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農墾大學

    長期建檔 鎖定
    本詞條由“匿名用戶” 建檔。

      歷史沿革

    學校由將軍于1958年主持創建并親任校長,校址位于省密山市裴德鎮。1959年,時任農墾部部長兼八一農校校長的將軍,給瑞元等在校領導來信:“決定在虎林新建農大校址。”但由于自然、資金等原因遷校計劃停止。建校之初,校名為鐵道兵農墾局農業大學,期間還掛過密山農墾局農業大學。

      

    八一農墾大學

      1958年10月30日,將軍在學校積肥現場會議上講話說:“農學系八班要我給農大命名,還要主義的涵義。同志們,叫‘八一農大’行不行?”1959年6月8日,農墾部下發“關于八一農墾大學名稱問題的通知”,學校正式定名為八一農墾大學。

      第二年,學校的一個派別組織“紅色團”成功,于1967年3月9日校改名為軍墾大學并成立了軍墾大學委員會。2個月后又將學校改名為東北農墾大學。1967年4月30日,地區委員會批復成立“東北農墾大學委員會”。

      

    1969年9月2日,學校劃歸生產建設兵團管理,不久學校被撤銷。

      1973年,學校復校,時名為“中國人民xxx沈陽軍區生產建設兵團農墾大學”。

      1976年,兵團撤銷,學校更名為“農墾大學”。

      1978年7月7日,校黨委向上級要求恢復八一農墾大學校名。

      1978年9月4日,省委員會正式批準恢復“八一農墾大學”校名。

      2003年10月遷至市高新技術開發區。

       辦學條件 院部設置 校名
    院部
    專業設置
    八一農墾大學
    學院 農學、植物園藝園林、農業資源與、科學種子科學與工程 工程學院 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土木工程、建筑能源應用工程、交通運輸、工業設計、水利水電工程、飛行技術 動物科技學院 動物醫學、草業科學、動物科學、動物藥學、 經濟管理學院 農林經濟管理、市場營銷、國際經濟與貿易、物流管理、人力資源管理 會計學院
    會計學、財務管理、審計學
    食品學院 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食品營養與檢驗教育包裝工程、糧食工程
    信息技術學院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農業電氣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 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學與行政學、公共事業管理、英語、社會工作 生命科學技術學院
    生物科學、生物技術、生物工程、制藥工程
    理學院
    信息與計算科學、應用化學 繼續教育學院

    軍事體育部
    思想理論課教學研究部
    教育教學評估中心

    學報編輯部、學術理論研究部
    國家雜糧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新農村發展研究院
    師資力量

    截至2015年3月,該校共有教職工1441人,其中專任教師864人,教授166人、副教授259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257人、具有碩士學位教師538人。學校自主培養了龍江學者特聘教授和青年龍江學者特聘教授2人,現有3個省級教學團隊、4個省級領軍人才梯隊、21個總局級領軍人才梯隊和4個省高校科技創新團隊,先后有32名教師享受國務院和省特殊津貼。學校還聘請了多名長江學者、龍江學者等知名學者擔任“教授”。

      省高校科技創新團隊:省高校水全程機械化栽培技術創新團隊、省高校農產品加工與質量安全創新團隊、省高校寒區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科技創新團隊、省高校畜禽健康養殖科技創新團隊

      省級優秀教學團隊:動物醫學教師團隊、作物學課程群教學團隊、農業機械電子技術及自動化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學科建設

      截至2015年3月,該校專業涉及農學、工學、理學、經濟學、管理學、、文學等7大學科門類。學校擁有8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5個碩士學位類型、48個碩士學位授權點,2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6個博士學位授權點,4個博士后流動站和科研工作站;擁有1個省重點學科群,4個省重點一級學科。

      省重點學科群:優質米生產全程產業化技術

      省重點一級學科:作物學、獸醫學、食品科學與工程、農業工程

      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作物學、獸醫學

      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農業機械化工程、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作物遺傳育種、基礎獸醫學、預防獸醫學、臨床獸醫學

      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農業工程、農業資源利用、獸醫學、生物學、食品科學與工程、作物學、植物、農林經濟管理

      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植物病理學、預防獸醫學、農業機械化工程、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土壤學、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農業經濟管理、、機械設計及理論、食品科學、作物遺傳育種、基礎獸醫學、會計學、農業水土工程、農業電氣化與自動化、農業生物與能源工程、植物營養學、臨床獸醫學、生物化學與生物學、農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農藥學、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企業管理、農業昆蟲與害蟲防治、“糧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植物生理學微生物學遺傳學細胞生物學

      專業碩士學位類型:農業推廣碩士(作物、園藝、農業資源利用、養殖、植物、農業機械化、食品加工與安全、農業信息化、農村與區域發展、設施農業)、工程碩士(農業工程、食品工程)、會計碩士(會計)、獸醫碩士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農業工程

       教學建設

      截至2015年3月,該校飛行技術專業為校企合作辦學、專致培養通用航空飛行的新增亮點專業,9個省級重點專業,3個xxx特色專業,1個xxx專業綜合試點,3個專業為省級專業綜合試點。1個xxx大學生實踐教育、5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3個省級農科教合作人才培養。2013年,該校共獲得xxx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13項、省級項目57項、立項校級項目130項。

      xxx特色專業:農學、動物醫學、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

      xxx本科專業綜合試點:農學

      xxx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動物醫學基礎實驗教學中心

      xxx大學生實踐教育:省農墾建三江管理局農科教合作人才培養

      省級重點專業:農學、植物、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動物醫學、動物科學、會計學、食品科學與工程、農業電氣化、生物技術

      省級專業綜合試點:農學、動物醫學、農業電氣化

      

    省級精品課程:獸醫病理解剖學、獸醫臨床診斷技術、家畜傳染病學、動物生理學、品科學與技術、作物栽培學、儒典《規》與人生、普通植物病理學微觀經濟學等

      省級視頻公開課程:中國文學與人生、科學認知動物

      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電工電子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動物醫學基礎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寒地作物栽培技術實驗中心、工商管理學科、食品科學綜合實驗中心

      省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建三江水稻農科教合作人才培養、阿城果蔬農科教合作人才培養、油田電力集團供電公司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省研究生培養創新:畜牧獸醫研究生培養創新、海林農場研究生培養創新

       學術研究 科研平臺

      截至2015年3月,該校設有2個xxx科研平臺、3個省部級工程研究中心、1個農業部農產品質量監督測試中心、4個省高校重點實驗室、3個省高校校企共建工程中心。另外還建有北大荒與文化研究所。2010年,大學科技園獲批市創新能力建設項目,到位地方專項支持資金300萬元。

      xxx科研平臺:國家雜糧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新農村發展研究院

      省部級工程研究中心:省高校寒區農業廢棄物資源化綜合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高校性耕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高校牛病防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農產品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馬鈴薯深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糧食副產物加工與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省高校重點實驗室:省高校動物醫學實驗室、省高校谷物副產品綜合利用實驗室、省高校農業機械化工程實驗室、省高校寒地作質改良與栽培重點實驗室

      

    省高校校企共建工程中心:寒區農業廢棄物資源化綜合利用工程技術研發中心、新型肥料研發工程中心等[2]

       建設

    八一農墾大學2006年至2011年,該校共承擔科研項目682項,其中省部級以上項目110項,獲得科研經費7800余萬元。獲得各級勵156項,其中,省部級項26項,省高校人文社科14項,“優質高產多抗大豆種質資源創新及新品種選育”項目獲得了省長特別,“水稻植質缽育擺栽技術”項目獲得全國農牧漁業豐收一等。

      發表各種學術論文2300余篇。獲得授權專利52項,150余項和技術被采用和轉讓,累計創造經濟效益80多億元。通過“一局一點”建設和《八一農大科技服務墾區實施方案》的出臺,全面推進落實“服務墾區行動計劃”,為墾區實現300億斤糧食產能提供了技術支持和智力保障。

      2013年,該校共獲各級各類科研課題立項282項(其中xxx26項、省部級49項),獲批國家自然基金17項、社科基金1項,首次成為國家農業部公益行業專項項目首席專家單位;獲批立項課題經費總額再超5000萬元。科技獲71項,其中省科技8項,數量創歷史新高;獲批國家專利129項;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論文145篇,其中四大檢索論文87篇;出版著作26部。

       學術資源 館藏資源

    截至2014年3月,八一農墾大學圖書館共有紙質文獻106.35萬冊,電子圖書6156GB,中外文紙質期刊420種,各類數據庫15個。

       學術刊物

      《八一農墾大學學報》創刊于1981年3月。1988年編入國家統一正式期刊行列,刊號為CN 23—1275/S。1990年由內部發行改為公開發行,1991年向ISDS中國國家中心申請登記獲得了國際連續出版物刊號ISSN 1002—2090。主要刊登農業科學、農業工程、生物工程、食品工程、畜牧獸醫、計算機應用、農業經濟管理等方面取得的新、新技術、新成就。

      學報為中國大學學報論文文摘(英文磁帶版)研制中心(CUJA)的正式。1997年變更為季刊,同年7月加入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CAJ-CD)。1999年3月加入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萬方數據網絡中心。2001年《八一農墾大學學報》在“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網,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收錄,2003年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國務院新聞辦審核備案,《八一農墾大學學報》被確定為《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獲證書),同年,入選為《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統計源期刊(獲證書)。2005年,經省科學技術廳批準,《八一農墾大學學報》由季刊變更為雙月刊。

       文化傳統 學校標識 校標

    八一農墾大學1.以“麥穗”與“筆尖”為基本元素,筆尖下為建校年份,環以中英文校名。

      2.麥穗象征著農業,筆尖象征著科教。兩者融為一體,巧妙互喻,富有藝術想象力。

      3.三對麥粒似書卷和禾苗,具有生生不息、積厚成器之勢;顏色的變化增強了藝術感染力,底部的黑色象征著黑土地,上部的綠色給人以生機勃勃之感;云紋線條則傳遞著中國文化氣息。

       校訓困知勉行 積厚成器 校風唯實堅韌 團結創新 學校(八一農大)艱苦奮斗 奉獻 務實求真 負重致遠 文化概況

      截至2013年11月,該校共有校級學生38個,院級學生70個。多個獲省、市級榮譽稱號。綠谷之星環保協會曾獲“全國優秀百佳”稱號,經管ERP曾獲“省級優秀”稱號,人文學院馬列協會曾獲“省青馬工程先進”稱號,社工連曾獲“省青少年基金會陽光活動優秀”稱號,武術協會、云海書畫協會曾獲“市優秀”稱號。2011年6月14日,校園系統投入使用。截至2011年,該校有xxx優秀1個,省級優秀2個,市級優秀22個。

      

    信息學院電子協會多次獲xxx、省級電子設計一二三等。理學院數學建模多年參加東北三省數學建模聯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并獲得多個一二三等。校級組織過“市四校聯合環保知識競賽”、“地球一小時”、“校園十大人物評選”、“四校全民輪滑活動”、“暑期支教”、“瘋狂英語”等規模比較大型的活動。2011年,該校先后在日報、科技日報、日報、農機化導報、北大荒日報、農墾日報、日報、晚報、、農墾等校外上刊發80余篇。

       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

    李佐同

      黨委副、校長

      

    秦智偉

      黨委副

      

    楊顆粒

      副校長

      

    汪春、王金滿、于立河、安增龍

      紀委

       李偉凱 歷任領導 八一農墾大學歷任主要領導 任期 職務 姓名 任期 職務 姓名

      1958.08-1962.09

      校長(兼)

      

      1988.05-1997.11

      黨委

      龔玉丹

      1958.08-1964.04

      黨委(兼)

      王景坤

      1991.03-1993.09

      校長

      

    張萬雙

      1962.10-1967.02

      校長

      姜瑞元

      1993.09-1997.11

      校長

      李云江

      1978.01-1980.12

      黨委

      1997.11-2001.02

      黨委

      1966.03-1967.02

      黨委

      劉西科

      1997.11-2002.05

      校長

      

    翟瑞常

      1973.11-1977.12

      黨委

      赫忠安

      2001.02-2009.09

      黨委

      1975.04-1983.11

      校長

      

    包化民

      2002.05-2008.02

      校長

      

    徐梅

      1980.12-1985.10

      黨委

      2008.02-2013.06

      校長

      

    包軍

      1985.10-1988.01

      校長

      李健之

       2013.06-至今 校長 秦智偉

      1985.10-1988.05

      黨委

      王殿林

       學校官網

      1988.01-1991.01

      校長

       知名校友 姓名 介紹 濤
    省委秘書長
    呂維峰
    省副省長 李繼純
    省政協副
    張紅力
    中國工商銀行副行長
    章力健
    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局局長
    谷繼承
    全國畜牧總站
    黃維義
    曾任廣西大學副校長
    童西榮
    曾任華東大學校黨委副
    曾小彬
    曾任廣東商學院副校長
    周昊旬
    省農墾總局黨委委員、副局長
    欒瑩
    省市副市長
    謝華
    青島市畜牧局副巡視員
    翟瑞常
    曾任八一農墾大學校長 黨委
    李佐同
    八一農墾大學校黨委
    邢雪森
    大連市雪龍產業集團董事長
    王占偉
    親子關系調正專家 詞條圖冊 校園風景(1張) 高等院校 985工程 工業大學 211工程 工程大學 東北林業大學 東北農業大學 中央部屬 東北林業大學 工業大學 工程大學 鐵教育學院 市 東北林業大學 工業大學 工程大學 大學 理工大學 東北農業大學 醫科大學 中醫藥大學 師范大學 商業大學 工程學院 學院 金融學院 德強商務學院 體育學院 東方學院 劍橋學院 華德學院 外國語學院 廣廈學院 石油學院 護理高等專科學校 司法警業學院 建筑職業技術學院 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民族職業學院 生態工程職業學院 旅游職業技術學院 科學技術職業學院 生物科技職業學院 警業學院 信息技術職業學院 農墾科技職業學院 現代公共關系職業學院 應用職業技術學院 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職業技術學院 江南職業技術學院 華夏計算機職業技術學院 藝術職業學院 糧食職業學院 科技職業學院 遠東理工學院 東北農業大學成棟學院 工程學院昆侖旅游學院 省管理干部學院 省教育學院 市電視大學 省商業職工大學職工醫學院 省職工體育運動技術學院 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 省社會科學院職工大學 省電力職工大學 省農墾管理干部學院 省電視大學 兵器工業職工大學 航空職工大學 輕型車廠職工大學 市職工大學 省直屬機關職工大學 市 大學 醫學院 工程學院 高等師范專科學校 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鐵教育學院 市建設職工大學 市職工大學 鶴崗市 鶴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鶴崗礦務局職工大學 雙鴨山市 煤炭職業技術學院 市 科技學院 工業學院 煤炭職工醫學院 市 東北石油大學 八一農墾大學 師范學院 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職業學院 石油化工總廠職工大學 伊春市 伊春職業學院 伊春市職工大學 市 醫學院 師范學院 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林業職業技術學院 大學 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商業職業學院 農業經濟職業學院 市教育學院 市 大學 農墾職業學院 農業工程職業學院 職業學院 三江美術職業學院 市教育學院 七臺河市 七臺河職業學院 黑河市 黑河學院 綏化市 綏化學院 農墾林業職業技術學院 省綏化地區教育學院 大興安嶺地區 大興安嶺職業學院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29583/

    (16)
    91麻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