊用原文標注,用et al代替等字)。篇名.文獻類別標志碼[J].期刊名稱,出版年份,卷(期):起止頁碼。專著類文獻的著錄:[文獻序號](空格)著者姓名(同期刊)。篇名或書名,文獻類別標志碼[M].版次(二版以上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止頁碼。

      i)統計學符號常用如下:①樣本的算術平均數用英文小寫(中位數仍用M);②標準差用英文小寫s;③標準誤用英文小寫s;④t檢驗用英文小寫t;⑤F檢驗用英文大寫F;⑥卡方檢驗用希文小寫χ2;⑦相關系數用英文小寫r;⑧度用希文小寫ν;⑨概率用英文大寫P(P值前應給出具體檢驗值,如t值、χ2值、q值等)。以上符號均用斜體。

      j)論文涉及基金或屬攻關項目,應腳注于文題頁左下方。基金項目名稱及編號應按國家有關部門的正式名稱填寫,多項基金項目應依次列出,并附基金證書復印件。

      k)請附單位介紹信,不可一稿多投。文責作者自負,但本刊有權進行文字加工和修改。原稿請自留復印件,本部概不退稿。被錄用后,即行通知作者,并按收取版面費。

      l)來稿決定刊用后,由作者親筆簽署論文專有使用權授權書,專有使用權即歸本社所有,本刊除以紙質載體形式出版外,有權以光盤、網絡期刊等其他形式出版決定錄用的文稿或提供信息服務,贈送xxx作者當期1冊。

      m)基金項目類請注明,可由綠色通道在最短的時間內發表。

      來稿請寄:山西省太原市雙塔寺街29號,山西省人民醫院內《實用醫學影像》編輯部,郵政編號:030012

       期刊目錄

      64層螺旋CT低劑量掃描診斷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的可行性

      趙明增;

      64層螺旋CT對頸內動脈海綿竇瘺的診斷價值

      紀文華;白志勇;

      下期要目預告

      本刊編輯部;

      低劑量數字化X線攝影在塵肺診斷中的應用

      孫政文;楊永貴;吳連偉;郭崗;

      塵肺CT掃描方案的探討

      李艷;成啟華;楊永貴;朱柳紅;許志堅;郭崗;

      作者

      本刊編輯部;

      肺結核的不典型CT征象分析

      陳智慧;馮遠貞;司徒敏婷;劉紅宣;

      應用超聲的不同方法評價健康左心房機械功能

      李濱濱;吳紅寧;曹怡;王燕;

      急性胰腺炎的CT診斷

      高鈞亮;董志永;王俊;

      血管源性急腹癥多層螺旋CT診斷價值

      黃建康;吳志娟;朱玉春;

      對作者署名的要求

      本刊編輯部;

      螺旋CT對腹部空腔臟器穿孔的診斷價值

      吳榮;任建英;魏太生;

      關于文后參考文獻的著錄

      本刊編輯部;

      小腸內疝CT表現(附11例分析)

      喬智紅;王家強;許際華;蔣恒發;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29371/

    (19)
    91麻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